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鲁阳股份:陶瓷纤维龙头受益建筑防火节能需求爆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13:57 来源: 全景网络

  调研纪要:

  近期我们实地调研了公司,并与管理者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的市场形势进行了交流,简单纪要如下:

  Q1、目前全球和国内的陶瓷纤维市场有多大容量?主要下游市场的分布?

  A1:全球市场需求量已突破100万吨,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应用在工业领域,发达国家主要用高端产品、量少、附加值高。中国市场需求量在40%-50%、也就是40-50万吨。行业内缺乏对以上数据的权威性统计,公司作为国内龙头企业,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得到以上结论数据。下游市场需求分布非常分散,对于公司收入来说,冶金行业占3-5%,石化行业占10%以上,剩余来源于其他众多细分行业。

  Q2:公司目前的产能(20万吨分布情况)、年销量有多少?市场占有率情况?

  A2:公司目前产能近20万吨,包括2万吨重质耐火砖,陶瓷纤维产能18万吨,其中沂源本部6-7万吨,内蒙6-8万吨、明年产量可达6万吨,贵阳2万吨、新疆1万吨。今年陶瓷纤维有13-14万吨产销量,贵阳受限电影响处于半生产状态,内蒙也限电,产量因限电产生较大影响,有些订单不敢接。预计明年两地的限电因素改善后,生产形势会比较好。从产能和销量来看,公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40%。

  Q3:陶瓷纤维材料对其他耐火耐热保温材料的替代形势如何?性能与价格方面的优势?

  A3:因为陶瓷纤维属于轻质材料,与重质耐火材料在应用领域上有一定差别,所以,目前对硅钙板、耐火砖等有部分替代。下游客户主要考虑隔热保温材料的性价比,以及在维修方面的时间节省带来的综合效益,公司认为只有能够提高客户价值的产品才值得去推广,客户才会真正去替代,尽管在价格上要昂贵一点。

  Q4:公司各类细分产品的市场价格(平均价格)情况?国内国外产品价格差异?

  A4:陶瓷纤维纺织棉、毯5千元每吨,陶瓷纤维板7千元每吨,模块1万元每吨,公司各类产品的前端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后续深加工工艺不同,后续工艺越复杂、产品单价越高。产品较其他周期性品种来说,价格波动要小很多。普通产品与国外价格差异不大,差异主要在于高端产品。

  Q5:公司产品原材料(煤矸石、焦宝石、氧化铝、石英砂)成本占比约50%,燃料动力(电)占比约30%,各类原料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有多大?

  A5:目前公司产品主要以1140、1260系列为主,使用温度范围在1000-1100摄氏度,原料以煤矸石为主,从山西运到山东、煤矸石价格900元/吨,而内蒙当地采购价格仅400元,运输成本对公司本部原料成本影响较大。目前焦宝石已基本不用,氧化铝粉主要用于生产高纯、高铝陶瓷纤维。电价每年上调,目前沂源本部7毛多一度,原材料价格及人工上涨对公司利润侵蚀非常大。

  Q6:公司可溶纤维系列产品市场开拓情况?还有哪些新产品未来潜力巨大(防火领域、建筑保温领域)?

  A6:可溶纤维在于人体吸入后可分解消化,可溶与非可溶对人体均无伤害。以前产品主要用在工业防火隔热,未来潜力巨大的是民用建筑领域,如钢结构防火、民用住宅防火,建筑内外墙的防火材料,公司正在这方面做工作,明年会看到有很大的效果。

  Q7:国家倡导的建筑节能,对公司的隔热保温材料的影响究竟如何?国内市场有没有爆发增长的可能性?

  A7:国内在建筑防火和建筑节能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未来五年这个领域肯定会有爆发性增长。公司的产品在内外墙防火、墙体保温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未来的市场机遇也很难得,公司也会因此而登上一个新的平台。

  Q8:公司的毛利率最高点和利润最高值是在2008年,之后毛利率一直下滑,而收入增长虽有所恢复,但利润增长较为缓慢。对毛利率影响较大的是成本上升还是产品价格回落?公司毛利率有回升的趋势,预计正常情况下毛利率多少合适?

  A8: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的是两头挤,一方面是原材料、电力、人工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产品价格竞争激烈,特别是国际公司都到国内办厂以后尤为明显。在2008年毛利率曾高达40%,目前只有30%左右,预计以后公司毛利率能回到33-34%。

  Q9:改善利润的主要因素哪种更为可行?增加产能并增加销量、产品提价、改善产品结构、生产基地布局改善原料成本?

  A9:公司未来不会靠增加产能来提高效益,这几年虽然销量在增长,但利润增长却很缓慢。公司今年做了一些提价的工作,但仍被原料等价格上升抵消了。未来的突破点在于,一是改善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二是改变生产基地布局,如内蒙古的原料资源优势突出,新建生产线的见效速度就比较快,以上2种方式可提高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从而提高利润率。

  Q10:40多亿元投资的内蒙古煤矸石深加工产业链项目情况?

  A10:还没实质动工,但一定会做,目前正在做前期的环评、征地、可行性方案等工作,预计总投资会在30多亿元,资金肯定要靠银行拆借,公司的负债率不到20%、空间较大,还可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公司与当地政府关系不错,会抓住这样难得的机遇做大做强,煤矸石深加工产业链各项技术目前已很成熟,整个项目投资完成估计要到2015年。Q11:新疆和贵州生产线盈利能力一般?未来如何改进?未来新建基地选择情况?

  A11:新疆和贵州生产线盈利情况不是很好,一是因为产能规模小,二是因为公司安排生产的都是纤维毯之类低端产品、毛利率较低。未来新建生产线的速度会很慢,会选择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域如内蒙古。

  Q12:公司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一直不错,与国外(英国摩根、美国联合、日本伊索莱特)公司的差距还有多大?

  A12:在产品工艺上已经没有差异,国外龙头企业已不靠普通的陶瓷纤维产品来盈利,产能甚至越来越小,主要研发一些高精尖产品的应用,但市场需求量非常小。

  总结:公司受益于民用建筑领域防火保温材料的需求增长,2012年公司20万吨产能将全部释放,公司收入稳步增长较为确定;随着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及生产基地向资源优势地区转移,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也将有一个见底回升的过程;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58元、0.69元、0.87元,对应PE分别为25X、21X、17X,未来三年的利润增速在10%-30%之间,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股价催化因素:内蒙古煤矸石深加工产业链项目实质性投资开始;民用建筑领域对陶瓷纤维的需求爆发性增长;原材料与电力价格下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恶化,产品毛利率继续下降;原材料与电力价格迅速上涨。

  

(作者:周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