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38层地标建筑闲置是滞后的银行信贷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14:39 来源: 上海金融报

  钱夙伟 

  《人民日报》近日报道,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矗立着一座38层的地标性建筑———融府大厦。该大厦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曾是哈尔滨著名四星级酒店的融府康年酒店就坐落于此。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座归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所有的大厦,除了留下10层楼办公以外,其他楼层自2003年以来一直闲置,造成数亿元重大损失。

  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认为,由于大厦单位体量大,价格高,需要投入资金过高、投入产出的效益型项目评估报告难以得到良好的收益预期等,导致闲置资产始终未能在处置、接管方面有任何进展,从而造成闲置资产,从停业至今一直处于荒废状态。

  然而,据了解,融府大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太平国际机场35分钟车程,距哈尔滨火车站10分钟车程,距太阳岛风景区10分钟车程。如此黄金地段,应该是寸土寸金,难道就评估不出一个能够“得到良好的收益预期”的项目?

  据称记者简单地算了一笔账,按闲置资产仍用于经营酒店,融府康年酒店有179间客房,可容纳300人的康年殿,1个多功能厅等齐全的酒店配套设施。按每间客房300元的平均标准计算,仅凭借179间客房收入,每年的营业额可达1960万元左右;仅按这一项收入算下来,8年的总营业额就可超过1亿元。

  记者当然是外行,收益未必如此乐观,但相比于酒店长期闲置,价值数亿元的设备和装修废弃,重新启用几乎全部都得更换,又需要数亿元投资,造成再次损失,这也并非不可行。但如果是内行,完全应该有更好的方案。

  其实,38层的地标性建筑闲置8年,造成数亿元重大损失,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银行问责机制的缺位。该大厦是银行收回的抵债资产,这其实是银行减少放贷损失的无奈之举,某种程度上,是贷款风险的反映。然而,因为有融府大厦的资产相抵,似乎并没有造成实际的信贷损失,也就并没有人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然而,如果抵债资产未能妥善处置,就依然是一笔贷款的坏账、死账,其实不过是银行信贷风险的滞后出现而已,有关责任人依然应该受到追究。然而现在,因为有资产抵债,当初的贷款责任就此了结,抵债资产的处置,当然也就不关任何人什么事。无论损失多少,都是国家买单。

  抵债资产只不过是账面上的数字,却因为这个数字,成了相关人员的免责金牌,抵债资产也因此成为一笔糊涂账。而且因为抵债资产不断缩水贬值,甚至成为负资产,已是银行的普遍现象。这座闲置8年的38层地标性建筑,只是冰山一角。显然,如果不从完善问责机制着手,国有资产的如此流失,似乎悄无声息,其实却日趋汹涌,无疑令人心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