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盈利下调空间有多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8 10:20 来源: 大众证券报A股市场周五再次创出新低的,三季度行情宣告惨淡收官,9月份以来A股价值中枢的节节下移验证了市场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下滑的担忧。自半年报结束之后,三季度与全年业绩被分析师一致调低的公司数骤增,而盈利上调的公司数稀少,一致的盈利下滑预期让市场估值底不断下探。
乍眼一看,15倍的市场平均市盈率已达到历史底部,但金融股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实体经济下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东吴证券副总裁任少华表示,要警惕PE(市盈率)的陷阱,目前A股估值低于2008年的行业仅有6个,有15个行业高于其在2008年的估值,而造成目前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很低的原因主要是超低市盈率的金融板块所占比例较高。
逾两成公司三季报预警
截止到昨日,沪深两市已有826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预增的公司为209家,续盈的公司达到了121家,略增公司数为277家。值得注意的是,三季报发出业绩预警的公司也有181家,占到可比总数的22%,其中预计净利略微下降的公司有57家,预计业绩下滑超过30%的公司达到了41家,首次亏损的为26家,继续亏损的公司则高达57家。
《大众证券报》进一步统计发现,在574家业绩预增幅度为正的公司中,即使按照预计增长幅度的最高上限计算,仍然有146家公司预计的三季度业绩增长幅度明显低于中报水平。若按照预增区间的中值计算,这一比例将继续扩大。从所属的行业上看,这些公司多数属于石油化工、机械设备、金属与非金属等周期性行业。
渤海证券认为,从中报可比样本的角度看,可比样本的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24.4%,但较第一季度下降3.9 个百分点;净利润环比上涨13.1%,同比上涨27.3%,但是较第一季度上升2.9 个百分点,依据半年报情况,并结合当前宏观经济,上市公司三季报以及全年业绩并不乐观。
这一点从目前券商行业研究员的一致预期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印证。与三个月前相比,23 个一级行业中有 17 个行业下调了业绩预期,总体预期业绩增速也从 21.2%下降到 19%。
据记者观察,市场普遍认为,宏观经济景气继续下滑不可避免,整体经济再度下行的风险明显增加,整体需求回落必将推动企业盈利预期继续下滑,2010年37%业绩增幅将无法实现。
盈利下调空间有多深
国金证券表示,制造业有1500家公司,尽管利润占比20%,但代表了A股的大多数,鉴于对未来经济放缓拖累企业盈利的担忧,将全部A股的2011年盈利预测下调至14.7%。在一些假设下,四季度单季制造业利润将会出现负增长,这会体现出盈利风险,也会带来估值被动上升。
没有最悲观的,只有更悲观的。西部证券预计全年A股业绩增速约为10%-15%。从CPI、PPI来看,企业盈利受压的情况将持续;从工业企业的上下游来看,上游的采掘业盈利高,未来随着需求回落出现下滑的幅度有限,而中下游的原材料行业、加工行业、生活资料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压情况比较明显,未来面临的压力更大。
申银万国点评1-8月工业企业数据时表示,预计三四季度上市公司单季利润增速将稳步下滑,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小。在中报收官时,申万就下调了2011年重点公司自上而下的盈利预测,重点公司整体业绩增速从23.2%下降到19.1%,剔除金融、石油石化的业绩增速从23%下调到16%。
“下半年A股业绩增长趋缓会进一步延续,全年A股业绩增幅将会在起初预测的下限19%附近,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增长预期下调幅度更大。”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王伟俊昨日向记者表示。
中金公司也认为,在中报披露期间,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下调了1.9%,其中非金融板块下调了4.0%,结合上半年的盈利状况以及全年市场一致预期,预测2011年全年盈利增速将进一步下调至20%左右。
不过,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市场普遍预期全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将回落,但从单季度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在四季度见底,之后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而逐步抬高。
业绩增速看谁的脸色
中邮证券策略分析师程毅敏昨日也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业绩下调也是可以逆转的,这要看经济增长能否提速。这需要关注两个变量,投资增速与货币政策,只有投资加大了,企业的开工率才会上升,需求才会激发,货币政策再次放宽也能增强经济活跃度。但是从目前通胀形势看,这两个变量短期之内都不会发生改变,更何况整个三季度上市公司仍处于去库存的阶段。”
国金证券策略研究员徐炜向记者表示,未来经济将呈现一定程度的衰退,地产在销售不畅的情况下,资金压力会最终迫使投资下滑,需求下滑,高企的资金利率最终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资金断裂风险,美元走强也具有紧缩效应。徐炜还认为,微观上理解,影响上市公司收入下降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价格,一个是销量。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由于价格的弹性较大,已经率先回落,紧接着需求下降也会促使销量下降,从而主营收入与毛利率同时下降。这些信号才刚刚发出,在目前通胀仍在高位的前提下,政策再次宽松、地产投资加大、银行放松信贷的可能性非常小。
浙商证券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仍未发生改变,通胀在7月份见顶后缓慢回落,但受欧美宽松货币政策和国内成本上升的影响,通胀压力将持续较长时间,8月份M2增幅降至13.5%的历史低点,但受影子银行的影响,流动性并没有真正见底,在通胀没有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未变。
记者 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