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涨停敢死队火线抢入6只强势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15:00 来源: 中财网

  南京中商:大股东要约收购股权,奠定公司成长为大市值公司基础

  南京中商 600280 批发和零售贸易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欧亚菲,訾猛 撰写日期:2012-02-25

  事件:公司2月25日发布公告,以27元(较前30个交易日平均价溢价13.73%)要约收购139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9.7%,以增强对公司的控制权。

  历经磨练,终成正果

  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其实际控制人祝义材及其控股的地华实业集团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持,并于2005年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之后继续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及要约收购等方式不断增持股权,耗时7年,不考虑资金成本总投资约9.41亿元,最终获得8200.76万股,折合每股价格11.5元,占上市公司总股权的的57.13%。实际控制人祝义才的巨额投资以及近几年大规模改造和解除内退人员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充分表明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前景的看好和期待。我们认为本次要约收购在为流通股东锁定安全边际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治理结构改善,并成为公司浴火重生的契机。

  要约收购股权,扫除业绩障碍

  本次要约收购进一步印证了我们11年10月16日深度报告《浴火重生,业绩拐点悄悄来临》的判断。从客观上看,公司门店经过前几年装修改造和提档升级经营能力大幅提高,预计2011年8家百货门店中仅连云港店略有亏损,同时经过09-11年的资产清理,公司资产质量大幅改善,期间费用率将逐步下降。公司09-10年分别支出5788万元、7836万元解决内退人员问题,10年-11年前三季分别计提1.1亿元、6000万元的资产减值等费用,导致09-11年非经常性损益占营业收入1.38%、3.81%和1.39%。经营正常后,按公司2011年商业58亿销售预测,净利润率每提高1个点,EPS增加0.40元。

  投资建议:我们暂维持2011-2013扣非后EPS分别为:1.20(扣非前0.94),2.07,2.62元,零售对应EPS为0.77、1.52和2.10元的谨慎预测,2012年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费用改善,而公司未来将以商业和商业地产双轮驱动,同时集团大量商业项目后续将逐步进入上市公司,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增长,维持目标价40元和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减值、或有负债计提和地产业务收入确认有不确定性。

  金螳螂:营业收入首超百亿 行业巨擘更近一步

  一、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了2011年度业绩快报。201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44亿元,同比增长5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 亿元,同比增长87.11%,基本每股收益1.51 元。

  二、分析与判断

  业绩符合预期,现金流充足,业务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小

  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即公司业务以酒店和商业为主、受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很小。根据此前公告,2011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与净利润的比例在70%以上,显示公司现金流充足。

  我们认为,品牌优势、成熟的管理体系和"不垫资"政策是良好业绩的原因

  公司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速,我们推测原因在于:一是凭借品牌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公司项目毛利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公司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费用率进一步降低。充足的现金流则来自于公司一贯坚持的"不垫资"政策。

  市场前景良好,公司高增长可持续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建筑装饰行业整体依然保持年均12.6%的较高增速。根据我们此前测算,公司的主要领域-酒店和商业地产项目年均增速将更高,在20%以上,公司未来市场前景依然良好。良好的市场前景,能够较好地保证公司业绩高增长的可持续性。

  我们认为,公司是中小上市公司的典范,最有可能率先成长为装饰行业巨擘

  公司"装饰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已经确定无疑并不断巩固。我们认为,公司管理完善、激励到位,是中小上市公司的典范、成长股的样板,在装饰上市公司中,继第一个营业收入超过100 亿之后,公司最有可能第一个达到500 亿市值。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1-2013 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7 亿、13.69 亿、19.98亿,同比增长87%、88%、46%,全面摊薄后EPS 分别为1.41 元、2.65 元、3.87 元。

  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54 元,对应2012 年EPS、20 倍PE。

  四、风险提示

  市场系统性风险,业绩低于预测的风险。(民生证券)

  兆驰股份:智能电视潮流的受益者

  兆驰股份 002429 电子行业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 分析师:王华 撰写日期:2012-02-27

  电视机行业制造外包趋势将加速。全球液晶电视机代工巨头富士康2011年液晶电视出货量增速达52%,瑞轩第四季度液晶电视出货量也增长76%,委外加工比例加速的原因主要有:(1)IT巨头(苹果、三星、联想等)纷纷踏入智能电视阵营,行业竞争格局生变,竞争加剧(2)智能电视时代"软件生态圈"是核心,制造弱化,加大外包是必然选择。(以某国内前三电视机厂商为例,其研发资源与新增人员的重心将向软件倾斜,三年内软件占用研发资源比例计划从不到35%提升至70%)(3)日系厂商"亏声一片",纷纷计划加大外包比例,国产独立代工厂商受益。2011财年、日系索尼、松下、夏普等电视机大厂纷纷巨亏,上述日企新的重组战略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制造外包。我们认为由于与品牌商(如TCL)存在竞争关系的原因,外包的业务量主要由独立的代工厂商获得(冠捷、富士康、兆驰股份等)。

  业绩提升的三大关键词:产能释放、高端一体机比重提升、LED背投自给比例提升。(1)新租用的光明工厂2月初开始投产,预计二季度可达产,达产后产能增加180万台(大尺寸),对应约20亿收入规模。从过往业绩看,产能不足一直制约着公司。公司福永、宝安的产能近半年一直满负荷运转,新租用的松岗工厂在2011年3季度的投产促成了三四季度业绩的大幅增长。(2)高端一体机提升平均毛利率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一体机(节省材料与组装成本)开始陆陆续续接受客户测试认证。原有液晶电视产品线毛利率约为10%~11%,而高端一体机预计毛利率超过15%,因此我们预计公司未来3年液晶电视毛利率水平为10.5%/10.6%/10.2%(3)向上游延伸、LED背投自给将大幅降低成本。背光模组占液晶电视总成本的25%-30%,自产成本与外购价相比低约15%。

  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公司能受益于液晶电视制造外包趋势的本质。与富士康、冠捷等巨头定位于国际大厂且采用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方式不同,公司一路发展起来的超市等渠道客户"多品种少批量"特征要更明显。因此公司充分发挥中国制造"穷人的创新"特性,在工艺(如硬件标准化)、设备(如烧录测试一体等)、采购(如移入小供应商加剧竞争)上实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同时,公司积极往上游LED背投发展也有助于成本优势的维持。

  家电还是电子制造?由于公司处于产能释放的高速扩张期,不能简单的认为代工企业只能给予低估值,我们认为公司的估值应介于家电与电子制造之间,主要原因为:(1)良好的账期议价能力。公司虽是代工厂商,但是由于下游客户大都是超市,上游供应商无巨头,因此公司的账期议价能力很强,回款周期小于付款周期,拥有大量低成本现金。2011年3季度,公司货币资金达25.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55%,实现了财富费用为负2300万。(2)"订单驱动"的生产方式大幅降低了存货风险(3)台湾代工企业在成长期估值也在15倍以上。

  首次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在智能电视带动电视制造外包比例提升的大背景下,公司具有成本优势,产能释放及时,未来两年迎来高速发展机遇。预计公司2011年-2013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3亿、54.6亿和67.7亿,实现EPS分别为0.58、0.74和0.87元,复合增速22%。 现价对应16X11PE、13X12PE和11X13PE,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海外液晶电视需求骤降、新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小非减持。

  大冶特钢:营业外收入放异彩,业绩略超预期

  大冶特钢 000708 钢铁行业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杨宝峰 撰写日期:2012-02-27

  研究结论

  公司业绩略超预期。2011年摊薄后每股收益1.302元,略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测。分季度测算,公司四季度实现利润总额和净利润1.41和1.3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5,8%和7.3%。

  营业利润较三季度继续下降,净利润增长来源于营业外。四季度钢铁行业下滑明显,钢价和原材料大幅下降。公司第四季度毛利率由2010年同期的7.63%下降至5.23%,创下自09年2季度以来新低。公司四季度营业利润0.76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下降50%。但是,由于转回长账龄应付款项导致营业外收入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加,公司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减少7.3%。

  继续从管理上节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将是公司超越竞争对手的重要保障。

  公司公司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前三项费率从2010同期的3.1%下降至2.0%,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率用都有明显下降。财务费用率上升因为贴现支出增加。

  向海外市场开源。公司在目前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业绩依然表现抢眼的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有效的市场开发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提高直供比、开发新用户、拓展高端市场等方式拓宽国内市场,缩短产品和市场的距离。同时,积极开拓欧美、中东等市场,2011年公司出口钢材24.89万吨,同比增长43.21%;实现创汇额2.49亿美元,同比增长94.53%,均创新高。单位出口价格上涨35.8%。

  看好公司长期盈利能力。长期来讲,我们依然看好大冶未来盈利的强劲表现:强劲订单、产品结构不断提升和中信泰富的高效管理,我们认为公司长期的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不变。1)预计国内机械、汽车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改善;2)11年公司特钢出口创汇创新高,随着公司特钢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未来出口有望继续增长。3)随着公司MN 锻件项目的产能释放,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高端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虽然目前钢铁行业处于低谷,但鉴于大冶特钢独特于钢铁行业的盈利模式的稳定性、高端制造业属性、未来良好成长性和高效管理的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4年每股收益为0.97元、1.62元、1.91元。综合参考目前公司历史估值水平,我们给予公司15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15.00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大华股份:前端产品爆发,2012年业绩仍值得期待

  大华股份 002236 电子行业

  研究机构:群益证券(香港) 分析师:胡嘉铭 撰写日期:2012-02-24

  结论与建议:

  2011年公司前端产品爆发式增长,全年净利润实现45%的增长,公司预告1Q12净利润同比增长50%-80%,符合预期。安防产业景气持续向好,公司新推出的全系列产品经过11年下半年的推广,2012年将进入收获期,业绩有望继续实现较快增长。

  我们预计2012年、2013年实现净利5.88亿和8.62亿,YOY+55.65%和46.46%,每股EPS 为2.11元和3.09元,P/E 为22倍和15倍,维持"买入"投资建议。

  净利增45%,略低于预期:2011年公司实现营收22.05亿元,YOY+45.44%,实现净利润3.78亿元,YOY+45.21%。其中4Q 营收和净利增幅分别为33.35%和45.37%,收入增速继续回落,表现略低于我们的预期。2011年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10转10派2.5元。

  完成前、后端和解决方案全线产品布局,拓展安防服务业务:2011年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推出了基于N6平台的全系列存储产品,实现了前端模拟、高清产品的系列化,同时推出了平安城市和高端视频综合解决方案-视频综合平台M60,完成了从存储向前端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跨越。同时公司还向安防服务业务延伸,子公司大华保安服务公司取得保安服务许可证,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前端产品收入大增:从分类营收看,2011年后端产品12.32亿元,YOY+26.67%,前端产品收入大增163.23%,达到4.85亿元,营收占比由12%提高至22%,成为主要增长点之一。公司国内外市场实现均衡增长,内外销收入增幅分别为46.01%和57.78%。

  毛利率下降 1个百分点,所得税率暂按15%计算: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2.2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各类产品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预计未来毛利率仍将小幅走低。期间费用率为25.09%,下降0.98个百分点,销售和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34%和47.24%,财务费用减少31.13%。

  因2011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尚未开始,公司暂按15%所得税率计算,如按10%税率计算,2011年净利润增幅为50.81%。

  出台定向增发方案:"十二五"安防产业仍将保持20%的增速,公司看好产业发展趋势,推出定向增发方案,计划以不低于39.38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550万股募资10亿元,投资智能监控系列产品和建筑安防系统项目。如能顺利实施将大大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2年、2013年实现净利5.88亿和8.62亿,YOY+55.65%和46.46%,每股EPS 为2.11元和3.09元,P/E 为22倍和15倍,维持"买入"投资建议。

  长安汽车:自主业务盈利反转在即,合资业务布局高速成长

  长安汽车 000625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秦绪文 撰写日期:2012-02-27

  研究结论

  预计自主乘用车业务有望在 2012年实现扭亏,并由此进入持续贡献盈利阶段。过去三年,公司为自主品牌轿车业务进行了持续的大规模投入。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的自主品牌轿车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售价多集中在7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尽管销量快速增长,但是自主品牌轿车业务始终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由于缺乏高端产品,低端产品又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公司的微面产品销量显著下滑,盈利能力显著下降。自主品牌轿车业务的巨亏和微面业务盈利的缩水导致2011年公司的自主乘用车业务的盈利水平陷入亏损的泥潭。公司近期投放的自主品牌轿车新产品加强了平台化开发工作,成本控制能力显著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车型档次显著上移,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预计显著强于现有产品。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公司的自主品牌轿车业务的亏损幅度有望逐步收窄。同时,2011年、2012年投放的高端产品也将帮助公司的微面业务提升盈利水平。总的来看,2012年公司的自主乘用车业务有望实现扭亏,并由此进入持续贡献盈利阶段。

  预计未来五年合资乘用车业务将有望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公司的合资乘用车业务的合作伙伴,福特、马自达和铃木三家公司,尽管在海外市场拥有令人尊敬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但是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和他们在海外市场相比,差距非常大。不过这种局面很快将发生改变,这三家公司的中国市场战略近期均有重大调整。

  在华投资力度显著加大,新产品投放、产能建设、大规模本土化等举措将驱动这三家公司在华的合资公司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在未来三年显著提高。特别是福特,从2012年开始,将把其目前最先进的动力总成技术、全新车型,悉数导入长安福特,实现对中国乘用车各个细分市场的全覆盖,产品销量和产品销售结构有望同步提高。福特在华将成为第四家全车系乘用车企业。公司的合资乘用车业务将充分受益于合作伙伴的中国战略的调整,将昂首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公司自主乘用车业务依然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由于乘用车行业本身的行业属性决定了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永无休止的研发新产品,推广新产品,定期扩大产能,更新设备。所以,乘用车类上市公司对资金的渴求是长期存在的。我们研究认为,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刚刚完成平台化建设,未来新产品开发、产能建设,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在自身的盈利能力还没有非常强大之前,公司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的发展还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4年的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20、0.28,0.72、1.00元,相应的动态P/E 分别为23倍、16.46倍,6.48倍、4.67倍,12-14年盈利复合增长率为70%,我们给予公司2012年业绩27倍P/E 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7.56元,首次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乘用车市场需求显著下降:2)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法律上的分立久拖不决,可能影响福特和马自达各自新产品的导入进程。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