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付兵涛:2012年信贷将真正回归稳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9 14:56 来源: 《财经》杂志

  今年信贷总量将保持合理增长,M2增速可以达到16%。社会融资总量有望恢复合理增长至15.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比下降到50%,规模约为7.9万亿元

  把握2012年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含义,既要从总量上分析,也要从结构上考量;既要从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也要从银行业自身的运行规律着眼,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信贷总量合理增长:7.9万亿元

  2011年实施的是稳健货币政策,但年末M2增速为13.6%,创近十年来最低水平,因此去年实施的其实是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

  去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表示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这既是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过去的不满意。因为2009年、2010年M2的同比增速分别达27.7%和19.7%,波动明显偏大。

  今年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就是按照过去的思路,M2增速等于GDP增速加CPI增速(实际上更准确的应该是用GDP名义增长率)再加上一个3%左右的浮动值。预计2012年GDP增速为8.5%左右,CPI为3.5%左右,加上3%就是15%,稍微放松一点,则M2增速可以达到16%。

  与货币供应量增速相比,市场更关心的可能是贷款规模。2009年和2010年均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对应的人民币新增贷款分别是9.59万亿元和7.95万亿元,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回归稳健,人民币新增贷款7.47万亿元。

  2012年若中国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一般的理解就是稳中略松。即全年的贷款增量将高于去年。具体看,2000年至2008年人民币贷款年均增速13.48%,假设今年增速为14%至15%,则人民币贷款增量应在7.67万亿-8.21万亿元之间,中间值为7.94万亿元。

  也有人从外汇占款变化趋势的角度分析,认为2012年要实现稳中略松的货币增长,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要达到10万亿元。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经验公式“△M2=△贷款+△外汇占款”。

  过去三个月外汇占款连续下降,2012年外汇占款即使增加,幅度也不会大,因此要保持货币增长只有依赖贷款快速增长。

  这种分析没有考虑到随着金融形态的变化,上述经验公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而应该使用更完整的公式:“M2=国外净资产(主要是外汇占款)+对政府净债权+对非金融部门债权(主要是贷款)+对其他金融部门债权-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债券-实收资本-其他”。

  这其中,除贷款和外汇占款之外,其他各项的影响都在加大,比如之前“非金融部门债权”主要考虑贷款,因为债券市场发展较慢,但今年债券市场有可能加速,银行债券投资规模会越来越大。

  即使这样,对2012年7.94万亿元左右的贷款规模仍然会有疑问,因为它对应的增速是14.5%,而2011年的贷款增速是15.8%,似乎还更紧了。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在于,央行去年开始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

  按照央行的解释,社会融资总量更能全面反映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情况,它与经济的相关性也高于贷款增量,因为贷款只是社会融资总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2011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只比2010年少了大约4500亿元(5.7%),而社会融资总量却少了1.44万亿元(10.1%)。

  过去一年市场普遍感觉融资紧张,贷款规模减少只是原因之一,其他如直接融资下降,特别是承兑汇票明显少增才是关键因素(2011年新增银行承兑汇票从上年的2.3万亿元下降为1万亿元)。

  我们预计,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有望恢复合理增长至15.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占比下降到50%,人民币贷款规模为7.9万亿元,与上文分析基本吻合。

  货币信贷增长的供求分析

  大的经济趋势和政策基调,决定了2012年贷款将会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可能太大,除了上面的分析,贷款增长还受贷款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约束,贷款规模能否落在预期区间,还存在不确定性。

  先看需求。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欧债危机持续恶化,2012年中国GDP增速继续回落恐怕是大势所趋。若经济增速下降,融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关键在于经济减速的程度有多大,是否会大到足以让决策层放松政策、实施新一轮经济刺激的地步?这种可能性极小。

  首先,2012年的经济放缓是预期之内的。

  2008年底启动的那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一个重要原因是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增长超预期地快速下滑,GDP单季增速从2008年一季度的11.3%大幅下降到6.6%(当时公布的GDP初值分别是10.6%和6.1%),增速几乎腰斩。而今年的经济增长放缓,将是与政策调控预期相一致的平稳下降。

  其次,2012年CPI涨幅预计在3.5%左右,比2011年回落约2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此前十年平均2.1%的通胀水平,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最后,当前的货币存量很高,去年末M2余额约85万亿元,比2007年底翻了一番。高额的货币存量,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一旦放松控制,必然是新一轮通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2年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这就决定了今年不会出台超常规政策。

  不过,资金需求在总体上保持稳健的同时,在中观层面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特别是保障房建设领域的信贷需求则会增加。

  前面提到,2011年人民币新增贷款虽然只比上年少增约4500亿元,新增公司类中长期贷款却只有上年的一半(2010年、2011年分别为4.2万亿元和2.1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来自国内贷款的部分分别为4.7万亿元和4.5万亿元。

  多出的部分,不外乎三个途径:上年结余(2009年中长期贷款多出约1.1万亿元)、短贷长用和表外贷款,但这三个途径在今年都将是难以为继。

  过去两年发行的数千亿元房地产信托,今年将进入偿还高峰期。

  此外,去年保障房开工1000万套,按照平均两年的建设工期,这些房子大部分将在2012年迎来一个建设高峰期。再加上今年要新开工800万套,因此2012年保障房融资的压力将比2011年更大。

  为保持刚刚显现的房地产调控效果,政策层面不会因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经营困难而放松,但需要为已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及保障房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再看供给。在经历了2009年、2010年两年的天量信贷之后,银行部门为刺激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实现了规模和赢利的高速增长,但短期过快的增长速度透支了银行的体能,也埋下了一些潜在的隐患。

  一方面,天量信贷增长消耗了银行的大量资本。尽管几乎所有上市银行在过去几年都通过IPO、增发、发行次级债等方式补充了资本,但仍然都面临很大的资本压力。

  如果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实施,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势必会更大,甚至会直接限制放贷能力。

  另一方面,银行业总资产已经超过100万亿元,是2007年的两倍多。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并没有带来管理、制度、技术、队伍等软实力的同比例提升。

  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宽松、业务快速发展的时期,提升管理水平的紧迫性下降,萝卜快了不洗泥,粗放式经营势必会埋下风险隐患。

  因此从银行部门的角度,尽管不太可能出现像欧美银行那样的惜贷现象,但无论是资本约束还是管理约束,都要求银行把发展步伐放慢一些,贷款投放稳健一些,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补一补内部管理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功课,建立更加体现资本集约、风险可控要求的内生增长模式,为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银行贷款不可能继续快速增长,一个可行的替代融资方向是发展直接融资。这是“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金融改革方向,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的领域。

  首先是政府债券可以多发一点,包括国债和地方债,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消耗的资本金相对较少,而让地方政府更多依靠发债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也可以缓解银行向地方政府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议价能力不高等现象。

  其次是今年加息预期已不存在,流动性紧张局面也将有所缓解,市场利率下降将为企业债券融资营造良好环境,企业债券融资增加30%、达到1.8万亿元,应该可以期待。

  支持实体经济需要正向激励

  与信贷规模同等重要的另外一个问题,是2012年的信贷投放结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体现在银行信贷投放,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支持生产性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资金需求,包括国家在建续建的重点工程和项目、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二是支持居民消费、小微企业、保障房建设、“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资金需求;三是严格防范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房地产投机、商品(如收藏品)炒作等领域。

  上述第三点落实的关键,是贯彻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特别是受托支付的要求。对前两点,这两年监管部门大力推行的小微企业“两个不低于”的做法可以借鉴。

  但这样的要求不宜太多,如果对所有重点领域都这么规定,无疑是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也失去了“定向支持”的意义。主要还应该立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同时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进入。

  (作者为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资深分析师,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者:付兵涛/文 】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