分享更多
字体:

一次信用调级搅动全球 中国信用话语权在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1:07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一家叫标准普尔的评级机构的一次信用调级,缘何能引发全球经济的“不测风云”?“信用评价”的“风向标”,在现代经济中为何这样举足轻重?面对几大机构垄断国际市场信用评价话语权的现状,我国的“信用经济”将何去何从?

  标普“震荡波”从何而来

  几乎一夜之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的顶峰跌落,全球股市顿时暴跌。而其幕后的“推手”,正是位列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标普近日公布的报告。

  一个“标普”,何以拥有如此影响力?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等专家分析,信用评级机构被视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枢纽之一,掌控着全球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权。美国在“二战”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着全球最大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信用评级是美国评定投资风险、选择投资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

  美国评级机构在国际评级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普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这三家机构中,最“年轻”的惠誉历史也已近百年。

  王建业分析,信用评级是一种“公信力产品”,三大评级机构经过长时间淬炼成的“声誉资本”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当然,著名评级机构近年来可谓“毁誉参半”。比如,2002-2007年,三大机构毫不吝惜地将总额大约3.2万亿美元的房贷抵押债券中的绝大部分评定为最高级别AAA;当危机来临时,又迅速降低这些金融创新产品的级别,放大了危机效应,于是被国际舆论普遍指责为“帮凶”。

  信用评级何能“一语惊天下”

  为何对一个大国经济体的信用评价变动能引发如此“轩然大波”?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何在?“三大评级机构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影响进一步说明,诚信是经济生活的基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尤其是在金融领域、虚拟经济领域,‘信用话语权’有着决定性作用。”上海市征信办信用管理处处长胡爱军说。

  信用的特殊功能催生了信用服务业。以信用评级行业为例。该行业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02年,穆迪公司的创始人约翰·穆迪开始对当时发行的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后来延伸到各种金融产品及各种评估对象。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和衍生品越来越丰富,信用评级的“看门人”作用也日益凸显。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评价说,此次标普降级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显示了当今信用社会对评级的高度依赖,也再次证明评级的影响力和掌握国际评级话语权的重要性。

  中国如何取得“信用话语权”

  既然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对一个大国的信用评价能牵动全球经济的运行,那么中国的“信用话语权”在哪里?

  无奈的现实是: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证券市场的市值已超过日本,每年IPO市场的市值也已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但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仍远远滞后。比如,截至2010年底,上海有包括信用评级机构在内的各类信用服务企业74家,年收入合计约6亿元;而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年收入已超过50亿美元。

  据介绍,中国信用评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真正进行大规模债券评级尚不足5年。债券市场规模小、品种单一、竞争不规范等成为制约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董事长朱荣恩说,不少评级机构为了争夺市场、留住客户,出具的结果大部分都是最高级别AAA级。这也导致了评级质量的事后检验机制——— 违约率、迁移矩阵等手段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意义。从2006年开始,三大评级巨头又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渗透进中国市场。目前合资的评级机构已经占据中国债券评级市场大半江山。

  关建中表示,相比老牌的评级机构,目前中国评级机构的国际影响力不够,中国作为债权国,应该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参考本土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投资决策,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统一的信用评级从业机构认证制度。(据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