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分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10:56 来源: 经济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所 孙学工 刘雪燕

  核心观点:受一些确定性因素影响,如果中国经济仍然停留在原有发展方式上,未来10年就会出现明显的减速。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仍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增长还有很大的困难。但未来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确定性趋势,我们主要分析这部分确定性趋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判断提供依据。从增长核算角度看,对未来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确定性趋势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化、由政策和人口结构导致的储蓄率变化,以及由劳动力再配置格局变化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通过生产函数估算发现,这些确定性趋势将导致2011年至2020年经济增长率比2000年至2010年下降2.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经济仍然停留在原有发展方式上,未来10年就会出现明显的减速。

  一、劳动力供给减速。劳动力投入的高增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1993年至2009年,就业人口年均增加0.96%,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但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我国人口增长不断放慢,老龄化步伐加快。由此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出现下降,劳动力增长减速并转为下降。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达到最高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将出现逐渐下降,至2020年,将下降至9.87亿人。

  受劳动力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就业时间不断推迟,就业率呈不断下降趋势。2000年至2009年间,就业率降低了1.1个百分点,年均降低0.12个百分点。若未来10年就业率继续保持这一趋势,2011年至2020年将年均降低0.12个百分点。受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率下降双重影响,就业人口增速将出现显著下降。按照估算,2011年至2020年间,就业年均增速将减缓至0.05%,比前期下降约0.9个百分点。据此预测,2011年至2020年,就业增加年均拉动经济增长将只有0.4个百分点。

  二、高储蓄率调整。1992年至2009年,储蓄率不断上升,2009年达到51.8%。高储蓄率和由此带来的高速投资增长,强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期来看,高储蓄率可能出现调整。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人口抚养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社科院人口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我国人口抚养比将于2014年达到最低点35.4%,之后开始上升,2020年达到39.7%。据此预测,2011年至2020年,由于人口格局的变动,将会带动储蓄率下降2.8个百分点。考虑体制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预计2011年至2020年储蓄率将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约5个百分点。高储蓄率的调整会引起投资速度放缓,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2011年至2020年资本存量增速与1993年至2009年相比,将下降约4个百分点,使经济增速降低约0.9个百分点。

  三、劳动再配置效应减弱。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在经济高增长期,全要素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一特征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显著,从要素贡献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其他国家相似,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则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使得我国经济增速明显高出了国际平均水平。但国际研究同样表明,高增长阶段的结束主要也是由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引起的。因而,未来10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如何,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是最关键的因素。

  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但对处于高增长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力再配置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来源。这主要是由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工业部门存在巨大差异,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相应带来整体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在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长最快的2004年至2007年,就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全要素生产率近4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而在就业结构出现逆向调整的1998年至2002年期间,就业结构变动导致全要素增长率下降近1个百分点。因此,未来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我国今后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走势会有很大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劳动力大规模再配置的进程已经趋于尾声。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达到46.9%,超过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的历史峰值。据此判断,第二产业很难再出现大的扩张,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将会出现下降,并且更多地转向第三产业。

  2009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2.97亿,据学者估算,农村需要劳动力的高限为2.31亿人,农村劳动力在未来20年持续向二、三产业转移。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2000年至2010年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大约14个百分点,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对经济的拉动点数约为3个百分点。若假定到202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下降到2.5亿人,则其就业比重下降到31.7%,下降约5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速度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下降约1.5个百分点。

  从国内条件来看,未来10年人口、储蓄率和就业结构等确定性趋势变化,将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约2.9个百分点,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下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明显减慢。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的贡献,也会在人口结构和储蓄率变化影响下有所下降。国际比较研究发现,这一趋势及其影响在其他国家也曾广泛发生过。

  但并不意味着未来10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必定会出现3个百分点的减速。在确定性趋势之外,实际经济增长还要受到众多可计量和不可计量的非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体制改革、技术进步、管理改善、人力资本积累、国际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或抵消上述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而,未来实际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非确定性的。然而,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原有的发展方式、沿续过去的发展轨迹,高增长是难以持续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