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关于希腊退欧的五个预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8 02:01 来源: 东方早报

  徐明棋

  6月17日,希腊议会再次大选的结果正在被全球关注,如果不是身处欧债危机风暴眼中,一个在任何方面都无足轻重的小国家的大选是不会有很多人关心的,但是现在全球都聚焦此次大选,原因就在于这次大选对于欧元区未来的命运有着不同凡响的影响。

  新政府是否会

  宣布退出欧元区?

  在此次选举中,市场担心左翼阵线可能会上台,欧元区垮台将不可避免。而以德国为代表的提供资金援助方则态度坚决,希腊不执行紧缩政策,将停止一切资金援助,并且已经做好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准备。

  那么希腊的大选结果究竟会怎样?如果左翼阵线上台,希腊会退出欧元区吗?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会垮台吗?

  我的判断是左翼阵线上台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并非确定无疑。就现在的民意测验看,支持和反对紧缩的党派之间的支持率非常胶着,与5月2日的大选相似,也就是说可能仍然没有一个党派可以赢得多数,未来组成政府将仍然非常困难,政党之间的交易和协调将不可避免。这也就意味着希腊与欧盟的讨价还价将继续,最后希腊还是可能不得不继续执行紧缩政策。

  即便反对紧缩的左翼阵线获得多数组成政府,新政府也不会宣布退出欧元区,因为希腊民众70%以上都希望继续留在欧元区。因此,新政府会和欧盟讨价还价,试图对原来的紧缩计划做出修改。理论上,欧盟和德国做出让步,对原来的紧缩方案做些微调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希腊退欧是否是好的选项

  希腊民众已经逐渐明白退出欧元区对希腊代价极大。

  首先,现有的债务将全面违约,希腊政府信用将一落千丈,希腊银行和企业也将面临全面破产的境地。其次,新发行的希腊货币将不被市场认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失去可兑换性。于是,希腊将出现欧元与德拉克马同时流通的混乱局面,这将对希腊经济造成打击。最后,希腊将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希腊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将会大幅度下降,其造成的结果比现在名义收入下降可能会更加严重。

  希腊退出欧元区对于欧元区和欧盟都不是最优选择,虽然德国有意让希腊自行退出并幻想不会造成连锁性冲击,我认为短期内欧元区发生重大的金融动荡似乎不可避免。

  首先,希腊退出将严重影响人们对于欧元的信心,资本外逃的风潮将席卷欧洲,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负债率高的国家将首当其冲。

  其次,如果此时欧洲中央银行的解救不及时,挤兑风潮将使大多数银行陷入困境,大面积的银行倒闭将可能会发生。一旦形成新的金融危机,欧洲经济将难逃二次探底的命运。

  最后,欧元区国家将陷入更加意见分裂的状况,因为需要救助的国家可能会增加,需要的救助资金额必然也会大幅度提高,而对于如何解救意见相左的德法两国能否继续保妥协就会成为问题。让欧洲央行不计成本提供贷款和发行共同债券等办法似乎很难被德国接受,而那些面临违约的国家将肯定会在这个问题上与德国发生冲突。如果无法达成妥协,更多国家退出欧元区就可能成为现实。也正因为此,欧盟的政策不应该是任凭希腊退出欧元区。

  西班牙会否成下一个希腊

  随着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被爆炒,西班牙政府债务的市场收益率不断飙升,人们对西班牙是否会步希腊后尘开始担忧。

  西班牙银行遭到挤兑,这也是5月17日西班牙16家银行遭到穆迪降级的原因。全球金融后,西班牙因为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其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整个坏账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尤其是西班牙储蓄银行体系实际上已经破产。西班牙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对主要的大银行注资或者收归国有。为了稳定银行体系,欧盟最近也提供了1000亿欧元的援助。不过这次救助并没有使得市场迅速平静下来,穆迪还再次下调了西班牙政府主权信用级别至Baa3级。

  但是本人并不认为西班牙将会成为下一个希腊。第一,西班牙的总体财政状况比希腊好很多,其财政赤字在金融危机之前只占GDP的36%,在欧盟中最低,目前虽然上升至68%,也还要比德国和法国低很多。目前的财政困难具有暂时性质,而且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地方政府的赤字和银行体系需要救助上。

  第二,西班牙的实体经济情况要比希腊好得多。西班牙有比较坚实的工业基础,在化工、汽车零件、纺织业等领域有着比较强的优势,其出口也有一定竞争能力,近两年的出口不断增加,国际收支逆差也由金融危机前占GDP的比重5.8%降低至0.5%。

  第三,西班牙的经济规模是希腊的5倍,是欧元区的第四大经济体,2010年GDP规模达到1.05万亿欧元。这也就决定了西班牙虽然经济上目前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其如希腊陷入全面困境不能自拔的可能性很小。

  欧债危机将会向何处去?

  欧债危机在客观上是因为财政赤字高和债务负担重,加上经济增长乏力,市场对高负债率国家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所致。金融投机集团的炒作和市场羊群效应相结合便出现了以市场抛售风潮为特征的债务危机。欧盟应该有能力解救危机,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欧元区不同国家在如何解救的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导致解救不力,市场炒作不断。

  德国认为欧债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赤字,因此需要成员国首先将财政赤字迅速降下来,并且把这作为提供资金援助的前提条件。德国还利用此次危机进一步推动建立财政联盟,将各国的财政预算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以解决所谓统一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的矛盾。

  但是法国及一些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认为降低财政赤字需要时间,同时必须将救助体系做强,需要发行共同债券,让欧洲中央银行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更多的资金。有些国家还希望让欧盟的机构提供更多的项目发展融资,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来缓解欧债危机。欧盟委员会则提出了建立欧洲银行联盟来相互担保以增强银行抵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德国虽然也期望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对可能损害其债权国利益的发行更多货币、提供更多救助资金的方案表示反对。由于目前意见难以统一,欧债危机短期内彻底得到平息的前景黯淡。

  但是,笔者并不担忧欧元区的解体,因为这不符合各方的利益。如果危机真正恶化并威胁整个欧元区的生存,欧元区国家将不得不达成妥协,拿出包括发行共同债券、让欧洲央行注资、调整紧缩的力度等德国目前尚不肯让步的措施来解救欧元。国际社会包括美国、中国、日本也会通过IMF来帮助欧元区度过危机。

  中国受到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密切,欧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的欧洲经济下滑已经使得2012年头5个月中国向欧盟的出口负增长8%。因此中国需要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动向。

  希腊退出欧元区本身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不大。我们的银行在希腊涉足不深,希腊债务也不是中国持有的主要欧元债务,中国与希腊的贸易在整个中国与欧盟贸易中所占比重也不大。但是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产生连锁反应,对中国的冲击就不可小看。比如西班牙也跟着被冲击,中国的损失就不能忽视。

  西班牙债券在中国持有的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中有一定的比重,如果西班牙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中国的资产损失也会比较大。中国与西班牙的贸易规模也要比与希腊大得多,中国的出口受到不利影响也更加明显。如果欧元区垮台,全球金融市发生动荡,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更大。

  中国应该积极地帮助欧盟度过债务危机。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更积极地通过IMF提供援助资金,在双边的基础上提供有担保的贷款等。

  现在,国内有人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国内经济增速在下降,困难在增加,帮助欧盟还不如帮助我们的企业。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把我们在海外的官方资产与在国内运用的资金混为一谈。国内的资金是国内银行体系创造的人民币,而海外的官方资产是无法直接拿来用于国内消费和投资的。这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以及用途范围截然不一样的资金。

  另外,解救欧元区对于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至关重要,而这对于处于金融体系不断改革和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尤为重要。所以,通过提供资金帮助欧元区稳定,抑制国际金融市场投机是符合我们利益的举措。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