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天价月饼为何又粉墨登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3 04:50 来源: 证券时报网杨朝清
在济南,超市里1盒尊贵福礼月饼礼盒,标价1980元;10个装的皇品尚礼月饼,标价1280元。而在重庆的超市,动辄成百上千的月饼也随处可见……。尽管近年来饱受非议,“天价月饼”却没有绝迹。
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本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是,“天价月饼”为何饱受争议呢?即使不受老百姓待见,天价月饼却一次又一次地粉墨登场,根源又在哪里?
首先,需求决定供给,人们需要社会交换的工具。对于这些天价月饼,很多人都是“看得起买不起”。那么,到底是哪些人在购买天价月饼?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购买天价月饼的,无权无势的下层人物少,有权有势的上层人物更少;而居于两者之间的中层人物居多。对于中层人物来说,天价月饼成为他们与上层人物交往的“叩门砖”,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用来打点关系和获取资源。而下层老百姓,对于天价月饼,要么是不感冒,要么是有心无力。
其次,“送礼”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送礼这一传统在中国历久弥香,永远都不会过时。月饼也好,茶叶也罢,都在无形中演化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送月饼的,送的是尊重和敬意;吃月饼的,吃的是面子和身份;天价月饼就成为人们迎来送往、觥筹交错的装饰和点缀。
现实让人无奈,过去则让人回味。小时候,家在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中秋节,奶奶都会买上两个月饼,哪怕它是那样的粗糙廉价。我吃着月饼,看着窗外的月亮,想象着很远很远的地方,爸爸妈妈是否也和我们一样,手拿月饼,仰望着月空,思念奶奶和我?月饼,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思念记忆,从一个简单的食物,上升为一个文化记忆。
现如今,月饼的包装越来越精美,价格也节节攀升;月饼的味道却如同王小二过年,每况愈下:它不再是温馨的家庭记忆,而是冰冷的商业符号;它不单单是食物,也是工具。天价月饼之所以饱受争议,不在表象,而在于“幕后”——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公平的损伤,底线伦理的坍塌……唯有对症下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形成合力,才会根除月饼、茶叶等“天价商品”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