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崔滨:反垄断调查要结论也要过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0:04 来源: 大众网-齐鲁晚报

  要知道,在重大利益分配过程中,有竞争才有进步,有争辩才有利于辨别是非,在决策日益民主化、公开化的当下,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结论,还有更加透明的过程。

  □本报评论员 崔滨

  架越打越乱,理越辩越明。自央视报道电信、联通以网络宽带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后,工信部主管的《人民邮电》报11日反驳说央视的报道有失公允。两家媒体孰对孰错,尚有待权威部门的论断,但此种表明态度公开辩论的发布方式,则有助于营造利益分配透明化、竞争博弈公开化的民主氛围。

  无论此前央视对于联通与电信联手垄断宽带接入资源,恶意打击同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报道是否属实,目前少数利益集团垄断密切关系民生的重要商品,一再提价增加老百姓负担,已是大多数消费者公认的事实。央视能够率先“开炮”抨击垄断,无疑有助于传递民意、推动有关部门行动起来打破垄断的坚冰。

  而《人民邮电》对于央视的回击,则从另一个层面上显示出快速回应、公开发出声音的可贵。从此前的动车追尾到“郭美美事件”,牵涉其中的当事方面对公众的质疑与询问,大多采取缄默回避、息事宁人的态度,以背后的利益勾兑消解当面的漏洞、弊端。

  有媒体分析,眼下央视与《人民邮电》报之间爆发的辩论,不只是垄断与否的新闻事实之争,其背后还牵涉到广电部与工信部在未来“三网融合”中的利益分配格局,而代表未来通信、传播行业发展方向的“三网融合”,则又是一项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高新产业。

  由此,相比私下里的你争我夺、较量妥协,公众宁愿看到双方在明面上公开辩论、自由博弈。正如部分媒体人所说的,希望看到央视与电信部门能够更进一步,采取电视辩论的方式面对面沟通。要知道,在重大利益分配过程中,有竞争才有进步,有争辩才有利于辨别是非,在决策日益民主化、公开化的当下,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结论,还有更加透明的过程。

  如今,在市场经济完善的发达国家,重要商品的定价、重要行业的兼并,相关企业都要在政府召集的公开听证会上陈述价格制定和产业发展的理由。此次,央视对电信行业的发难与《人民邮电》报的回应,也应该让有关部门意识到,在面对重要商品定价、重大利益分配问题时,除了媒体曝光、披露,政府部门还应该继续完善意见征求制度和价格听证机制,主动为公众开辟表达心声的渠道以及建立相关部门快速回应的机制。

  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央视与《人民邮电》报纠结的“垄断”,除了中国电信(微博)、中国联通(微博)发布的简短声明外,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目前再无任何正式回应。见诸屏幕、报端的电信业黑幕,究竟是新闻事实真假之争,还是行业发展垄断之祸,公众都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接续央视与《人民邮电》报这种公开亮明观点的态度,继续给公众传递更多事件的进展动态,这不仅仅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对重大利益分配决策公开化、透明化的一种推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