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比亚迪神话褪色:惨淡业绩与裁员风波缠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11:54 来源: 南都周刊

  目前比亚迪“被优化”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是2010年招进来的应届毕业生,这也在比亚迪内部产生了一个“史上最悲催的10届”的说法。而那些非销售的比亚迪员工也担心裁员的大刀有一天会落到自己头上。

  记者  沈玎  

  刚过去的这个八月,比亚迪被两条微博(http://weibo.com)给引爆了。一条来自于网友“雅鲁藏”的裁员爆料,一条来自于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的辞职。

  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这家正被糟糕的财报和惨淡的业绩所缠绕的汽车公司,突然又要同时面对销售公司灵魂人物的离职和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风暴。

  比亚迪有点麻烦。

  夏治冰请辞

  8月5日晚上21点36分,夏治冰在微博上这样写道:“累了。辞去在比亚迪的一切职务……”在发出这条消息时,公众所熟知的夏治冰的身份,还是比亚迪股份公司副总裁、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现在,赵冉(化名)回想起来,其实在7月底的A3网管理层培训会上,告别的迹象已经显露。当时夏治冰唱了两首歌,其中一首是《死了都要爱》。很多人没注意夏治冰在演唱之后,还说了一番感人的话。当时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夏总”的歌唱得不错。

  “这是比亚迪公司第一次面对功勋高管的离职。”赵冉说,在比亚迪公司内部,这就像是一个不祥的征兆。因为自公司成立以来,没有一位功勋高管离职,这一直是比亚迪赖以为豪的一种精神图腾。在比亚迪工作超过4年的赵冉,和他的很多同事一样,都把夏看做是比亚迪汽车板块的灵魂人物,扮演着近似于老板王传福一样的决策者的角色。

  13年前,夏治冰因何与比亚迪结缘,这个故事就像是比亚迪的企业文化一样,很多员工都耳熟能详—1998年,求贤若渴的王传福带着招聘队伍,去了北大。面试之后,王传福专门请学生吃了顿大餐。官方版本这样描述:在饭桌上,夏治冰被比亚迪的规划和宏图所感染,被“王总的个人魅力”打动,于是毅然投奔比亚迪。这一投就是13年。

  夏治冰曾坦露自己在比亚迪压力最大的两件事。其一是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进军汽车行业。

  “有两年时间,销售完全不知道要做的是什么,不知道要去哪里找经销商,不知道敲开经销商的门后要和他们说什么。”

  夏治冰也像模像样地搞过一些媒体活动,当地的嘉宾领导在念稿子时,时常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品牌念错,有人念“比迪汽车”,也有人念“比迪亚”。

  随后,F3就诞生了。曾有一位不愿具名的著名设计师直言:“模仿抄袭不会让比亚迪走得太远。就像考试作弊一样。考试作弊能够让一个学生走多远?”而一位合资汽车公司的中方负责人却反驳道:“技术、创新是国家和愤青们最一厢情愿的事情。就做企业来讲,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市场的敏感度、把握度。比亚迪在这方面做得太完美了。”

  饱受争议的F3最终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夺得单一车型销售冠军,夏治冰也就此成为国内汽车市场摧城拔寨、创造神话的传奇人物。

  另一个让夏治冰备感压力的事件,是2010年的经销商退网危机。后来在比亚迪内部反思此事件时,总结了这些原因:“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所有的人只报喜不报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市场误判;前端销售人员出于个人利益,恶性竞争;不同区域不同的销售政策;飞速建网,却罔顾网络质量;对经销商采取了杀鸡取卵的销售政策。

  夏治冰更是深深自责:“由于我个人的急功近利,误导了公司及销售团队。我定的策略对商家苛刻。我要求过高,团队压力过大后管理渠道用力太猛。伤害了经销商朋友。于此致歉!”

  2010年,宣布退网的比亚迪经销商多达308家,整体经销商退网比例高达22.63%。经销商网络失控,也被外界视为夏治冰离职的重要因素。

  在微博上,夏治冰这样解释自己的离职原因:“八年前接手销售团队时,销量少。说把大家带到累计四十万辆时我离开。后来公司没批。到上个月我们已跨过了一百六十万辆。公司去年7月以来的一年困难时期已过去……身体也得调养,所以此月道别。”

  “夏总辞职的真正原因,我不得而知,或者真如他自己所说,仅仅是因为累了。”赵冉对于夏治冰的突然请辞,最大的感触就是意外。他并没有想到,这件事却预示着在几个星期之后,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爆发的,更让他感到错愕的裁员风暴。

  裁员70%

  8月29日,网友“雅鲁藏”在微博爆料:“比亚迪汽车销售所有营销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前全部寻找生路,就这么突然被辞职了,突然想到了夏总离开的原因。”

  随后,更多的微博佐证了比亚迪裁员的消息,网友“DemoniacBoy”以比亚迪内部员工的口吻称:“去年11月比亚迪销售公司有5000多人,到今年3月剩下3102人,现在只有2000多人了……昨天晚上得知,营销六个部,全部被咔嚓掉了。”

  “现在裁员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我们从来不说‘裁人’,而是‘优化’。从销售公司,把你调去车间。很多人接受不了,只能辞职。”对于赵冉来说,让他看不懂的是新总经理侯雁的“出尔反尔”。

  在媒体面前,侯雁是个“新人”,而在比亚迪内部,侯雁其实是一个1996年就进入比亚迪的“老人”。这位生于1973年的青岛人,在比亚迪从一个小销售员做起,历任生产工作、项目经理、分管渠道等多个职位……

  夏治冰离职之后,在比亚迪汽车召开的一场媒体会上,履新的侯雁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他的接任看起来颇为匆忙,在与记者交换的名片上,还依然写着此前的职位—比亚迪汽车产业群生产经营计划处总经理。

  为了稳定军心,侯雁上任之后当即宣布了三个“不变”—销售团队不变、销售策略不变、销售渠道不变。不过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变了。

  “在公司内部,有一些‘阴谋论者’认为,比亚迪需要调整,但销售队伍的搭建与销售政策的制定等,都带有夏治冰的色彩。所以,夏治冰的离职是为这种调整扫清了障碍。”赵冉告诉记者,“另有一些稍带些人情味的猜想,觉得夏总的离职,是因为不忍做出如此大范围的裁员决定。”

  但不管怎样,动荡的气氛还是席卷了销售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早上来到办公室,看到很多同事眼角带着泪水,彼此见面也是默默低头走路,感觉很多东西突然变味了。”2009年进入比亚迪的小王有些伤感。

  据小王透露,“这几天,经常会有人被叫去谈话,一般都是各个科室指标排名靠后的人员。谈话表示该人员不能在销售工作,但可以调到其他事业部去。一般情况下是调去总装车间,有专业背景的可以去做技术工作。”

  根据公司政策,此次内部调整,涉及的部门除了销售公司,还有比亚迪第十一事业部(公交、大巴事业部)及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位自称是比亚迪被裁员工的网友在微博上称,“比亚迪这次主要是裁汽车销售营销部,裁员目标是把2700人的销售公司裁到800人,第一步先裁到1600人,把准备裁掉的区域经理和科员安排到11部做车间工人。”

  率先在微博爆料的“雅鲁藏”更是表示,“被精简员工的四条出路:一个月时间自己找工作;去十一事业部车间;走内部招聘;一个月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去车间的自生自灭。”

  在深圳坪山的比亚迪总部,仅从工服上就很容易区分员工的身份:深蓝色的是车间工人,浅蓝色的则是在六角大楼上班的管理层。

  “年前已经有不少浅蓝色的人,最后换上了深蓝色的工作服。这些管理人员做不惯焊接这样的技术工作,有些甚至还被工人们嘲笑。”赵冉说。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面,不断有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的员工,发邮件到各大媒体爆料,“我收到裁员通知是在8月29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公司给的解释就是说营销部门全部解散了,和网上说的差不多,裁员规模在65%到75%左右”;“我们部门撤销的全是科员,科长就降职为科员,领导也是大批量调动、闲置或者降级任用”……

  昔日的员工,现在纷纷自揭东家伤疤以求保住工作,这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莫大的讽刺。为了防止事情进一步扩大,比亚迪公司后来索性关闭了所有的外网权限。

  “确实有人员工作岗位方面的调整,但具体调整人数没有确定。公司并没有裁员,而是例行公司多年的轮岗制,优胜劣汰。”8月31日,比亚迪方面对记者做出了这样的回复。同一天,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侯雁签发了《关于汽车销售各营销部人员配置及区域划分调整的通知》,这被认为是比亚迪管理架构趋于扁平化的开始。

  “原来比亚迪把全国市场划分为6大战区,裁员之后,战区的概念就没有了,现在的架构差不多回到2009年初甚至2008年的架构,即大量收缩。”小王表示。对此,比亚迪公关部的人回应记者称“具体调整细节将在9月公布”。

  2009年和2010年,是比亚迪的招聘高峰年,分别扩招了1000名和1700名左右的应届毕业生。到目前为止“被优化”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是2010年公司扩招的应届毕业生,这也在比亚迪公司内部产生了一个“史上最悲催的10届”的说法。

  “由于大部分员工是自动离职,所以这些辞职员工没有任何补偿。”小王告诉记者。

  9月1日,一位2010届的被“优化”员工,这样写道:“比亚迪,请你勇敢地对被你裁掉的员工说,你们被炒鱿鱼了,而不是你被优化了……”

  神话褪色

  现在,赵冉还时常想起曾经的好日子。在他刚入职比亚迪后不久,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助推了王传福一手缔造的神话。

  实际上,在发生危机之前,比亚迪一直重视校园招聘,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始终是比亚迪的生力军。小王曾经对在比亚迪的工作感到很满足,“在这里我们一毕业就可以住楼房,而且是单人间,还可以零首付买车,每个月都有车补和电话补贴。”

  如果把比亚迪汽车事业部当做一个汽车企业来看,它似乎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但如果把它放在比亚迪集团的背景下看,则会发现它拥有超强的制造业基因和新能源技术的耀眼光芒,更有夏治冰带来的令人咋舌的“千店计划”雄伟蓝图。

  2008、2009年赵冉做区域经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每天都充满精神,即便半夜2点才睡是常态,第二天一早,他仍能精神抖擞地身着西装,背上笔记本电脑,在8:30之前出门。

  那时,赵冉每天都会有很多事,他要参与各种各样的会议,有时是为了招聘,有时要琢磨派哪位老员工去新开的二级店做店长,有时是为了商讨在汽车交易市场如何抢到一个好商铺,有时则是要做新的客户满意度培训……

  忙也有忙的好处,比如跟自己的大多数同学相比,赵冉的收入就不错,虽然比不上中石油或外企,但至少比亚迪也是家大公司。而王传福在2007年放出的 “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狠话,也成为了一个无法复制的,让小汽车公司迅速成为主流谈资的成功营销。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能在电视上看到比亚迪的新车广告。

  2009年年底,比亚迪通过设立4张销售网络和低门槛准入制,构建了遍布全国的1000余家经销商,国内任何一家汽车公司都难以望其项背。再加上数量庞大的二级店、直营店,比亚迪已经拥有了类似工商银行的网点覆盖。

  但是后遗症在2010年初夏出现。由于压货和渠道内斗,经销商经营亏损导致的退网事件把比亚迪推到了风口浪尖。夏治冰将部分原因归为热钱,“这些 ‘热钱游资型经销商’一旦发现不符合预期往往火急退网。当然我们也犯了错,这样的经销商我们不应该贪多。以前萝卜快了不洗泥,经销商资格审计不严,这是我们的教训。”

  2010年9月27日在深圳,夏治冰在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向所有经销商三度鞠躬道歉,承诺实施营销新政。

  不过,销售业绩却像决堤的洪水。中汽协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比亚迪是连续6个月销售下滑的国内车企,销量仅为22.58万辆,下滑22%。如果下半年不挽回销量颓势,比亚迪很难完成全年销售57万辆至60万辆的目标。

  8月22日,不合时宜出炉的比亚迪中报,又再次让这家公司淹没在质疑声中。财报显示, 2011年上半年,比亚迪营业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87.55%;市场占有率也从去年的6.34%下降到了4.69%。

  目前,比亚迪H股的股价已经从2009年10月23日最高价的85.50港元,下跌到今年8月30日的15.46港元。这个成绩,甚至拖累了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美名。

  虽然尚未收到劝退通知,但赵冉和小王在比亚迪的未来,已经被蒙上了阴影。2009年经济危机时,比亚迪曾毫不留情地将西安工厂的员工砍掉了一半之多。他们很担心这个前车之鉴会轮到自己,事实是现在的比亚迪也确实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裁员。

  对于这家曾经“野蛮生长”,如今却正在“野蛮自救”的公司,业界的态度复杂。赵冉说他更喜欢汽车观察人士程远说的一句话,“比亚迪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在这关键时刻,希望大家要帮它一把,而不能落井下石,因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太不容易了。”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