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重利好发酵 新华保险投资价值获关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7:24 来源: 中证网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震荡下行,寿险业增速明显放缓,保险股大幅跑输市场,基本面和估值均触及历史底部。但投资者对潜在盈利市场的嗅觉异常敏锐,从绝对概念来看,受经济大势、政策东风等利好驱动,寿险业仍处于上升通道,多家券商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其中,以寿险为主营业务的新华保险,其公司价值和发展趋势获高度关注。

  多重利好发酵

  新华保险股东背景较有看点,自中央汇金入主后,对股东结构进行了大梳理,现已具备较为平衡的股权结构以及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新华保险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中央汇金、宝钢和苏黎世(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其他股东不乏淡马锡(新加坡著名投资公司)、渣打(拥有150年历史的国际领先的银行集团)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这些股东在公司治理、内控及风险管理、资金业务、精算及资产负债匹配,以及高端财富管理等方面具备丰富的共享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新华保险而言可谓“近水楼台”。

  新华保险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不可撼。2001至2010年间,新华保险总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寿险业保费同期年均复合增速,成为业内不折不扣的一批快马。目前新华保险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处于三甲争夺战当中。2010年底,新华保险在全国61家寿险公司中成功跻身市场前三。截至2011年6月,新华保险总资产规模超过3400亿元,其公司的内含价值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为可观。

  寿险公司的价值主要源于优质的业务结构。新华保险自2005年起先于行业整体步伐开始业务结构调整,积极推广个险新单期交、银代新单期交、续期业务和法人短险四大核心业务。2009年底更加注重长期期交产品的开发、销售,以及关注长期健康险等保障型高价值产品,不断提升期交业务占比。核心业务及整体期交业务占比保持高位,业务结构保持市场领先并持续优化。可以预计,随着业务规模的滚动增长,必将带来效益和价值的持续增长,以及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的进一步提升。

  虽然保险业年内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保险业短空长多。一方面,政府十二五规划明确居民收入增幅要超过GDP增幅。保险业十二五规划亦明确2015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之比)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保险总资产达到10万亿。这对于2010年保险深度只有2.5%的中国保险市场而言,无疑意味着巨大机会。除经济增长这一根本驱动因素外,城镇化和老龄化趋势将成为寿险业发展的持久推动力。资本市场对此趋势反应灵敏,如个税递延型养老险试点曾多次引起资本市场的做多热情。另一方面,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业务规模、政策支持、投资渠道拓展等方面均明确提出了发展思路和目标,这将有效促进保险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的稳步提升,对行业发展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业内人士分析,十二五期间,保险板块仍将持续受到追捧。

  面对宏观经济和政策支持的积极信号,新华保险正积蓄能量。自康典主掌新华保险以来,新华从公司治理、内控审计、运营体系、IT系统到战略规划转型进入全面变革提升阶段。2011年确定了以客户为中心,坚持现有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变革创新和回归保险本原,抓住城镇化和老龄化历史机遇的核心战略。目前已从客户、产品、渠道、资产、管理、机构六个经营层面全面部署了“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战略,向着“中国最优秀的以全方位寿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跃进。对于这个拥有机构网点近1500个、客户数量近2500万、业务队伍超过20万人的大型寿险公司而言,如何再次发挥其审时度势的战略定位和创新能力、抓住历史机遇相时而动,如何在细分客户市场和寿险产业价值链上挖潜现有资源并创造更大价值,公众正期待着新华保险能量的迸发。

  业绩持续稳增

  来自保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新华保险市场份额进一步攀升,原保险保费达到825亿元,市场占有率约达10%,保费收入跻身国内寿险行业前三。

  据了解,新华保险历经机构扩张、业务提升、战略转型等一系列变革,目前总资产已超过3400亿元,2009年、2010年和2011年1―6月,分别实现净利润26.61亿元、22.50亿元和17.75亿元,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寿险市场前列。

  在保险业务收入和市场份额逐年增长的同时,新华保险更加关注业务增长的质量。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表示,价值成长是该公司明确的经营方针,新华保险的“快”,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有内涵、有价值、可持续的增长。

  多年来,新华保险坚守传统型、保障型、长期型的业务阵地,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优化业务价值。期交业务占比高是其业务发展的一大亮点。期交业务的不断增长,推动了续期保费的持续滚动增长,成为推动业务价值增长、构筑独特竞争优势的动力。

  2008年至2010年新华保险首年期交保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3%,远高于首年趸交保费同期年均复合增长率。2011年1-6月,公司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保费收入比重达到41.0%,与同期已上市中国保险公司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在通过银行保险渠道获取的保费中,5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例由2008年的55.1%上升到2010年的90.9%。

  随着新华保险客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保单持续率也逐年上升。截至2011年上半年,新华保险拥有保险营销员约20.4万人,是中国最大的保险营销员队伍之一。同时,通过有力的培训和不断提高销售队伍素质,助推保费稳步提升。2008年至2010年,保险营销员团队每月人均首年保费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9%。

  业内人士称,目前新华保险分支机构的产能高于其他公司,如果偿付能力达标后增设的机构能够继续保持相同的产能水平,未来业绩将持续看好。

  一线市场竞争力明显

  相比同类保险公司,新华保险的机构作战能力更加强悍,在网点数量明显少于同业情况下,机构网点月均保费明显高出一筹。其销售渠道的个险营销员绩优占比和产能、银行网点月均保费、续收新单保费占比和保单继续率,均具较强竞争力。

  截止2011年9月,新华保险共有14家机构总保费保持市场前三,其中,北京、湖北、陕西3家机构位居市场第二位,经济发达区域优势明显(在旧准则下)。值得关注的是,新华保险目前探索实施机构差异化战略,机构网点布局仍有较大余地,其业务增长空间可以想象。

  据来自保监会北京监管局1-9月份统计资料显示,新华人寿在北京市场的原保费收入近74亿元,继续稳居地区市场第二位。据记者了解,前三季度新华人寿在北京市场的亮眼成绩,是其长期坚持期交业务所产生的滚动效应得到释放的结果。

  同期上海保监局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新华人寿在上海市场规模保费超过52亿元,市场占比超过13%,稳居上海寿险市场探花之位。

  而在保险业的南部重镇广东市场上,新华人寿的表现甚为抢眼。今年以来,广东全省规模保费同比负增长,在全省规模保费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中,仅有新华人寿在广东市场逆势快速发展,同比增长3%。根据广东保监局9月数据显示,新华人寿在广东寿险市场的年累市场份额首次突破10%,以近68亿元保费收入稳居市场第三。

  今年以来,新华呈现出高出行业平均发展速度的态势,一线市场贡献突出。业内人士指出,新华人寿的机构作战能力一直比较突出,在网点规模少于同业的情况下,机构网点月均保费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新华聚焦寿险的产品战略,也顺应了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再加上公司积极推动转型和变革,使新华人寿综合竞争优势更加突出。据悉,除了以京沪广为代表的一线发达市场凸显竞争优势外,新华人寿在中部人口大省市场和西部重点地区市场份额也稳居前列。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