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服务企业命系融资能力 IPO存有三大硬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7 07:08 来源: 证券时报网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盈利基数普遍偏小、单一客户依赖等问题
据独立第三方调研机构大禾咨询预计,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服务业产值年增长率将达到29.1%,2015年该行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目前有10余家节能服务企业正在酝酿首发(IPO)上市。但业界认为,由于节能服务行业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盈利基数普遍偏小的特点,节能服务企业在上市进程中仍面临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 杨冬
节能服务行业正站在新一轮业绩爆发期的起点。
据独立第三方调研机构大禾咨询预计,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服务业产值年增长率将达到29.1%,2015年该行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目前有10余家节能服务企业正在酝酿首发(IPO)上市。东北证券投行部总经理梁化军认为,预计未来几年内节能服务行业将会出现一批上市公司。
不过,由于节能服务行业存在行业集中度低、企业盈利基数普遍偏小的特点,节能服务企业在发行上市进程中仍面临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
华林证券副总裁龚寒汀指出,单一客户依赖的问题在节能服务企业中表现得较为普遍。此外,行业进入门槛低、融资能力差别较大等问题也是节能服务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行业将迎来爆发期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节能服务行业规模急剧膨胀。
据国家节能中心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业产值规模从47亿元增加至840亿元,企业数量从80多家增加至800多家,从业人员数量从1.6万人增加至18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的广泛应用是节能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2010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给予了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营的节能服务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很大的扶持力度。
据大禾咨询统计,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总数达到782家。
此外,根据国务院2011年8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2015年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要降低16%,除海南、西藏、青海、新疆四地节能目标为10%,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节能目标均在15%至18%之间。
“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进,是当前到2015年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的巨大力量。”大禾咨询董事总经理程建辉认为,节能服务在建筑、交通、空调、注塑机等多个领域内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15年末,建筑节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中央空调节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元。
再以注塑机(塑料制造设备)节能市场为例,据大禾咨询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50万台注塑机,其中节能型注塑机占比只有10%,目前有130多万台注塑机需要进行节能改造。
业绩长期稳定性存疑
尽管节能服务行业在“十二五”期间业绩进入爆发期是大概率事件,但从长期来看,该行业业绩的稳定性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上海某大型投行负责人认为,5年到10年以后,随着新型节能技术、设备以及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节能服务存量市场的逐渐消化,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有可能出现萎缩。
对此,曾担任达实智能(002421)发行人律师的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炯指出,“这个可能会发生,但发生的概率将不会太大。因为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政策需求,即使未来工业企业、建筑企业自身的节能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但节能服务企业的节能技术肯定还会超越整体市场的平均节能技术水平。”
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加入市场竞争,也将给节能服务企业带来经营上的压力。
“节能服务企业大多盈利规模偏小,况且目前有很多大型国企一方面在提供设备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提供节能技术,这将对那些单纯的节能服务型企业构成巨大的挑战。”龚寒汀认为。
据达实智能招股书披露,“十一五”末期,神华集团、新奥集团、华润集团等大型国企已将业务链条延伸至节能服务行业。
以上市公司同方股份为例,该企业既提供热泵、蓄能系列空调设备,又提供相关的节能技术服务。
另据记者获悉,国内一些重点节能服务企业,如汇通华城、嘉力达、佩尔优、珠海优华等目前的盈利规模多数在3000万元以下,目前单纯的节能服务型的上市公司仅有达实智能一家。
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持续性也可能给节能服务企业长期业绩的稳定性带来风险。
“目前政策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节能服务企业给予了三减三免的优惠措施,这一方面给此类企业减轻了负担,增加了补贴收入,但另一方面也极容易造成税收依赖。”上海某大型投行负责人指出。
融资困局待解
对于那些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节能服务型企业而言,融资能力将决定其持续经营的能力。
“合同能源管理的各种经营模式中,国家主推的是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服务企业承担了项目资金投入方面的压力,而对客户来说改造项目就成为了不需要投入的纯收入型项目,大大激发其进行节能改造的动力。但对节能服务企业而言,由于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大量的资金垫付,一旦签约项目增多,企业的资金压力将会陡然增大,很容易造成公司现金流的中断。从这个角度而言,目前绝大多数节能服务企业均为中小企业,随着业务的广泛开展,自有资金不足与融资困难的缺陷将会显现出来。”程建辉认为,是否拥有强大的资金链和融资能力,是节能服务企业能否成功IPO的关键。
对此,张炯也认为,“节能服务企业目前运用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合同能源管理,这就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这关系到企业是否有能力延揽到一些大型的节能工程,进一步来讲这也关系到企业的成长性。”
事实上,目前政府部门对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困局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国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贷款申请和审批手续。
不过,在目前信贷紧缩的环境下,节能服务企业对外融资依旧较为困难。
“节能服务企业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轻资产公司,抵押品主要是节能服务设备,不足以应付此类企业巨额的集中性贷款需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扩大抵押品担保品范围是个难题,目前银行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上海某大型投行负责人指出。
单一客户依赖成通病
另外,节能服务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单一客户依赖的“通病”,或将对这类企业IPO构成硬伤。
据大禾咨询的调研显示,节能服务企业往往是由某一个或几个大客户支撑起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令节能服务企业的客户拥有很大的议价权,一旦客户需求转变,将对节能服务企业经营状况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上海某大型投行负责人也指出,一方面,节能服务企业往往只服务于一个行业,比如建筑、中央空调等,市场需求略显单一;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销售能力的欠缺,一些中小节能服务企业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通常能达到50%以上,存在单一客户依赖的嫌疑。
该负责人继称,节能服务企业应密切关注行业需求的变化,积极寻找具有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强的项目,形成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并以此来规避风险。 以达实智能为例,据其招股书披露,2007年至2009年,由于不断开拓市场寻找新订单,该公司前五大客户每年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令其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一直徘徊在35%至40%之间,避免了单一客户依赖“通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