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公开三公经费离约束政府花钱有多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15:03 来源: 现代金报[今日金评]
我国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将有明确法律强制力——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经费的预算、决算、绩效考评情况。(11月22日《现代金报》)
从年初中央政府首次公开“三公经费”总额,到中央部委公布“三公经费”预决算,再到地方政府陆续晒“三公”账本,直至“三公经费”公开将被制度化、法制化,由此,“三公经费”公开成为贯穿2011年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理所应当,早该如此。
公开“三公经费”的作用不可小觑,但切不可盲目夸大。纵观今年以来“三公经费”公开历程,民众一开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以为有了公开便可以监督,有了监督便可以制约,但实际情况并非想象的乐观,公开也就公开了,那一个个抽象的数字让民众一头雾水,看不出所以然,很难予以监督,更谈不上制约。以至于当后来一些地方政府晒“三公”账本时,并没有引起民众太大的“围观”兴致。究其原因,“三公经费”公开过于粗略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公众无从判断数字的真实性如何,没法核实。况且,各部门公布的均是“三公经费”的财政拨款情况——财政部门向本部门拨了多少钱,本部门用了多少钱。而众所周知,很多部门都有部门收入和“小金库”,完全可以用作“三公消费”,公开的数字与实际的“三公经费”支出有多大差距,民众无从知晓和监督。
从这个角度看,公开离监督还很远,离约束政府花钱的目标更远,即使是更为详细和真实的公开,也只是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有了知情权不等于有了监督权,更不等于有了制约权。我们不能指望民众监督就能管好“三公经费”,管住政府花钱之手。
怎么办?唯有强化人大监督。如果说民众围观“三公经费”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那么人大审议、质询政府预决算就是“自上而下”的监督;如果说前者是零散的“软约束”,那么后者就是系统性的“硬约束”。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靠民众监督就能管好政府的钱袋子,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当我们倾力推动“三公经费”公开时,不要忘了各级人大才是代表民众监督、约束各级政府花钱的中坚力量,人大加强履职,在审议政府预决算时严格把关,才是约束政府花钱的核心途径。晏扬
不妨多借鉴国外经验
笔者以为,定期公布“三公经费”有必要学习国外的公布方式和做法。
美国的三公消费特别是公车支出相当庞大,政府各部门也都会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预算、更好的公车。为了遏制三公支出中的铺张浪费,让政府官员花钱接受社会的监督,美国实行严格的信息公开制度。美国的《信息自由法案》规定,不涉及国家机密或者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应该向公众公开。这为媒体和社会的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
美国政府部门公开的公车信息,不但包括公车的数量、支出等总体情况,还包括具体的费用明细、哪些人在用车等细节。如果没有详尽的信息公开,监督就无从谈起。
英国政府的公务开支也非常透明。英国政府各部门的预算和开支都在该部门的网站和专门的官方数据查询网上公开,每个人都可以查阅。以英国卫生部来说,它在网站上公布的信息包括该部门所有年薪超过15万英镑的成员的名单、本财政年度以来所有该部门支出的数据、每笔金额超过1万英镑的政府招标合同,每笔金额超过2.5万英镑的开支项目以及部内所有高级公务人员的工资明细等10多项内容。
在西方国家,政府官员讲排场、讲阔气、公车私用都会成为丑闻,拿公家的钱大吃大喝更严重,可能下台。据报道,芬兰中央银行有位行长,有一次在公款宴上点了一道叫鹅肝的菜,按照该国的规定,所有的公务接待都要向国民公布,诸如接待什么客人,吃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要上网公示。这道鹅肝的菜被公众认为超标,传媒曝光,结果这位行长引咎辞职。德国前央行行长威尔特克带着老婆孩子在柏林超豪华酒店住宿4天,花销7661欧元。经媒体披露后轰动全国,威尔特克不得不辞掉年薪35万欧元的德国央行行长之职。可以说,没有公开和透明以及对公众监督权的尊重是不可能达到这样效果的。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