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萧坊:破除利益集团是银行反垄断关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15:46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今日论衡

  之财经观象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广西、福建等地调研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温州试点的成功经验要在全国推广。温家宝称,国内少数几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中央已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新京报》4月4日)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暴利广受诟病。2011年几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长都在40%到50%。可是,中小企业的利润又如何呢?去年,佛山市高明区所做调查显示,中小工业企业利润率普遍低于3%,亏损面超过20%。这种不匹配表明,金融业从实体经济中拿走了太多。如果“中国制造”长期面临被剥夺的命运,银行岂能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国家作为国有银行的所有者,多年来,并未收回相应的资本回报与红利,大部分利润直接或变相地转化为行业职工收入或福利,被寻租和低效率所消耗。

  这一切是如何形成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垄断!据国外机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自由度排在140位,其中,金融自由指数得分仅为30分,比平均分数48.5少了18.5分。金融系统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超过50%的总资产。尽管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断移除外资银行进入的障碍,但管制仍然存在,外资银行只占总资产的2%。正是垄断,使得银行业能够从实体经济中轻易地“剪走羊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詹曾提出“利益集团论”。他认为,金融发展的障碍在于利益集团,而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主要包括产业和金融业既得利益集团。在我国,信贷歧视普遍存在,这种信贷歧视不仅存在于区域(如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授信),存在于个人(对穷人和富人的差别授信),也存在于所有制(对国企和中小民企的差别授信)。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往往意味着这些利益集团将很难再享有特殊的融资地位,而产业门槛的降低,则有利于新的竞争者加入。正如有人所言,打破垄断所带来的竞争以及由竞争所衍生的一系列结果,将销蚀产业既得利益集团所享有的高额利润。

  除此之外,对于银行业内的既得利益集团来说,打破垄断所带来的竞争,将彻底摧毁他们的权力寻租机会。一旦竞争程度加剧,行业更加规范化,信息更透明,那么,既得利益集团所掌握资源的重要性就会相对减小。这种业务模式的转换,会给其垄断收入带来损失。

  我国银行业的初始资本,几乎都来源于国家,而特许权制度则进一步确立了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可以说,我国银行业垄断机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路径依赖。如今,中央决心要打破银行垄断,最根本的,就是打破利益集团格局。经济学家指出,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限制分利集团。令人担心的是,长期的“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使得利益集团庞大而坚固,隐藏着巨大的制度变革成本。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与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一旦交涉成本过高,改革就会陷入停顿。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 萧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