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押注高端精品住宅 绿城宁扛资金重压不大幅降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30 06:35 来源: 证券日报

  编者按:绿城中国(微博)是否会成为调控政策下第一个倒下去的房企巨头?从“被”收购到“被”退市,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9月中旬,业内突然传出海航以30亿收购绿城集团的新闻,紧接着便有报道称监管部门就绿城集团房地产信托业务展开调查;而9月28日,又有媒体爆出绿城中国考虑在港交所退市的新闻!事实上,绿城中国不过是调控政策下,风险率先凸显并被广泛关注的企业之一。《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对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来龙去脉进了深度挖掘。同时,也对专家观点进行整理,以期对市场有所警示。

  ■本报记者 谢 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绿城中国因为巨额信托借款而被业内广泛质疑,已非一日。半个月内,绿城中国从传闻“被收购”到“被”退市,屡成市场关注焦点。

  9月29日,《证券日报(微博)》记者采访了绿城中国的有关人士。在否认所谓100亿元信托贷款风险之说外,上述人士同时提及,绿城依旧会坚持现有的战略重点方向不变。所谓“降价”、“退市”之说,不过是市场误解,未来绿城集团依旧走高端精品路线,而在资金周转方面,宁可选择引进投资者来合作开发,而非大幅降价来回笼资金。

  “已开盘项目我们不会降价,这对老客户和公司品牌的伤害是无限的”,上述绿城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是新开盘的价格则会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与此同时,绿城未来依旧看好高端楼盘市场,并不会因为规避资金风险而向高周转模式转变。

  不否认资金紧张

  以及短期缺口的存在

  截至6月30日,绿城中国扣除掉预付款后的流动负债达到374.19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则为398.94亿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57.63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则为234.65亿元。

  从整体负债上来看,绿城中国对外借款规模是在缩减的。从其半年报中披露的筹资现金流入情况可见,上半年绿城中国获得银行及其它借款96.02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则为152.69亿元,同比降幅为37.11%;上半年绿城中国偿还银行及其它借款82.18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则为79.63亿元,同比增加3.2%——一减一加之间,绿城中国在“银行及其它借款”这一块儿的现金净流入由去年的73.06亿元减少至今年的13.84亿元,同比减少了81.06%。

  一般意义上来看,银行借款的减少本来有助于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改善。然而,在开发商资金紧张的时节,银行对其的“输血”却在减少,从而迫使开发商转向以更高成本去融资,并非好现象。

  而在最被市场关注的信托贷款方面,上半年,绿城中国信托筹资带来的现金流入33.24亿元,与此同时,绿城中国还偿还信托贷款25.04亿元——也即,上半年绿城中国信托筹资净现金流入为8.2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则为31.5亿元,同比降幅为73.97%。

  上半年,绿城中国偿还关联方借款12.02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8.26亿元,同比增幅为45.52%;

  上半年,绿城中国支付利息6.05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4.11亿元,同比增加47.20%。

  ——截止6月30日,绿城中国手中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为97.46亿元,但扣除掉限制使用金额外,可供其随意动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7.44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84.73亿元,同比减少20.41%。

  综上所述,绿城中国上半年的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净流入规模,正在减少。而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截至6月30日,归属于绿城中国的销售收入、同时又未在收益表中确认的销售收入为578亿元,“这些收益将在未来两年内确认”。

  “这部分收入大部分体现在报表中预收款中”,9月29日,绿城中国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分收入将在未来逐步得以结转。”

  然而,结合上文提及绿城账面上仅有的数十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绿城中国是否已经提前透支了这部分预收账款?

  “的确,很大一部分(预收款)资金我们用来进行新增土地储备以及项目投资”,上述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而对于记者所提及公司未来收入被透支的担心,该名人士表示尚有后续售房款流入来帮助公司的资金流转。

  “目前,我们的资金流出共有三大块”,上述人士表示,“一块是土地款,下半年我们需支付的这部分资金18亿元;一块是建筑款,但这部分也并非天文数字;余下的便是偿付借款”。

  对于有媒体报道指出的、绿城集团已公开的信托融资总额逾100亿元的说法,上述绿城中国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归属于上市公司权益下的信托融资金额为50亿左右,“其余都是我们联营或是关联方的信托贷款,不应算在我们的名下。”

  据其介绍,目前绿城中国的主要信托融资共分为4笔,根据合同规定,要待相关项目售出80%左右时才需偿还。同时,上述信托借款是与项目捆绑在一起的,“我们如果要借70个亿,需要将评估100个亿的房地产项目作为抵押”。再加上,信托借款基本上要等到销售后期才需偿还,“我不认为我们的信托融资存在什么违约风险。”

  在信托到期时,出现大规模的需偿付款项时,“若有一定的资金缺口,我们会尝试用其它渠道的融资方式来覆盖。”

  事实上,绿城中国最大的债权方仍旧是银行。“虽然大部分的借款反映在报表中,是短期负债”,上述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是在借款到期后可以借新还旧,“我们的确无法更进一步的获得银行借款支持,但是原有的借款额度还是能够拿到的。”

  “我们的借款总额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上述人士表示。在其看来,这说明绿城中国获取贷款的能力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然而,事实也许并没有那么乐观,正如上文中所提及的那样,今年上半年绿城在筹资时,“银行及其它借款”这一块儿的现金净流入由去年的73.06亿元减少至今年的13.84亿元,同比减少了81.06%。

  回笼资金的关键仍在销售

  不会大幅降价

  一切借款的偿付源头,仍在销售。然而,绿城中国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显然不尽如人意:上半年仅实现全年目标的32.6%。

  同时,《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绿城中国1-8月份的月度通讯进行统计,新推盘的去化率仅为41%(其中3月份数据缺失);而去年1-8月平均去化率则为65%(其中2月、6月数据缺失)。其中,今年5月份以来新推楼盘的去化率尤为不好,平均去化率仅为30%。

  由交银国际出具的一份研报中如此表示,若绿城希望达成原计划的销售目标,下半年每个月需取得60亿元的合约销售,但是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目标显然较难实现,因此“我们预计绿城须于下半年调低全年目标。”

  研报中进一步提及,“基于公司销售成绩疲弱,加上债务比例极高,我们认为公司估值并不吸引。暂时维持‘沽出’评级。”

  事实上,虽然调控持续而限购令高悬,但今年上半年,绝大部分一线房企依然如期完成了销售目标。例外的两个例子,则是富力(微博)和绿城。

  分析人士指出,富力销售不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项目相对集中在一线城市,从而受限购影响较大。有鉴于此,富力地产已经高调宣布要调低销售价格销售目标。而绿城集团,不仅区域相对集中,且项目主打高端精品路线,所受政策调控影响之大,自不必说。

  据称,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曾公开表示,“我们开发的是高端楼盘,受限购影响比较大,即使降价也难起到实际效果,还不如扩大开发规模来抵御短期压力。”

  这一说法,得到上述绿城中国人士的证实:已经开盘项目不会降价。据其进一步解释,一方面,的确是高端楼盘不会因为降了价就会换来大的成交量。另一方面,对公司的品牌以及老客户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这个伤害是无限的”。

  不过,上述人士也提及,已销售项目并没有降价打算,并不代表新开楼盘项目的价格不会“随行就市”。

  赌高端精品住宅项目未来

  要加大商业地产开发

  同样属于扩张较为激进的保利地产,并未面对资金紧张的问题。和绿城相比,保利的绝大部分负债属于长期借款,同时与万科等一线房企一样,坚持高周转的路线。

  在资金链紧张而销售不畅的情形下,绿城中国会不会转变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高周转换资金回笼?

  “我们不会”,上述绿城中国人士明确的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其看来,一方面中国老龄化人口将会日益增多,这部分人群对更为完善以及高端的社区需求较大;同时,在政府大力倡导保障房建设的背景下,中低端住宅市场将会被挤占。这意味着,作为高端以及精品化住宅供应商,绿城中国认为自己将来会更具竞争力。

  在对上述绿城中国人士的多次采访中,《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与其降价销售,绿城更倾向于引进“有钱”的投资伙伴,与其共同开发。

  事实上,绿城中国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2011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归属于非上市股东的溢利高达8.85亿元,几乎占比其上半年所实现的17.76亿元期内溢利的一半。

  与此同时,绿城中国还表示将要加大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投入,并非是持有型物业,而是借力商业项目销售来回笼资金。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