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菱科技立案侦查书被雪藏7个月 面临生死关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7 07:57 来源: 中国网中国网11月7日讯 日前有媒体报道,八菱科技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长顾瑜因涉嫌职务侵占,被数十员工联名举报,后被南宁市公安局立案。殊不料,一份疑似蓄意雪藏了整整7个月的立案侦查书,把八菱科技第三次推到生死关口。
这是一份被掩盖整整7个月的立案侦查书。
2011年4月14日,由南宁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发出的南公经字[2011]049号立案决定书,载明已对八菱科技实际控制人顾瑜因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侦查。
据悉,此案件为八菱汽配厂众多因不愿意被其侵占股权的职工股东们,集体控告八菱汽配、八菱科技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顾瑜因涉嫌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剥夺职工股东发起人的权利,强行安排其成为“被代持人员”,不允许参加股东会议以及谋取非法收入、侵占八菱汽配厂广大股东的财产,窃取南宁八菱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股权等经济犯罪。
八菱科技的复杂故事隐藏在复杂的股权变更中。在2007年和2008年,为明晰股权,八菱科技和八菱汽配曾对其历史上复杂的职工出资和代持股份行为进行了清理。
最终,200余职工股东只有26人参与了配售,并产生了503.8万股“剩余”的股份。近180位职工的股权“灰飞烟灭”。
3天时差的玄机
巧合的是,在这之前三天,八菱科技刚刚首次过会。
“顾瑜是4月14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首次上会是4月11日,这个‘时间差’是谁操控的呢”一名正在从事拟上市公司法律材料的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提出质疑。
该律所负责人透露,拟上市公司董、监、高,必须在申报上会材料中,开具“无犯罪证明”。一般来说,这纸证明由当事人自己找区县一级公安机关开具,“律师事务所如果秉着审慎的态度,也会派人去了解核实。”
八菱科技对公众“瞒天过海”已经不是第一次。5月25日,证监会网站公告了对八菱科技审计刘文俊的处罚决定,但八菱科技一直“捂着”不公布。
“这意味着‘会后重大事项已经发生’,八菱科技就应该公告,并对发行做出调整,但公司却在6月2日启动了招股程序。”深圳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符合规矩的。”
“目前,许多情况尚未核实,比如说八菱法定代表人涉案程度多大,案件是否审结管理层肯定要先调查取证,审查八菱是否满足上市条件。”前述律所负责人认为。
步步为营从2.3%到50.44%
这纸立案侦查书,矛头直指八菱科技董事长顾瑜侵占“代持职工”权利和大股东权利。17年来,顾氏夫妇对八菱科技的持股比例从2.3%一步步到50.44%,步步惊心。
2007年,八菱科技准备二次冲刺上市,受制于股东人数超限和代持,解决职工代持的问题迫在眉睫。
第一步是清理八菱科技的股权。2007年,为明晰股权,八菱科技对代持股份的行为进行清理,代持人叶有松、黄缘等分别与实际出资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代持股份转让给实际出资人,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八菱科技股东共计57名,自然人股东56名。
第二步,是大股东八菱汽配持有八菱科技1992.9万股代持股权的清理。2008年3月,八菱汽配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转让南宁八菱汽车配件持有的南宁八菱科技股份给公司股东的决议》。此时,八菱汽配在册股东102人,甘秀玉、朱金安两人名下还合计代持101人股权。
这次股东大会,还通过了被代持的甘秀玉、朱金安等101人可购买八菱科技股权的议案,即认定这些“被代持人员”可以按照其实际拥有的股权比例购买。
股东大会《关于转让剩余股份的议案》规定,“由于八菱汽配股东放弃购买和由于取整计算造成的剩余股份,由董事会决定有关转让事宜”。
有此安心丸,八菱汽配的203名员工股东,只有26人参与认购,买走了1489万股股份。这次配售的结果,认购率不到75%,还剩503.8万股。
同时,顾瑜受让了自己在八菱汽配持有的全部29.3%股权,对应的股份为583.88万股,共花了1751万。
对职工代持股未配售出去的503.8万股,顾瑜并没有马上动手,而是兜了一圈。
2008年3月28日,八菱汽配董事会决议,将余下503.8万股分别转让给南宁坦途、北京海瀛新锐、佛山怡隆三家“战略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海瀛新锐当时拿出152万,又紧急借款448元,受让了200万股。
一年后,2009年8月和10月,南宁坦途、北京海瀛新锐和佛山怡隆又将这503.8万股股权全部原价转给了顾瑜。
蹊跷出在一年前签的回购约定上。2008年3月,在对上述这三家机构转让时,八菱汽配和它们就做了回购约定:“如果八菱科技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一年内未能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则由八菱汽配以本协议约定之价款购回本协议约定之转让标的”。
2009年6月,向来执著上市的八菱科技突然撤回IPO申请。其理由是:“汽车散热器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铝质散热器代替铜质散热器的趋势和节奏加快,八菱科技拟主要投向铜质散热器生产的募投项目面临巨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