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CNC亚太借壳上市 新华社布局全球电视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3:3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郎朗

  借道进业控股(8356.HK),新华社旗下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推开资本市场之门。

  12月6日,香港创业板公司进业控股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批准了今年10月公司董事会提交的7亿港元换股方式收购CNC亚太运营公司100%股权的议案。同时,包括新华社副总编辑兼CNC董事长吴锦才在内的4位来自CNC的高管也成功进入进业控股的董事会。

  “这仅仅是我们资本化运营的第一步,接下来CNC更多的运营公司将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只要保持新华社51%的控股地位就可以。”吴锦才表示。

  记者了解到,2009年12月才获批成立的CNC,前两年都在新华社音视频部的基础上进行前期全球扩张的筹备和人才招聘。而在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在中国内地以外的海外市场运营广播电视和广告播放资质,特别是落地范围从目前的5个增加到更多国家和地区后,CNC将全面开展市场化的广告和节目销售为主的业务,这次借壳上市则为其未来扩张准备了全新的融资通道。

  借壳上市

  根据进业控股的公告,这次其收购的CNC亚太运营公司是2009年12月22日在香港成立的,但是到2011年6月底其在亏损了683.59万港元后,营业额却依然为零。

  对此,CNC亚太运营公司有关人士指出,要在收视率和电视广播网络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开展节目和广告销售业务,之前其主要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泰国、蒙古和新西兰与当地电视机构签署合作协议,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协议签署和落地,公司将设立销售和营销团队来开展广播电视节目销售和广告营销等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换取其卫星频道服务,用于新华社电视频道节目在覆盖亚太地区的卫星上播出,2010年CNC亚太运营公司向香港亚太卫星控股的全资企业亚太卫视出让了25%的股权,李鋈麟拥有的全资公司傲荣投资也入股5%,新华社只保留了70%的股权。

  吴锦才告诉本报记者,引进系统外的投资者后,CNC亚太运营公司就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壳资源来实现借壳上市,经过中介机构的联系CNC找到了2010年8月30日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进业控股,而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而其附属公司在香港为公营部门提供水务、道路工程等服务。

  经过双方的协商,今年9月进业控股突然停牌,之后在10月初公布了收购CNC亚太运营公司资产的初步方案。

  根据该方案,进业控股将以7亿港元总代价收购三者持有的新华电视亚太台运营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交易对价中的9300万港元将由进业控股以0.196港元/股的价格向新华电视网以配发及发行代价股份方式支付,总计发行约4.74亿股,这一发行价格为进业控股停牌前最新股价0.485港元的4折。另6.07亿港元则通过向三家卖方发行可换股债券方式支付。

  目前,进业控股总股本为11.9亿股,第一大股东Shunleetat持股比例为34.28%。根据假设,若按照上述发行计划,且所有可转换债券均不完成转换的情况下,新华电视网持股比例将达到28.49%成为第一大股东;若全部完成转换,新华电视网持股比例则高达52.5%。

  广电行业专家、视讯中国副总经理包冉告诉本报记者,“虽然这次借壳上市并不能给CNC带来资金,但是上市后公司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来通过增发等方式来融资,对于CNC来说这个是不错的资本运营的开始。”

  电视网模式

  据吴锦才介绍,CNC接下来将采用的电视网模式,其框架包括主台(节目中心)、直属台、附属台等层次,形成多种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全球范围的规模化运营,亚太运营公司计划建设14个地区台,覆盖悉尼、东京、首尔等地区。

  包冉表示,“当初新华社开办CNC主要是为了多渠道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此次借壳上市)表明新华社并没有完全采取政府主导的电视网模式,而是希望采取多种资本介入的市场化拓展手段。”

  根据本报记者得到的一份《中国电视网世界各地区台的市场覆盖计划》,CNC的直属台是CNC在绝对控股的情况下,与社会资金、技术进行合作。附属台的最大特色是节目交换但CNC不控股,主要通过节目输出和广告、收视费等方式组织广泛合作。

  新华社音视频部与2010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运营有限公司合署办公。吴锦才表示,CNC在持有51%以上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吸收资金,准备组建若干个直属台——2010年年底前成立亚太台、北美台、欧洲台、非洲台;2011年成立中东台、拉美台、亚欧台。

  在前期的运作中,新华社投入了启动资金,以及部分人力和电视节目拍摄和编辑设备。其目的是要充分利用在全球范围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来提供除文字和图片以外是全新的音视频新闻节目,而未来在完成的直属台和附属台体系建设后,其内容依然由位于新华社总部的音视频部来制作、提供和管控,但是运营公司的股权则向社会投资者出让,以获得新华社新闻电视制作业务和市场传播的部分资金。

  负责公司投融资的CNC管委会副主任赵鹏表示,“我们在建立前后都到CNN等海外电视网同行进行调研,发现完全政府投资背景的同行都不赢利,因此我们决定在新华社控股的前提下引入市场体制来运作,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运营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就引进了社会投资。”

  格力电器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CNC亚太台和去年7月开播的英文台的前期资金中就有格力电器投入的5000万元。

  赵鹏表示,未来CNC还将采取重组上市、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而到2014年前要建立覆盖100个多家的电视网需要的投资将达到20亿-50亿元,很多都需要当地资金的介入。

  这次借壳进业控股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进业控股的公告指出,虽然这次收购的CNC亚太公司还没有营业额,但是由于CNC是国内最权威的电视新闻来源之一,而且每股资产净值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其开展广告业务自然将成为公司最主要的利润和收入来源。

  除了广告收入的分成和收取合作伙伴的部分节目使用费外,CNC还酝酿未来在节目播放中设立付费节目包的方式。吴锦才表示,“虽然目前我们收费、免费两种模式还都有,但从长远看,我们不想做免费内容的提供者。”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