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燕生:解决欧债危机需全球同舟共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09:01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昨天(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愿意继续向欧元区投资。他的表态能否说明中国对于欧洲经济复苏的信心?欧洲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欧债危机还会持续多久?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

  张燕生:今年欧洲的经济很不好,全球各大权威机构预测欧洲经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欧洲在解决主权债务危机方面还是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努力,国际社会如果能够同舟共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是能够过去的,但是国际社会如果仍然四分五裂,那欧洲经济出现一些重大问题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是不可设想的。中国外长的表态表明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中国愿意跟国际社会一道帮助欧洲走出困境。

  欧洲最少有两个杀手锏还没有用,一是欧央行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会不会像美联储一样把利率降到1以下、0.5以下甚至降到接近于0;二是欧洲会不会增加欧债的发行,这两种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或者一段时间减轻本国经济上的困难,但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是不可持续的。国际社会应共同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困境。美欧的经济困境就讲是三缺,缺需求、缺信心、缺办法,这三缺的问题用量化宽松发钞票的方式会给全球带来更大的问题,用扩大出口和制造贸易摩擦的方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都不是积极的,因此大国还是应该采取一些更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经济困境。

  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会削弱中国经济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地位,是这样吗?张燕生认为中国应该重视GDP的增长质量:

  张燕生:如果当刺激经济增长火车头,意味着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一个比较热的状态,对中国还是非常不利的,调整结构也好,深化改革也好,都会以降低GDP的增长率作代价,因此还是希望中国能够适度的放慢GDP的增长速度,把重点还是放在解决中长期的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因此中国要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把眼光放在速度上,而应该把眼光放在怎么改善GDP增长的质量方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