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6日 11:21 来源:证券日报
云南白药、丽珠集团等企业或受到一定影响
■记者 陈雅琼
中药材供需矛盾积重难返,部分野生药材资源可能面临枯竭,形势之严峻也许已超出投资者的预料。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蒋二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材价格今年还将有一定的上涨空间,短期内看不到回落的趋势。
又一轮中药材涨价潮已经真切地袭来:党参每公斤从28元涨到了70元,麦冬每公斤从80元涨到了180元,太子参从不到200元现在涨到了560元,而且价格还在不断攀升。“2009年至今中药价格涨过好几轮,按正常的市场走势,眼下应到了高价回调阶段,为什么近期药材反而呈现出更猛烈的涨价趋势?
10年低迷酿成短缺局面
蒋二国说:“从内因方面来说,中药材大概有10年左右的低迷行情,让种植药农受到重创,他们都没有信心了,认为(高价)行情是虚高,可能今年种下去明年也不会有好的收入,无法体现经济效益。”
他表示,这低迷的10年从2001年开始,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需求量不大,中医药产业前途未卜。之后国家出台医改政策加上中医药保健意识增强,植物药需求才逐渐加大,大约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其中,2003年非典使中药材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生产资源下降,造成农村中药材生产的基础很薄弱。“经过反反复复的打击,除非价格保持多年的高位,才能激起药农种植的积极性。”
中药材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恢复元气需耗费若干年之久,“从我们监控的数据来看,这两年的价格上涨也确实刺激了药材的种植,1年生植物,如川芎、麦冬、丹参等价格会逐步回落,全面恢复可能还要1、2年的时间。”蒋二国说。
虽然1年生植物生产恢复较快,但2009年甲流疫情的催化加上异常天气影响,黄连、桔梗、党参等多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还是没有恢复。“比如三七,是3年生植物,去年加大种植之后可能要在2013年产量才会上来,今年还有一定的涨价空间。”
野生药材资源濒临枯竭
家生药材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解决需求,但部分野生药材资源就命运堪忧了。“像重楼、白棘、川贝母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重楼,因为它是云南白药和抗病毒冲剂的原料,需求量一直保持旺盛,每年大约在1000吨左右。”蒋二国说。
多年的无序采挖导致重楼资源濒临枯竭,他介绍:“重楼是多年生植物,它的根茎要经过很多年才能膨胀大,含量和成分才够,由于价格居高不下,无序采挖之后,重楼无法持续繁衍。根据我们的监控数据,目前国内的产量仅仅三、四百吨,主要分布在西南片区。”
令人担心的是,邻国的重楼供给也在加速萎缩。“往年是从缅甸、越南等国家进口,每年进口量为三五百吨。从去年的监控数据来看,这两年的进口量已经下降到几十吨,说明邻国的资源也在下降。目前主要从尼泊尔等国家通过我们拉萨樟木口岸,每年进口三四百吨。” 蒋二国说。
而重楼是云南白药、丽珠集团和广州白云山药业等企业的生产原料,一旦断供企业将受到多大影响?蒋二国表示:“应该说已经受到影响了,资源枯竭的话对他们将构成重大影响。但根据我们的了解,他们也有自己的战略储备,储备工作做得很好,所以影响有多大还不能确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