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鲁宁:康菲一骗再骗底气何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07:30 来源: 东方早报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

  康菲石油有章不循、自负自大、缺乏社会责任心,一再欺骗国家海洋局和六部委事故调查组,损害中国民众保护本国海洋生态环境的朴素情感之恶劣态度和做法,激起舆论强烈不满。虽说国家海洋局已做出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属于责任事故的认定,并责令康菲石油必须在蓬莱19-3全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钻井、停止油气生产作业的决定,而康菲石油也接受中方暂时“三停”之决定,但舆论对康菲石油的谴责依然难以平息,也不会轻易平息。

  然而,国内舆论在配合国家继续对康菲施加压力的同时,亦要做更大层面的舆论深思。一个显见但并未被国内舆论做过普遍思考的难堪是,近3个月来,尽管康菲的“不义”被不断挖掘出来,但对其的舆论谴责基本停留在国内层面。国际舆论几乎很少有对康菲石油提出谴责的。

  这是为什么?早报评论员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康菲石油自恃“底气十足”:

  第一、康菲石油2011年度排全球500强第12位,全球6家顶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乃其一。第二、康菲(中国)的控股大股东是中海油,虽说在蓬莱19-3油田闯下“大祸”,但背靠中海油这棵“大树”,令中方有关部门顾忌三分。第三、康菲石油浸淫越南海上石油开发多年,而越南与中国存在南海海权纷争,这些年,精于利益算计的康菲石油在越南的作为虽稍有收敛,却在蓬莱19-3油田出事后向国际社会释放欲出售在越石油资产的风声,一来是向中方传递某种“只可意会”的信息,二来自认为触摸到了中方“投鼠忌器”的另一面,从而错误以为中方不敢过分较真而必须虑及更大的“大局”。第四、康菲石油显然看到,中国虽说是海洋大国,但对海洋认知依然十分肤浅,对海洋权益保护适才起步,甚至中国国家海洋局也是一个十分稚嫩的“新手”。

  以上分析绝非凭空揣测,否则很难对以下现象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

  譬如,蓬莱19-3油田最初溢油是6月3日,此事被公开曝光是6月下旬,国家海洋局首次承认确有其事已是6月末。说控股大股东中海油这期间完全不知情,是不合情理的;说中海油知情而瞒着海洋局,也绝说不通。这说明,刚开始各方都对事故严重程度缺乏足够估计,都不想把事情弄大,寄望于悄悄解决问题。再譬如,随着事故不断升级,有关方面的应对态度仍给舆论造成不够给力的强烈印象,甚至于直到9月2日对康菲石油下达“三停”之决定,其措辞依然留有相当余地。

  人类对海底石油做大规模工业化开采已超过半个世纪,渤海蓬莱19-3油田又系浅海石油开采,技术上已完全成熟,而康菲石油则属海底石油开采高手。康菲石油之所以犯“低级错误”且犯错后自负自大,除资本天然的贪婪属性外,料定中方监管手段缺乏也是因素之一。整个渤海湾海床构造破碎、地层封闭性差,就好比一个摔碎了又粘接起来的瓷杯,按国际上同地质海底石油开采的规矩,钻井、注水、注屑、海床及井位压力测试等数据必须天天记录在案并接受监管方不定期审核。然而,中方没有一家代表政府的机构去做必要的审核,甚至没有这样的专门机构,而康菲石油亦料定中方无从较真,地质调查论证、施工记录等极其缺乏,违规作业、低级错误频现,最后善后缺乏数据支持,病急乱投医却进一步加重事故。

  事已至此,我们一方面希望政府该断则断、该硬则硬,认真组织针对康菲的生态污染索赔。另一方面,更要亡羊补牢,在监管技术机构、监管队伍设置、监管常态化、维护海洋权益法制建设等多道环节,补上一批漏洞。尤其要坚决摒弃“宠”洋心态,为招商而迁就外资,这些年被惯坏的在华跨国公司绝不止康菲一家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