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最具爆发力六大牛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2 15:18 来源: 中财网禾盛新材:国内高档涂层复合材料龙头 携手世界第二大钢铁JFE公司,进军海外市场
复合材料PCM/VCM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为国内高档涂层复合材料细分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专业从事家电用外观部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PCM和VCM两大系列。家电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喷涂工艺将是大势所趋,近年国内家电用复合材料渗透加速,下游家电市场空间广阔,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对复合材料的年均需求量超30%,行业发展增长空间巨大。
公司产能扩张迅速,过去三年增长300%。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陆续达产,11年底公司合计产能达到24万吨,比08年底增长了三倍,预计国内复合材料市场容量为60-80万吨,约占国内35%左右市场份额。公司目前是国内复合材料PCM/VCM产能最大企业,产能扩张将明显提升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
涉足新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点。公司拟用自有资金投资年产10.5万吨的新型复合材料(印刷PCM)生产线项目,项目建设期均为1年,预计2014年完全达产。新增产能的产品和公司现有产品密切相关,增值链相近,可实现资源共享,项目产品将涉足建筑装饰等新领域,这将给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下游客户98%为世界500强企业。公司自2002年设立以来,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目前在国内市场覆盖率达到70%,已经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公司以国内市场的知名品牌家电客户为主导,如LG、三星、松下、夏普、日立、东芝、荣事达、美菱等。公司在巩固与这些大客户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逐渐抢占其新增产能市场,扩大配套供应量。
携手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JFE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海外市场。公司与JFE钢铁株式会社、杰富意商事(上海)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投资总额3亿元,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出资86%。合资公司成立后将有效利用JFE的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杰富意商事(上海)的销售网络及本公司自身的生产成本和配套优势,强强联手开拓国内外高端家电及高端建材领域,增强公司在复合材料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首次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在公司产能的扩张、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海外业务的拓展都将助推公司业绩实现新一轮的增长。保守预计公司2011年-2013年可实现营净利润0.69亿、0.97亿和1.13亿,实现EPS分别为0.43、0.64和0.75元,复合增速35%。对应2011-2013年41、27和23倍估值,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主要关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白色家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行业大幅波动风险和企业管理风险等。
英威腾:期待新产品系列的推广和子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投资要点:
年报摘要: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36.91%,归属股东净利润7,798.39万元,同比下降32.60%;实现每股收益0.64元。公司拟每10股转增8股,并派现金红利2.5元(含税)。
期间费用率高于此前预期公司去年净利润情况低于我们此前预期,主要原因是去年公司合并报表的费用率提升较快。2011年,公司员工总数增加了200多人;薪酬普遍上涨;提前终止股权激励,加速计提了2,781.89万元支付费用;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0.10%,其中母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71%;合并报表后增加了子公司的费用部分。我们认为今年公司需要加大新产品的销售推广力度,并且子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仍需时日,因此期间费用率仍有可能处于较高水平。
低压变频器业务保持高于行业增速,期待新业务贡献业绩根据工控网的数据,去年低压变频器行业增速为6%。目前公司的产品仍以低压变频器为主,过去几年始终保持了高于行业的增长。去年成功开发GD300平台之后,新的产品系列面向中高端市场,将为公司变频器业务的增长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公司已基本形成电气传动、工业控制和新能源三大平台的战略布局,逐步涉入矿用防爆、轨道交通牵引、伺服控制系统、合同能源管理、UPS 电源等多个业务领域,这些将成为公司未来可期待的增长点。
子公司盈利能力仍待提升通过分析可知,公司此前收购的多家子公司,虽然目前整体收入增速和毛利率水平较好,但费用率较高,应收帐款和存货占比也显著高于母公司,这说明子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仍然较差,合并报表之后拉低了公司整体的财务表现。目前公司成立了集团管理中心,加快资源整合、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整体盈利能力,这些将是产品、技术、市场之外尤其重要的部分。
估值及评级:我们调整2012~2013年公司EPS 为1.06元和1.46元,对应3月21日收盘价PE 为25.0和18.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继续走差;2、子公司整合进度低于预期;3、新产品推广差于预期。
(平安证券 张海 周紫光)
东方通信深度报告:转型已见成效,未来充满曙光
逐步剥离传统业务,转型已近成功。公司于2006年开始了转型发展,从公司2011年年报来看,公司毛利率已经由2006年的2.18%上升到了13.60%,公司逐年递减低毛利率的制造业务,以ATM机器为业务支撑,投入资金努力开展无线数字集群业务。
金融电子目前为公司贡献最大利润。ATM机的销售与运维2011年为公司贡献了超过50%的利润,可以说金融电子业务目前是公司的主体。ATM机市场每年增速20%-25%,增速稳定。目前公司自主品牌与代销品牌市场份额12%左右,市场空间较大。公司从商行到大行再到农信社的营销策略符合市场增速变化,前景看好。
无线数字集群经过多年投入终开花。经过多年研发和投入,2011年公司数字集群业务正式商用,已取得杭州和沈阳的订单,公司还在江苏、浙江、山东等众多省份和地区建立了实验网,今后发展值得期待。公司eTRA数字集群技术是国内唯一的全自主技术系统,符合政策方向。我们认为无线数字集群是公司未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电信增值等其他业务为公司提供较好的现金流。目前公司电信增值业务以及网优网规业务规模不大,但盈利增速较为稳定,2012年预计利润5000-6000万;电子制造由于未来集群业务的需要保留了17条生产线,每年利润1000万。另外加上其他收益公司在非主营业务上每年收益在8000万左右,为公司主营业务的研发提供了较好的现金流。
投资策略。我们预计公司2012年-2014年的EPS分别为0.26元、0.40元和0.54元,对应PE分别为24倍、16倍和12倍,2013年给予20倍的估值,6个月目标价7.9元,首次给予“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东兴证券 王玉泉)
芜湖港:物贸铁运推动业绩增长,大股东支持业绩有保障
公司2011年EPS为0.32元,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00.55亿元,同比增长642.2%;产生营业成本287.63亿元,同比增长643%,毛利率为4.3%;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超16倍,对应摊薄EPS为0.32元,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资产重组导致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预期原有港口业务亏损超5000万元。
2011年,公司完成铁路运量4504万吨、装卸自然吨753万吨、集装箱量22万TEU。全年营收同比大增642%,丰要原因是2010年11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但当年仅合并注入资产2个月报表,而2011年合并全年报表。净利润同比增长1632%,主要原因是资产重组注入资产收入增长快,盈利能力强劲,满足大股东承诺利润。根据测算,2011年公司原有港口业务由于财务费用增长迅速等原因至少亏损5000万元。
物贸业务贡献58.5%的毛利,税收优惠助推发展。物流贸易业务占营收比重达96.5%,贡献58.5%的毛利,毛利率为2.6%,微降0.1个百分点。公司物流业务以港口为支撑平台,以大宗生产资料商贸拉动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未来将形成煤炭物流、大宗生产资料商贸物流、集装箱物流三大物流体系。2012年公司推进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工程,将打造安徽省第一个千亿元物流园区。物流港口码头税收优惠也将助推公司物流业务快速发展。
铁运业务贡献四成毛利,煤炭储配中心项目进展加快。公司铁运业务占营收比重仅3.0%,但贡献近四成毛利;毛利率提升20个百分点,达到56.6%,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报告期末,在建工程达到1.05亿元(+492%),主要原因是煤炭储配中心项目加速推进,预计裕溪口煤炭储配中心和煤码头改扩建工程将在6月底完工。煤炭储配中心项目总体规划500万吨煤炭堆存能力和5000万吨煤炭中转能力,在大股东淮南矿业支持下,建成后公司港口和铁运业务均将受益。
风险因素:经济复苏大幅降缓;大客户单一风险。
投资建议:新增铁运物流业务推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大股东通过重组资产承诺利润、现金全额认购非公开增发1.7亿股和二级市场增持股权(如果非公开增发完成后预计提升股权比例至41.72%)等方式,大力支持公司快速发展。预计2012-14年摊薄EPS为0.40/0.48/0.56元,对应2012/13/14年PE为23/19/17倍,2012年PB为3.0倍。公司估值尚不具优势,但鉴于公司利润有大股东保障,业绩增长较明确,后续仍可能有资产注入预期,我们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1.0元。
(中信证券 张宏波)
奇正藏药:中药材业务是亮点,未来成长值得期待
政府补贴减少和所得税优惠政策到期是2011年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2011年公司实现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51%,符合预期;利润总额2亿元,同比增长16.7%;净利润1.71亿元,EPS0.42元,同比持平,低于我们0.48元的预测。由于期内原药材收购增加以及上缴税金的增加,每股经营性现金-0.03元。
净利润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1)政府补贴仅650万元,远低于去年的2000万元;(2)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到期,有效所得税率达到15.9%,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公司201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8元(含税)。
贴膏剂平稳增长,软膏剂增长加快。公司是外用止痛膏的龙头企业,贴膏类产品实现收入4.44亿,其中社区医疗渠道增长率超过50%。奇正消痛贴膏2011年新近入5省基药增补目录,加上过去北京、上海等地,共成为10省市的基药增补。根据IMS的统计,2011年在医院疼痛局部用药和零售疼痛局部用药领域中,奇正消痛贴膏分别以24.6%和12.7%的市场份额继续成为疼痛局部用药中药类药物领导者,预计未来该市场领域仍将保持15~25%的增速。2011年上半年公司重建软膏剂的销售渠道,青鹏软膏(治疗湿疹)、白脉软膏(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在"自主营销+招商合作"的营销模式创新下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
中药材业务是亮点,但毛利率有待提高。2011年公司中药材业务实现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366%,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毛利同比增长57.8%,毛利率仅5%,仅带来500万的毛利增量。由于公司的中药材业务以大宗销售为主,仍处在探索阶段;经营的品种也以虫草和陇西的道地药材如枸杞为主,品种较为单一,所以并未带来业绩上的实质贡献。我们认为,公司正依托西北部道地药材经营的地缘性优势,加快构建陇药药源研发体系、生产加工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经营模式的逐步成熟,利润率提高是迟早的事情。公司与宁夏枸杞集团合作,在2011年3月成立奇正沙湖枸杞合资公司,未来将继续在陇西建设高标准饮片加工基地,并在宁夏南梁和靖远静安建立现代化枸杞加工厂,解决枸杞制干及仓储问题,在产品上推出以冬虫夏草和枸杞为主的系列产品;同时又在甘肃多地积极与政府接洽,寻找药材种植基地,实现从种植就开始的全产业链质量把控,奠定了公司高品质中药材供应商的品牌形象。
业绩增长有望加快,维持“审慎推荐-A”的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的藏药龙头企业之一,主导品种奇正消痛贴膏是国家保密品种,中标价格远高于同类产品;公司依托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原产地优势,积极进军中药饮片业务,致力于打造最具优势的西部药材饮片第一品牌,中药材业务将持续推动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公司也正积极进军保健养生领域,预计年内将有实质性进展。我们预计2012-2014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2%、35%和28%,净利润同比增长15%、18%和23%,实现EPS0.48元、0.57元和0.70元(假设有效所得税率保持16%不变),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倍、31倍和25倍,维持“审慎推荐-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所得税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和中药材价格波动。
(招商证券 李珊珊 徐列海 廖星昊)
洽洽食品:推出新品“蒸优味”核桃,业绩有望继续超预期
今年进行营销体系改革,终端精细化管理、以品牌带动产品扩张、优化利润结构。公司新聘请的营销副总裁郑嘉春,曾任职于百事、农夫山泉,负责市场营销。郑总将过去在百事实行的终端精细化管理模式成功运用于农夫山泉,并将引入洽洽。今年将对渠道结构进行调整,管理到供应链的最终端,建立终端管理系统,零售店服务系统,管理产品陈列销售,努力制造消费者购买机会,提高产品易得性,加快周转速度,拉动销量;并进行品类管理,以品牌带动产品扩张,力争单品份额最大化; 通过终端管理优化利润结构,毛利率预计会提高,同时加大市场营销、品牌宣传。
薯片已经改善酥脆口感,旺季来临将推出新广告和试吃活动,仍是今年重点推广的产品,预计今年可实现5-6亿销售收入(增长60%-100%)。预计去年薯片实现收入3亿多,根据终端调研,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四季度是瓜子的消费旺季,薯片的旺季是6-8月;二是去年进口薯粉春节后价格大涨,产品毛利下降,公司减少了费用投入,年中公司对产品提价,后来又缩减包装规模,价格调整至市调最容易接受的价格,消费者接受有一个过程;三是消费者反映口感偏硬,今年改善了酥脆口感,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喜好使用不同配方,旺季时将推出新广告和试吃活动,终端调研显示从10月以来每个月环比都有恢复,我们认为单品销量过10亿问题不大。
春节后推出新品“蒸优味”核桃,建立坚果炒货品类里的一个新品牌,公司目前有8.7亿超募资金可用于新品推广和兼并收购,利用已有品牌和渠道实现迅速放量。目前中国核桃销量超过100万吨,山核桃则主要集中在浙皖,仅临安市产量过万吨。但尚未形成强势品牌。公司目前很多品类已建立起子品牌,如蒸优味、小而香、喀吱脆、怪U 味等,但在一些行业例如山核桃、开心果、豆类、大片西瓜子等公司规模不大,我们认为行业整合兼并是大势所趋,公司可能通过收购那些品牌力不足、销售额不大,但拥有好的产品或控制了原料的公司,收购后可利用已建立的品牌和渠道实现迅速放量,提高市占率。公司领导近日到日本考察休闲食品市场,我们认为可能会有新品开发出来。公司未来可能在海外建厂,也可能进口国外流行食品。
预计2012年收入增长至少在25%以上,季报有望继续超预期,预计11-13年EPS 分别为0.83,1.10,1.45,除去8.7亿超募资金,对应12年PE21倍。根据终端调研, 春节前一个半月销量最高,今年1月受10天停止发货影响,增长不明显,但2月销量增速大幅回升,毛利率同比从去年一季度的22%提升至30%以上,春节后原料价格有所下降,毛利可能继续改善。我们预计一季报利润增速在40%以上。我们重申洽洽仍是我们最看好的公司之一,维持“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波动。
(中投证券 张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