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食品安全监管不能放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10:08 来源: 经济日报李华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监管须臾不可放松。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深入持久地推进重点整治,坚决把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的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好。
确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国际国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有利于开拓十几亿人口大市场、促进内需扩大。保障食品安全还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要看到,由于当前我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量大面广,小、散、乱现象仍较普遍,尚存在着从业人员诚信守法意识不强,以及现有监管能力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一些环节和领域监管还不到位等问题,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近年来,瘦肉精猪肉、地沟油等事件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更有力的措施,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监管执法,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加放心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值得注意的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食品生产经营者、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等齐心协力、各司其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和保障才能得以稳固实现。
第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组织优化、产业集聚,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能力。伴随着我国取得的巨大经济社会成就,居民的消费结构已悄然转型升级,对食品的方便性、低廉性、易储存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我国食品产业而言,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首先,要将食品安全管理的起点设在农田。实施农业标准化、现代化,提高农民组织化和市场信息化程度以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标准化、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鼓励食品工业的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装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生产经营,建立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最后,对食品价值链的运输和经营等其他主要环节,也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无缝覆盖。我国虽然是食品消费大国,但食品产业却很弱小,政府应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在信贷、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和重点扶持。此外,还要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食品安全需要食品及相关行业全体从业人员共同讲求诚信、高度自律。因为市场经济的高度分工,决定了行业从业人员既是某些食品的生产者,也是其他食品的消费者,只要一个企业不讲诚信,其所在的行业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度。因此,企业要树立诚实守信、不欺不诈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诚信自律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前提。要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行业范围,完善激励引导和惩戒政策措施;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信用分类监管,开展诚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
第二,理顺政府监管的体制机制,落实政府监管责任。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细化落实监管职责,强化各环节监管措施衔接,并着力推动重心下移、强化基层监管,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构建广覆盖的监管格局。要加强监管队伍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检验检测体系,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要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增强监管合力,做到信息公开透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把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发生之初。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负责制,严肃查处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执法,健全办案机制,确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惩处从重,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使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对违法行为给予最大震慑,使其不敢以身试法。要面向和依靠人民群众,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及时澄清虚假消息,广泛宣传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进展和成效,增强消费者信心,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第三,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也肩负着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这个经济社会问题的重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态度和支付意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政府监管对安全管理与监管的努力水平。首先,消费者应积极主动地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水平,甄别次品和高质量的食品。其次,消费者要将保障食品安全看作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对侵权行为坚决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的破解,不仅要治“标”,更需治“本”;不仅需要短期的应急手段,更需要长效机制,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