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两座王宫的博物对话:看中国与法国的皇帝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5 23:24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这是一场颇似高层互访的展览。2008年,卢浮宫与故宫在午门展厅举办了《卢浮宫-拿破仑一世展》,如今,卢浮宫墙外挂起了康熙皇帝的大幅肖像宣传画。

  这次展览只是“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2011~2015年合作协议”的一个开场。除故宫提供的155件文物与展品外,卢浮宫也为展览汇集了一些馆藏和外借展品。故宫方面为展览确定的名称是“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卢浮宫外悬挂的法文展览名称则意为“紫禁城在卢浮宫——中国与法国的皇帝们”。

  这是一场颇似高层互访的展览。2008年,卢浮宫与故宫在午门展厅举办了《卢浮宫-拿破仑一世展》,如今,卢浮宫墙外挂起了康熙皇帝的大幅肖像宣传画。

《康熙帝便服像》轴(局部)《康熙帝便服像》轴(局部)

  康熙大帝的展览宣传画此前在凡尔赛宫也出现过,但这次毕竟是卢浮宫。故宫院长郑欣淼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这是故宫第一次在卢浮宫这一西方最主流的古典文明核心地带大规模展示中华文明遗产,这也打破了中国文物在巴黎展出时只能在吉美博物馆等东方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惯例。更重要的是,这次展览只是“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2011~2015年合作协议”的一个开场。

  除故宫提供的155件文物与展品外,卢浮宫也为展览汇集了一些馆藏和外借展品。毋庸置疑,故宫与卢浮宫的最大共通点在于两者都曾经是王宫,随后又都逐渐成为博物馆。在这场两座王宫间的博物对话中,从作为“论题”的展览标题名称中却能隐约看出双方某些微妙的想法差异。故宫方面为展览确定的名称是“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根据新闻通报中的解释,意为“将昔日禁卫森严的皇宫中的一道道门扉徐徐打开,让观众徜徉其中,领略明清皇宫的神秘威严与奢华生活”。卢浮宫外悬挂的法文展览名称则是“La Cité interdite au Louvre-Empereurs de Chine et Rois de France”,意为“紫禁城在卢浮宫——中国与法国的皇帝们”。

《乾隆肖像》 (1776年,查理·阿瑟兰所绘,凡尔赛宫馆藏) 《乾隆肖像》 (1776年,查理·阿瑟兰所绘,凡尔赛宫馆藏)

  据法国《La Point》杂志援引法方主要策展人、法国吉美博物馆总研究员戴浩石(Jean-Paul Desroches)的话说:法方曾建议将重点放在19世纪末,以此展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但这个历史时间段显然对于中方有些敏感,中方提议以故宫馆藏的路易十六时期前后的钟表为主题,但法方又认为这类展品对于法国观众缺乏新奇感。

  中方主要策展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则在接受本刊记者访问时表示:双方的确经过了漫长的协商,尽管最后展览的中文标题仍突出“明清”,实际上不乏金元时期的展品,因为这一时期在法国历史上可以与卢浮宫的诞生相对应,在中国历史上则是北京城的营建。故宫方面最终将这一展览定义为“以物证史的方式向观众讲述紫禁城的故事”。

  尽管连康熙皇帝御用的大阅盔甲都前来展出以添声势,但此次展柜一概以湖蓝为基色,乾隆的紫檀木雕漆云龙纹宝座在湖蓝色的背景展板映衬下也变得沉稳了很多。此次展览卢浮宫选用了故宫收藏的《康熙帝朝服像》为标志宣传画,遍布展厅的湖蓝色也取自这幅画上康熙身着的蓝色朝服。对中国古代书画久有研究的戴浩石对康熙的这幅画像格外关注,在为此次展览撰写的以《安邦定国之画》为标题的论文中,他将这幅雍正在其父驾崩一个月后命人绘制的中西画风融合之作视为对“精通六术、英明睿智、心胸开放”的康熙的最佳写照。

紫檀木雕漆云龙纹宝座(清乾隆,北京故宫藏)紫檀木雕漆云龙纹宝座(清乾隆,北京故宫藏)

  此次展览在卢浮宫的现场布展花费了近20天。布展总负责人、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的郭玉海对卢浮宫布展人员面对中国卷轴画时的不知所措记忆犹新。尽管此次故宫应卢浮宫要求出借了以郎世宁为代表的大批欧洲传教士画家的作品,甚至包括因幅面巨大、轻易不公开展出的自在驹、锦云骓等名马图轴,然而卢浮宫提供的展厅挑高有限,即便是特制了展柜,这些仅画心就在2.5米见方的庞然大物最终仍无法完全展开,画心纵达4.3米的《乾隆大阅图(中年)》也不无委屈地在展柜里被“截去”了帽盔和马蹄。但这些都不妨碍展览在开幕预展当晚便人满为患。法国各主流媒体都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其中艺术专业期刊《美术》给了10页篇幅,以《郎世宁——一个意大利画家的紫禁城奇遇》开篇,继而是《什么是中国式绘画艺术》,还特别图文并茂地以《雍正皇帝洋装像》一画比较了中法文化的异同。

  卢浮宫馆长鲁瓦耶特(Henri Loyrette)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对法国公众来讲,第一直觉会是很诧异,无法把卢浮宫与故宫博物院联想到一起。当你把如此神秘、不可思议的紫禁城与迷人的卢浮宫第一次并列在一起时,大家首先会感到无法置信,但惊奇与赞叹之情随后到来。”

  谈论起此次从法国国家文献馆借展的元大汗写给法国菲利普四世的书信,吕成龙颇为兴奋;而对于同时身为故宫拓片工艺第三代传人的郭玉海,此次更让他兴奋的是有机会去法国国家图书馆看了伯希和从敦煌带回的拓片。展览中还有借展自吉美博物馆的一本1813年在法国编纂印制的汉-法-拉丁文字典《汉字西译》。这本字典在法国汉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法国终于有了了解中国的“基本手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