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于建嵘:压力型体制不改 GDP考核难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9:38 来源: 南方周末

  【2012中国人最关心的十大问题】官员政绩考核会废掉GDP吗

  于建嵘(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

  0票会,9票不会

  ◆林虎(国资委干部):不会。“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章“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杨晓江(天津市民):上海政绩考核可以废掉GDP,对人家来说,废掉GDP倒才是政绩。可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呢?——痛快嘴容易,对于地方当政者来说,有现实困境。“废掉”不可能在全国铺开,改变唯GDP思路才是科学发展观。

  ◆周德文(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暂时可能不会废掉GDP,但从长期来讲,GDP会被逐步淡化,“国民收入”会逐步成为重要考核指标。

  ◆袁红起(宁夏区委政研室公务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能划等号,GDP与官员政绩亦不该简单划等号,官员政绩应看国民的腰包鼓不鼓,国民的幸福指数高不高。

  ◆徐龙震(山东菏泽法官):当然会废。G-过时,D-蹬掉,P-真不行PS成其他的。

  ◆陆群(湖南省纪委干部):以GDP论政绩的做法难以在短期内废除,惯性使然。

  ◆姚泰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干部):考核官员,一条足矣,那就是:看老百姓得没得实惠。GDP如果让人民群众看不到、摸不着,要了何用?难道只做官员“上台”的梯子吗?

  ◆陈高峰(郑州职员):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很微妙、很系统,“指挥棒”很关键啊!总书记说“不折腾”,有的官员为了政绩就是要折腾百姓、折腾别人、折腾自己,还是要学学老子的“无为而治”比较好啊。

  ◆李连斌(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处长):古今中外经验多多,是个官员就该考核。GDP项要看比重,有样学样,何必摸石过河。

  ◆唐黎(复旦研三):不会,也不应该。中国当前最不应该的就是大动作,慢慢改,烹小鲜才是应有之道。

  ◆管莹(南京市民):GDP是柄双刃剑,在没找到更可行的考核标准之前,是不会被废的。如果能搞个双考核机制——GDP保留,再加个环境指数、国民收入指数或垃圾分类实现指数(垃圾围城的现实太严峻了),也不错。

  较权威答案:压力型体制不改,GDP考核难变

  于建嵘(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

  近年来,将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主要指标的做法遭遇了众多诟病。从中央到地方逐渐认识到“唯GDP论英雄”的危害,也正在采取措施试图改变目前这种GDP导向的政绩评价体系。广东、四川、重庆、南京等省市也已率先纷纷出台新的考核办法,逐步弱化甚至取消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这些地区的做法令人欣慰,但实际效果如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尚需时间的检验。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抛弃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办法,其下属地区的官员仍然唯GDP马首是瞻。为了凸显政绩,获取升迁的资本,片面追求GDP的增速。只要GDP能增长,不惜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惜牺牲生态环境,甚至不惜侵犯民众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权利,强制拆迁、暴力夺地,导致地方社会政治生态恶化,民众维权抗争及群体社会泄愤事件间歇性爆发。这样的GDP增长,带来的只能是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整体社会状况的恶化。

  虽然说,“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也并不是说“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的:“GDP最初是为了衡量市场经济活动,不是衡量社会福利。但现在GDP被认为测量的是后者,这是错误的。GDP只是一个量的指标,而不是一个质的指标。GDP没有考虑财富分配,也没有道德价值观。”他用“GDP是充满穷人的富裕”来描述以GDP为考核指标的“发展”与真实的社会状况之间的“偏离”。因此,GDP的增速并不能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唯一指标。如果某个官员在任期内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通过侵害民众的权益使得当地的经济有所发展,并不能说明其“领导有方”,更不能作为政绩使其步步高升。

  GDP之所以能成为主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当前我国有一套高效的压力型体制。在这种压力型体制中,下级干部被动员起来不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更是在为自己的经济利益以及政治前途“奋斗”。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投之”。打个比方说,国务院把2012年GDP的增长目标定在8%,到了省里这个目标就可能会变成10%,到了市县一级就可能变成15%。目标是定了,想实现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没办法,只好采取各种办法,甚至不择手段。因此,一些地方官员缺乏科学的政绩观,也不能将板子全打在他们身上。

  要想解决GDP主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问题,首先要在中央层面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具体量化成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这方面中央和一些省市都在探索,比如,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绿色GDP等发展理念都很好,也采取了不少具体措施。但新的问题也产生了。其中为了应对前期因片面追求GDP所出现的社会稳定问题,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下,新的“一票否决”又在误导官员们的取向,危害已经显现出来。

  可见,要想从根本上解决GDP主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问题,还必须改变压力型体制,让民众参与到对干部的政绩评价和考核中来。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让民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否则,压力型体制没有结构性改善,在上级考核下级形成“政绩共同体”的情况下,如果民众的意见再流于形式的话,GDP主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问题非但不能解决,只会愈加严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