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析指国庆节前或有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0:25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尽管周三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但整体市场的偏弱格局并没有明显改观,基本是围绕2500点震荡。从技术形态上看,M头的警报并没有完全解除,但同时似乎W底的可能也依旧存在。对此笔者认为,国庆节前的市场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一旦出现快速下跌,仍可主动“买跌”。如果依托2437点的支撑出现反弹,其持续性或许较前期要好。

  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的部分经济数据,其中市场最关心的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2%,食品价格涨13.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7.3%。对于8月数据,市场早有预期,最终的公布数据与预期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没有超预期的好也没有超预期的坏,留给市场的或许还是等待。而周五大盘也确实表明这一现象,股指虽有冲高,但随即滑落,只是跌幅有限。

  权威专家表示,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要等CPI出现三个月明显下降才会有所放松。目前来看,CPI一定时期内会不会出现连续明显下滑还是个未知数,因此货币政策当前不可能放松,而以稳定和审慎为主。而加息与否也是仁者见仁,有的观点总结应该能代表不少投资者的判断,即近期政策保持“三不”:不加息、不提准、不放松。

  8月数据并没有给市场一个清晰的信息,于是资金难免将9月的数据当作判断市场趋势的下一个关键因素,只是距离9月数据的公布还有不少日子,这或许给市场一个出现交易性机会的空间。

  由于到期资金充足、央行回笼规模有限且多为短期平滑操作,9月初资金面总体宽松,资金利率较8月末整体回落。且从目前来看,下周到期央票和正回购超过千亿元,加上有市场传言称,央行针对少数银行实施的差别化上调存准率政策将于本月15日到期且不再延续。若消息属实,即使下周存在中小行缴款的因素,资金面也不至于过分紧张。这在心理层面上为市场“解压”。

  近期的成交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两市成交额的绝对值都达不到1000亿元,若用换手率来衡量就更少得可怜。无量现象当然反映出的是市场情绪的低迷和谨慎,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一下那句股谚:地量地价。这里需要走出一个误区,就是当成交量一旦出现所谓的地量后就一定同时伴随着指数的阶段最低点,地量是一个区间性的概念,地价就更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在2500点区域震荡的这段时间,两市成交总是在1000亿元上下徘徊,理论上具备了地量阶段的条件,所以2500点到2437点之间或许就存在产生阶段性地价的条件。

  当然,外围市场的动荡远未结束,“黑天鹅”是不是还会冲击A股也未可知,只是2500点下方确实有了一定的价值吸引力,建议投资者还是要以中线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市场,适当把握好阶段性交易机会。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