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称抢人大战持续升温 招工难现象愈演愈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6 23:12 来源: CCTV今日观察

  CCTV2《今日观察》:

  三评“招工难”之二:务工 其实不想走

  “辛苦外出一年,不如努力在家实干。”这是一些中西部省份打出的口号。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这句歌词是不是唱出了很多务工者的心声?往年西部那些过完年就远行打工征程的农民工兄弟们,今年他们还走吗?他们去留之间的转变折射出中国经济怎样的新变化?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邀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外出打工一年,不如在家务工合算。西部为何也在想方设法留人?

  龙年的元宵节马上就到了,在成都市金堂县一家工厂工作的徐刘松中午骑摩托车回家吃饭。家里离厂子只有七公里左右的距离,十几分钟他就到了家,妻子小彭和四岁的女儿正在准备午饭。以前小徐在外打工,一年最多只能回一、两次家,家里有事也难以顾忌,现在他天天都可以在家人在一起。

  彭水秀(徐刘松妻子):大人小孩都可以照顾到,但在外面的话就不行了,照看不到家里,就不行了,所以还是在家里好一点。

  从2000年起,徐刘松一直在广东打工,春节七天假期过后就要返回工作岗位,去年8月他终于回到了金堂县。进入了当地一家食品机械加工企业工作,说起留下来的原因,徐刘松说:

  徐刘松(成都南联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在广东)平均3000元左右(一个月),现在就是2500到3000,差不多也接近这个水平,在这边还是比较合算一点。因为如果说,你在外面工资虽然是高一点,但是外面的话花销也是比较大的。在内地的话相对好一点。

  小徐结束了十年的打工生活,选择了留下。在金堂县像小徐这样的选择回家就业的人,近几年持续增加。这是今年1月1日,一场金堂县慰问在东莞后街工作的务工人员的团拜会,县里几个部门的负责人稀疏到场,节目精彩纷呈引来阵阵掌声。东莞后街镇是金堂县务工人员最集中的地方,像这样的团拜会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元旦都会举行,以前他们去慰问的时候是希望金堂的老乡在当地安心工作,而这两年金堂老乡的团拜会,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像务工人员宣传金堂家乡的变化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希望老乡们能回家就业。

  周健(金堂县就业局 副局长):这次去的话,就是叫他们在那里安心工作,后来我们晚上开了个团拜会,叫他们过来,然后就开始宣传我们这里的一些优惠政策。

  在金堂30万左右的务工人员中,去年有23万人选择留在本省就业,比2010年增加了3万多人。

  2月7号,农历正月16。成都武侯区诚信人才市场求职者人头从动。很多成都及周边的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寻求合适的岗位,29岁的石成民就是一个,小石是四川眉山人,以前在江苏昆山工作过。因为离家太远,他还是想在成都找一个活。

  刘戈(评论员):你现在找工作的,你的要求是什么?

  石成民:我工作要求就是工资。

  刘戈(评论员):工资现在的要求,你大概希望有多少钱?

  石成民:月薪3000元以上。

  刘戈(评论员):3000以上,还有其他的吗?

  石成民:还有就是工作环境要人性化一些。

  最终小石对一家生产饮料的企业比较满意,但还想再看看其他的招工企业的情况,再做最后的决定。

  刘戈(评论员):这里给我一份儿资料,那么从求职人数上来说,从2008年到去年基本上维持在70万左右。从2010年到2011年提供的岗位数从37万一下子增加到了51万,一下子增加了将近30%。

  在成都高新西区这两年新增加了不少大型电子生产企业,杨文雪现在是成都京东方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中专毕业后他在深圳打工十年,京东方在成都落户,提供的岗位正好是他原来的老本行,他决定回到家乡工作。

  杨文雪(成都京东方 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当时我们分到那里的时候,我们同学他们第一批去了(深圳)40多个人,留到2006年的时候还有5、6个人,然后把我叫过去,现在我们都回来了。

  成都富士康员工:这里的工资要比广州那边好一些。

  记者:你累吗?觉得工作压力大吗?

  成都富士康员工:没有呀,很轻松啊。

  刘戈(评论员):我现在是在四川成都高新西区的一条马路上,在马路的右边是2009年竣工的京东方,那么这是一家生产手机屏幕的企业,现在有2000多工人在这里头工作,那在我的左手这一片建筑是富士康,现在有7、8万员工在这里头工作,光是成都高新区,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5万个工作岗位,所以现在招收员工成了各企业的一个头等大事。

  面对用工需求,快速增加的情况。去年11月,成都就启动了人才火影工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部分的区市县,组团到上海、江苏等地,招募川级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在提供充足岗位的基础上,成都市还提出建立200所公益幼儿园的配套措施,解决返乡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在成都的一家食品包装机械公司,工人们陆续的回厂上班,公司的经理方强对工人的返厂很有信心。

  方强(成都南联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谁家里农活忙的时候,不但他可以回去干,我们厂还组织职工干部一起帮助他干。

  公司负责人还表示,在成都的分公司工人工资和广州总部工人的工资标准是一样的,而且还有很多的培训机构。

  刘戈:务工者回乡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徐刘松的收入和他原来在广东东莞和中山差不太多,但是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却比以前高了不少。小徐原来在广东东莞和中山是在五金厂子里,后来学了开数控机床。其实在小徐结了婚以后,他爱人也是金堂本地的,一起在东莞打工认识的,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家乡,但是生下了小孩以后,就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孩子谁看?送到当地的托儿所,条件最差的托儿所也要四五百块钱一个月,如果把双方的老人接来看孩子又是更大的一笔费用,生活的压力突然就增大了。

  在这个时候,小徐听说家乡已经办起了一些厂子,他就恰好在现在工作的厂子里找到了工作,那么现在看来,回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其实很多人都是想回家,但是让他回家种地肯定不可能。现在想回来就能回来,因为现在家乡也有很多新的工作机会,这些工作机会和他原来的工作经验和岗位经验是相关的,所以他们现在能回来。

  曾湘泉:回乡是务工者的在联合决策下进行的抉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中国的整个发展来讲,劳动力的需求在调整,现在的民工荒也好,招工难也好,实际上是从2004年开始的。在那个时候,恰逢农村土地税的调整,因为土地税收农业税取消了,那么在外面打工的机会成本就上升了。所以从04年开始,第一次发生了招工难的问题,这一次其实跟09年的金融危机,还有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巨大的投资和发展有关系。

  现在很多中西部地区都已经发展起来,他们有很多岗位了。现在中部宏观的情况是什么样的?24岁以下的劳动力整个在下降,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从个人的行为来讲,就业的决策性,包括家庭的考虑,这实际也是联合决策。我要在哪里工作?我要考虑整个生活成本。过去沿海比内地的工作机会多,工资要高一点,现在这个差距很小,但是在外地工作有交通的费用,有食宿的问题,有家庭照顾的问题。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很多这种情况就都已经出现了。

  刘戈:抢人大战持续升温 招工难现象愈演愈烈

  (《今日观察》评论员)

  沿海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抢人大战现在开始了,沿海地区告诉务工者,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乡却告诉务工者,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状态呢?金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跟我讲,金堂县是70万人的一个人口大县,其中有30万人长期在外务工。广东东莞的厚街镇就是金堂人的一个主要聚集地,最多的时候有7万人,大家把那个地方叫做小金堂。前些年,每到过年的时候,金堂县的县委书记都领着大家去厚街镇访问,访问的目的就是把本地的剩余劳动力推销到东莞去。所以从去年开始,就发生了大的变化,金堂县领导开始在招人回来了,因为金堂县的当地用工也出现了问题。在东莞发家致富的金堂人跟金堂县县领导表示,你们下次来别再提招工了,要是再提招工,我们就恕不接待了。今年春节,金堂县领导就只好采取地下工作,在和东莞金堂商会联谊了以后,私底下再去农民工聚集的地方发招工广告。

  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了一个争夺战。因为成都周边地区的工作岗位一下子增多了,比如富士康去年一下子就在成都招了8万人,今年还要招10万人左右,还有比如联想等一些电子类的企业在成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用工,现在用工的名额分配到了各个区县,必须得完成。当地人事部门重要的工作就是帮这些企业招工,所以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招工难现象愈演愈烈了。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西部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比如80万的劳动力过去都是在沿海工作,但是在东莞,就要有30万人回到当地去务工,这就对东莞构成了影响,而东莞的产业升级并没有完全实现。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招工难。双方的争夺预示着,现在中国还在劳动力需求水平比较高的时候,那么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就会对就业需求发生很大的影响。

  曾湘泉:招工难的现状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们回顾30年的历史,实际上是从沿海14个改革开放区发展开始的,因为从全球的经济来讲,都是投资带动就业,就是资本往哪里走,才会创造就业岗位的需求,就像当年的美国到日本,日本、韩国到中国的沿海。现在中国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资本的转移。比如首先看企业投资,像富士康就是从深圳向中西部转移,大量的沿海企业都开始转移,所以这样的胶着状态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大概在五年内,甚至十年内,还要有一个过程,而且对我们的沿海省份以及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西部争抢农民工,新动向折射出中国产业怎样的新变化?

  元宵节还没过,重庆市开县汽车站里外出打工的人流已经熙熙攘攘,开县有人口160万。常年有50万人在外打工。过完年出门打工是开县人很常见的选择。但今年开县曼安村的村民吴静决定留下来。

  吴静(农民工):孩子和妈都在家,老公现在在自行车厂上班,

  记者:如果你回来,你家就团聚了?

  吴静:对呀。

  吴静以前在福建晋江一家鞋厂打工三年多时间,如今有了孩子,此外家乡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也让她下决心留在家乡,开县去年的第七生产总值比上一年翻了一翻,劳动的需求也出现了猛增,今年当地新增的劳动力需求就超过两万人。放眼重庆市,去年重庆着力打造的信息产业,一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十万个。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使重庆从千方百计送人出去,变成想法设法让农民工留下来。在重庆璧山县37岁的黄登玉一家,搬进了公租房,45平米的房子月租金只有135元,这比以前在外打工时省了很多的钱。而且五年后这房子还可以买下来。这让黄登玉一家非常的高兴。目前在重庆已经有四万户农民工住进了公租房。

  周泽(重庆市就业局副局长):在重庆可以说这些农民工来就叫就业,在市外特别是沿海企业就叫务工,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的公租房大概一平米就十元钱,五年之后就归自己,他经过几年辛苦努力他能够买下这个房子,如果到沿海房价太高,他只能务工,最终还是落叶要归根。所以重庆还有户籍制度改革这些政策,这些都吸引了我们的农民工到我们重庆来。

  再来看河南,河南省人力资料和社会保障厅,针对劳动务工人员就业意愿的问卷调查显示,今年春节前从省外返回的劳务务工,比往年增加了20%。春节后不愿意继续到河南省外就业的劳务工比去年增加了15%。达到了180万人。

  曾湘泉:中西部要抓住这个机遇 让务工者愿意回乡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理论上来讲,梯度推移从沿海向中部、西部推移,所以最后产业的格局肯定是,迫使东部的产业升级,就是产业梯度统统换掉,现在把笼子腾出来,是不是能换掉?现在就是梯度推移,产业肯定就是这样,资本向边际受益高、边际成本低的地方去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实际上获得了一个机遇,那么中西部的政府也必须要适应这种情况,要抓住这个机遇。企业过来了,中西部怎么样去扩大以及更好的发展?重庆的做法也反应了这种情况,它提供廉租房,给予更多的支持措施,都是在适应这种大的趋势。

  刘戈:沿海地区的很多区位优势现在已经丧失了

  (《今日观察》评论员)

  有一个工人跟我说过一句话:过去老板在哪,我们工人就去哪,现在工人去哪,老板去哪。这就是一个大的变化,除了这个变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市场在哪,企业老板会往哪跑。比如小徐就业的食品机械加工厂原来是在深圳,是在东南沿海,后来因为四川地震,所以他作为一个支援项目来了四川,来了以后,这个加工厂发现歪打正着了,因为这个地方离他们的市场更近了,而且招工又非常方便,所以他们现在准备把集团公司的总部搬到四川来。

  再有,我去了一家企业叫京东方,是生产手机屏幕的。我问负责人:你的终端还在深圳,为什么你在这个地方生产手机屏幕?负责人说因为屏幕附加值很高,用空运和汽车运输对产品影响不大,而且这个地方有工程师、研发人员,还有熟练的技术工人。还有一些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企业,它的出口方向是欧洲。所以一般从成都到贝尔法斯特、斯塔拉斯宝有航运、空运,反倒比从东莞或者苏州昆山去欧洲的距离要近。所以原来沿海地区的很多区位优势现在没有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变化。由于人员的流动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人员的重新配置,这样互相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关系。

  曾湘泉:务工者没有真正融入城市 所以流动率很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从长期来讲,是城市化的建设、中小城市的发展,为什么现在农民工招工难的问题很难解决呢?因为我们的城市化跟它不配套,很多人进入城市做产业工人,但并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所以农民工的流动率很高,一旦出现问题,务工者就马上去其他地方,这样就对广东沿海形成很大的冲击。从长期来讲,我们的各个地方政府,包括企业,要从这些问题中做一些深入的研究,考虑今后的一段时间的对策,中国的就业问题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