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信:智能会议系统市场领先企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6 15:01 来源: 全景网络1.公司股权结构较为简单,管理层普遍持股
飞利信成立于2002年,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智能会议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向各级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客户提供会议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股东为杨振华、曹忻军、陈洪顺、刘仲清、王守言和华堂隆鑫等,其中杨振华、曹忻军、陈洪顺及王守言四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可控制公司发行后约41.3%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有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员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我们认为这一股权安排有利于公司的业务稳定和长远发展。目前公司旗下有2家全资子公司——飞利信电子和飞利信设备,及3家控股子公司众华人信、华堂科技和飞利信至诚,其中飞利信电子的主要业务是会议系统工程和运维服务业务及会议产品生产,其经营业绩对飞利信有较大影响;飞利信设备主要从事会议系统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众华人信主要从事人事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发和销售业务,华堂科技主要从事主要从事各级政府会堂的会议系统工程和运维服务,飞利信至诚则主要从事华东地区的会议系统技术支持和产品销售等业务。
2.智能会议系统市场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公司是国内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最主要的提供商之一,目前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据招股书披露,受金融危机影响,2007-2009年会议系统行业市场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在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逐渐恢复增长,2010年中国会议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为19.5亿元,预计2011年将增长到23.0亿元,增长率为18.2%,而在未来几年会议系统行业有望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态势。
我们判断未来国内智能会议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智能会议系统普及率的提高,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国家机关已基本普及了智能会议系统,但市县一级的国家机关市场正处于逐步启动阶段,市场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其二,第三代全数字智能会议系统逐步进入推广应用,目前会议系统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的全数字智能会议系统,各级国家机关对于会议的高效率举办、无纸化办公及节能减排的大力推动和支持,将推进会议系统向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客户对会议系统功能和效果要求的不断提升,未来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3.智能会议解决方案领先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按其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建筑智能化工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及IT产品销售等。目前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智能会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2008年~2011年上半年来自该领域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2%、74.7%、62.4%和69.1%,毛利占比则为74.6%、80.7%、72.9%和84.0%。
公司是智能会议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公司的主要竞争力在于:其一,技术实力较强,公司具备较强的智能会议系统研发和设计能力,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智能会议系统相关的核心技术,对国内会议业务有较深入的理解;其二,拥有行业资质优势,公司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壹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资质、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项(软件开发)资质等多项资质,是目前行业内综合业务资质等级较高、种类最全的公司之一;其三,拥有优良的客户资源,会议系统的客户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两大类,在国家机关客户方面,公司出拥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人社部、国家减灾委员会等客户外,还拥有多个省级和市县级人大、政协和政府部门等客户,而在企事业单位客户方面,公司则拥有众多大中型优质企事业单位客户。
4.公司募投项目分析
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2100万社会公众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3.2亿元,用以投资智能会议系统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等三个项目,总投资约为1.4亿元,超募资金约为1.8亿元。我们认为智能会议系统产业化项目是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的基础所在,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则将为公司承接电子政务项目提供营销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研发和营销能力。
5.建议申购
我们预测2011年-2013年,公司EPS分别为0.52元、0.69元和0.83元,未来三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5%。公司股票IPO价格为15.00元,对应约22倍的2012年市盈率。考虑到公司发行价格较为合理,且今后三年业绩仍有较好的成长性,我们建议投资者进行申购,6个月目标价为17.25元,对应2012年市盈率约为25倍。
风险提示:未来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业务收入中自主产品的收入比例较低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风险;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华北地区,跨区域扩张存在不确定性;人力成本上升风险。
(作者:陈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