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北京汇冠过而不上 疑被最大客户三星电子抛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9:3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记者 靖曦

  北京汇冠新技术的“过而不上”引发了市场的种种猜测,也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强烈关注,继前日本报重点刊登了《北京汇冠新技术过会半年不上市 问题多多路难行》的报道后,不少读者和投资人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他们在研究汇冠新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其中,一位王姓投资人的爆料最为震撼,他告诉记者,汇冠新技术其实早在2010年下半年就已经被三星电子这个最大客户给抛弃了,现在汇冠只能依靠接一些不固定的小单来维持生计!

  事实真如该名投资者所说吗?公司对于这种说法又是如何回应?

  公司避而不谈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年、2009年及2010年1-9月,公司对三星电子的销售收入为151万元、1851万元、827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3%、25%、11%。三星电子成为公司2009年和2010年1-9月的第一大客户。

  不过,数据也显示,在2010年9月之后,三星在公司前五大客户的名单中消失,随着电子制造行业的复苏,2010年1-9月在三星需求开始强力增长之时,公司对三星的出货量却开始减缓。根据公司资料披露,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尚未收到三星电子4季度大额订单。

  据悉,根据销售规模推算,2007-2010年公司单一型号产品平均销售金额分别为8.18万元、8.62万元、10.83万元、9.08万元。2009年三星进入导致公司的单一产品平均销售金额从8.62万元上升至10.83万元,2010年三星的逐步退出又使得这一数据下降至9.08万元。

  上述爆料人称,以上数字都可以表明,三星的突然进入拉高了汇冠新技术当年利润,但这种“突飞猛进”式的业绩增长并不能维持很长时间,2010年9月之后,三星的采购量大幅度下降,说明汇冠已经逐渐被三星所抛弃。

  而且,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阐述苹果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多点触摸革命已经到来,但A股公司中获苹果认证的触摸屏供应商仅莱宝高科和南玻A。以莱宝高科为例,由于下游厂商的大量订单支持,使得其能够规模化生产,期间费用率降低,盈利增长速度大幅度超过收入增长。根据莱宝高科2010年度年报显示,其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0%,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39%,营业利润增长远快于营业收入。而北京汇冠的表现却截然相反,2010年1-9月营业收入为7293万元,为2009年全年的99%,而同期营业利润2020万元,为2009年全年的90%,营业利润增长慢于营业收入,北京汇冠仅在依靠规模增长扩张。

  那么,公司方面对此又是何种说法呢?记者联系到汇冠新技术董秘办,不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负责人不在,我们不方便回答你们的问题,请将问题通过传真先发给我们看一下。”

  沦为三线企业?

  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司主要生产10英寸以上的中大尺寸红外触摸屏,而当下触摸屏领域的强劲增长却主要来自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中小尺寸电容屏,这两者的技术原理完全不同。公司虽然被贴上了现在最流行的‘触摸屏概念’标识,但并不具备跨行业生产能力。公司处于一个小众需求市场。其产品根据性能要求、外观要求、使用环境不同定制,单一型号需求量少,产品需求高度分散化。”

  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盈利情况或许可以作为参考企业价值的一个风向标,莱宝高科2011年中期达到了3亿5千多万元,其中大部分是电子元器件的销售所带来的收益,而汇冠新技术2009年全年收益也不过1332万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差距一目了然。

  数据还显示,“2008年、2009年及2010年1-9月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6.05%、29.65%、31.05%,远高于一般制造类企业10%-15%的期间费用率。生产电容式触摸屏的同业公司莱宝高科更是低于10%。”

  这一点在公司的经营业绩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利润的增长跟不上营业收入的增长,2008年、2009年及2010年1-9月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率分别为26.13%、23.56%、21.12%。由此可见公司近年来的盈利增长属于量的增长,而非规模化生产和管理效益的提升,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

  难怪,当记者向触摸屏龙头老大莱宝高科了解情况时,对方董秘杜小华坚称:“没有听过汇冠新技术的名字,公司即使上市也不构成竞争威胁。”汇冠新技术的行业地位可见一斑。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