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就业率造假是自上而下逼出来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11:59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曹林专栏

  近日有媒体接到不少学生家长的电话,反映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要求毕业生必须开就业证明,包括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如果不开,后果自负。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怎么开就业证明呢?有家长说,女儿和几个同学通过找关系去了一家民营企业,在就业证明上盖了章。这位家长因此质疑学校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欺骗学生,让学生不得不弄虚作假。

  “后果自负”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拿学生的毕业证和档案作要挟。现在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档案还在学院,所以这些学生不敢不去开这样的就业证明。学校逼学生这么做,无非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正如此前媒体曝光的,现在有不少高校,虽然没什么名气,就业率却高得惊人,吸引了无数报考者。这些高就业率很多就是靠逼学生造假得来的。媒体以前曝光了很多类似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湖北一所学校,跟这个泰州学院差不多,要学生开就业证明,否则就不发毕业证。学生为了拿毕业证,只能求人找关系寻一家单位开一个假证明,媒体称之为“被就业”。

  因为这种“被就业”非常普遍,舆论压力下有关部门很重视,出台了很多规定来防范就业率造假,杜绝“被就业”,还规定“就业率造假”的高校将被一票否决。可这样的规定并没有遏制住造假,不仅是南师大泰州学院,最近浙江省一些高校也被曝存在这样的情况。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上面。有关部门一方面出台规定防范高校就业率造假,另一方面,其主导的大学评估机制却又诱导着高校造假,这种人格分裂的制度安排,怎么能解决造假问题?

  教育管理部门把就业率放到了一个考核高校、考核大学校长最重要的位置,惟就业率是从,就业率至上。这种至上的态度,可以从前几天教育部的一个规定看出来,即以就业率来决定一个专业的存废,如果一个专业的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就会考虑逐步取消这个专业。

  不管专业是不是合理,只要就业率低就取消,一票否决,这是非常狠的,将就业率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是取消专业,从经费到招生,很多方面都是与就业率挂钩的。这样的压力必然会逼着高校造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事怎能如此短视和功利,用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和成绩作评价?

  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是官场有一个习惯,就是压力的层层分配。上面的压力最终会层层加码自上而下地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教育部门分给高校,高校分给院系,院系派给辅导员,辅导员推无可推了,没办法,他们只能把压力推给学生了,拿毕业证作要挟。

  真不能只怪学校造假,这是自上而下整体性、制度性的造假,体制逼人造假,谁能奈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