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CPI高位如何趋利避险 消费股看好采掘煤炭有潜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13:41 来源: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曹西京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8月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0.3%。尽管国内消费价格水平终于迎来拐点,但短期仍高位运行,并未出现上半年普遍预期的回落。

  通胀压力依然高企

  数据显示,8月在以猪肉为首的食品价格回落情况下,非食品价格仍在稳步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仍有可能进一步传导影响消费价格。在物价回落的预期下,前期强势的大消费类行业如商业贸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本周跌幅较大,明显开始调整。考虑到马上到来的“双节”效应,食品价格将高举难下,通胀压力依然高企。因此农林牧渔板块本周主力资金增仓排名第一,其中增仓明显的股票有登海种业、隆平高科、新希望。食品价格上涨给了它们走强的底气。同样,节日消费旺季的来临,也使酒类饮料股带来热点。继五粮液提价之后,9月6日洋河股份公告称,将从9月13日起适当上调公司部分产品出厂供货价格,价格幅度为5%-10%。上半年,白酒行业淡季不淡,增长强劲。白酒上市公司共实现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50%,约占整个白酒制造行业的22%。业内人士认为,白酒特别是一线品牌的价格涨幅远远大于通胀,是良好的抗通胀防御性品种。股价虽高,但不能说已见顶。

  而对整个市场而言,9-10月份是欧洲债务到期高峰,欧债问题短期无法解决,中长期内国际经济将持续低迷。因此兼具防御和进攻的生物医药板块和金融、钢铁、汽车、专用设备、农资等部分高股息率的周期股被看好。

  采掘和煤炭业有潜力

  8 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月上涨0.1%,比去年同月上涨7.3%。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8%,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18.80%、原料工业价格上涨11.60%、加工工业价格上涨5.40%。采掘业和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刺激了煤炭板块昨日表现亮眼。平煤股份、国投新集、兰花科创等逆势上涨。

  光大证券分析师表示,2011年上半年中转地秦皇岛港三种主要煤炭价格的平均涨幅为8.32%,而在下半年截至目前的平均涨幅为13.98%,下半年以来涨幅明显高于上半年;动力煤价格将会继续高位运行,钢材补库存周期的临近可能已为期不远,炼焦煤价格也存在上涨动力,目前煤炭板块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而在工业生产者购进同比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6.80%、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 12.7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9.90%、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3.40%。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影响重资产公司如传统的石化、冶炼等的业绩。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0%,比7月份回落0.50个百分点。分产品看,8月份水泥日平均产量588万吨,增长 12.80%,比上月16.80%的增幅回落较大,在节能减排的政策下,也许水泥股的高增长好日子已经过去。

  东方证券研究员认为,今年1-8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180608亿元,同比增长25%,比1-7月份回落0.40个百分点,从发电量、钢材等投资看,宏观经济呈回落趋势。但分地区看,1-8月份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60%,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0.10%,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9.40%,中西部地区的公司相对而言机会大。

  CPI高位下如何趋利避险

  红金

  8月CPI超预期,继续在高位运行,给A股市场带来重大影响。着落在各大板块上,投资者也应积极做好趋利避害的准备。

  趋利:重点在资源和农产品 从CPI各类商品构成情况来看,主要集中于食品类(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油脂)的大涨,另外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等也有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与CPI相关的PPI(8月份)同比增长7.3%,其中的工业生产者购进同比价格,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6.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7%、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9.9%、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3.4%。

  由此可以发现,在本次高CPI通胀行情中,受益大的首先是资源类,例如黄金、有色、石油勘探、煤炭等行业;其次,与民生相关的商品涨幅会靠前,农产品、农业股也将受益。当然,厂商占有定价优势的,商品容易提价的,也不怕通膨,某些化工、医药等行业也将因高CPI而受益。另外,在通胀背景下会增强消费意愿、刺激消费能力,同时商品的买卖价差拉大,商业零售、食品饮料、旅游航空等行业也将是受益者。这也为我们提供了目前形势下的资产配置与选股思路。

  在资源行业,还须注意有色、原油受到海外期货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因此建议着重关注黄金和煤炭股的机会。黄金在欧美债务危机中持续受到追捧,目前仍然预期看多,欧美债务危机更象连续剧,一集过去还有新一集,黄金股也将由此不甘寂寞。具有低价优势的紫金矿业(601899)值得关注;而煤炭行业主要考虑到其持续盈利能力较强,估值已处于较低水平,资产整合亦值得期待,建议关注露天煤业(002128)、阳泉煤业(600348)。

  在农产品行业,建议大家关注处于销售旺季、景气度上升、三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畜牧行业;即将进入消费旺季、产品价格提升的水产品行业;以及政策逐步落实,行业整合有望进入实质阶段的种业。相关品种有新五丰(600975)、唐人神(002567)、大康牧业(002505);开创国际(600097);神农大丰(300189)等。

  另外,其他值得关注的品种有:化工行业中的天利高新(600339),其主导产品己二酸涨价带动其业绩高增长;中药企业九芝堂(000989),公司拥有独家品种34个,中药保护品种12个,目前估值低企;食品制造业的中粮生化(000930),公司整合预期犹在。

  避险:回避高成本、价格受管制行业 高CPI运行,使很多行业会因原材料成本的高企、负债利息上升、产品价格受管制、市场空间缩减等因素,相关公司经营将受到拖累,其业绩下降可能性较大。投资者参与时须谨慎。

  具体情况有:其一,原材料成本高企不下的钢铁、建材等行业。就如深受国际铁矿石商压榨的我国钢铁业,行业整体利润率近年来不断走低,行业全面陷入困境。华菱钢铁(000932)、韶钢松山 (000717)等品种股价长期处于下跌趋势,转机未到。

  其二,因高CPI相应促成贷款利率提升,此对房地产、建筑、家电等高负债行业不利。虽说其中的房地产股走势已经提前反映行业变化趋势,但限购令正布控二三线城市、商品房库存还持续上升,“金九银十”难再现,楼盘降价风已呈端倪。估值偏高的中茵股份(600745)、金科股份(000656)需警惕。

  其三,受到价格管制的电力等公用事业类公司。政府定价或者属于管制价格的“公共产品”提价,短期内将会比较困难。电力、城市供水供暖、公交等公用基础设施价格上调将进一步推后,从而对相关行业中短期业绩相对负面。宜回避其中的广安爱众(600979)、豫能控股(001896)等。

  抗通胀潜力股点评

  大可

  贝因美(002570):下半年业绩增速将回升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其他婴幼儿辅食和婴童用品。未来三年,公司将稳步扩大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等婴幼儿食品的生产规模;逐步增加孕产妇食品、儿童及学童功能食品生产线;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婴幼儿食品品类,自主生产果蔬泥、果蔬汁、肉泥等婴童营养食品。

  预计公司2011-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15亿元、59.37亿元、70.9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91亿元、5.98亿元、7.81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15元、1.41元、1.83元。

  2011 年中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1092.97万股,占总流通盘的31.75%。其中,新进社保108持有780.45万股,占总流通盘的 22.67%,新进社保602组合持有115.44万股,占总流通盘的3.35%,分列第一和第二大流通股东。建信恒久基金新进持有29.98万股,中金股票策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新进持有26.80万股。

  金禾实业(002597):技术优势铸就产业龙头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和基础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食品添加剂包括安赛蜜和甲、乙基麦芽酚,产能规模分别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一;公司基础化工品主要包括液氨、硝酸、三聚氰胺等,主要是煤合成氨的直接或者深加工产品。

  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品价格涨幅大于原材料涨幅,导致公司基础化工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长6.45%,同时公司产品销售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较快。 2011年中报披露,公司预计 2011年 1-9月净利润12623.25万-14306.35万元,同比增长50%-70%。

  值得注意的是,安赛蜜产品具有无热量、不代谢的优点,是中老年人、肥胖人士、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初步统计,国内仅糖尿病患者对于安赛蜜的需求就拥有1亿人的发展空间。安赛蜜作为目前最安全的功能性甜味剂,未来将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

  金新农(002548):行业景气带动公司成长

  公司是主攻教槽料的领先饲料企业,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累计销售饲料15.4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3.83%,高于饲料行业上半年4%的增长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13.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50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40%,每股收益0.27元。

  净利润未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主要是上半年公司销量未达到预期,同时公司加大市场和研发的投入,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升。另外,原料成本的上涨,加上人力成本的上升等因素,使得猪饲料产品综合毛利率出现小幅下降。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0.73元、1.14元和1.66元。

  业绩的不理想并不影响部分机构对公司的看好,2011年中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436.10万股,占总流通股的18.16%;其中,康泰人寿旗下3产品共持224万股,占流通股2.39%,股东人数较上期减少5.51%。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