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信质电机募资何用:财务报表持续告急 子公司待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02: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郭觐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的借款总额又攀新高,达到历史峰值的1.8亿元,上半年仅利息支出就达522万元。对于以往的财务危机,信质电机分别用借款和增资的方式化险为夷,而这次信质电机又将如何渡过难关?

  在遭遇发审委“史上最严厉”的审核过后,上周五又有6家公司向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信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质电机”)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汽车零配件领域的生产企业,该公司的规模一般,盈利能力也不突出,近年来的出口退税更是占当期净利润的近1/4。但资本市场造富机器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为了将巨额募集资金收入囊中,“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有时便成了拟上市企业的经营准则。

  财务报表持续告急

  信质电机的前身是成立于1990年7月14日的椒江市前所汽车电器厂,于2010年5月整体变更为信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700万元人民币。尔后,信质电机于2010年7月进行过一次增资扩股,将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对于此次增资,招股书的解释为,“到了2010年,随着偿还借款压力加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信质电机改变思路,通过引进财务投资者和现有股东增

  资方式,偿还了关联方的全部借款,实现了现金流运转的基本平衡。”不难看出,此次增资是为“还债”。

  类似财务“告急”的状况在信质电机的成长中并非只此一次。该公司招股书在对偶发性关联交易的介绍中披露,2008年至2009年,信质电机由于实施新厂房开工和收购实际控制人资产,同时面临较大银行资金还贷压力(在信质电机的流动负债中,大部分为银行借款,这些借款仅每年的利息支出就高达数百万元),关联方持续向信质电机提供贷款支持。

  然而,通过增资还债,信质电机的财务状况却并未好转。信质电机的财务报表暴露其财务状况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报告期内(2008年至2011年1月-6月),信质电机的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占比近90%。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的借款总额又攀新高,达到历史峰值的1.8亿元,上半年仅利息支出就达522万元。对于以往的财务危机,信质电机分别用借款和增资的方式化险为夷,而这次信质电机又将如何渡过难关?

  另外,在2010年7月的增资中,信质电机共引进6名新股东,其中有两名外部个人股东,分别为任西峰和季建星,持股数分别为200万股和100万股,增资价格均为6元/股。若按信质电机2010年的每股盈利(0.55元)给予静态40倍PE计算,其上市后每股价格将达到22元,也就是说季建星和任西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投资回报率达3倍。

  子公司“嗷嗷待哺”

  招股书显示,信质电机目前有3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为浙江信博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下称“信博汽车”)、浙江信戈制冷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信戈制冷”)和浙江大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行科技”),信质电机持有上述3家子公司的股权比例均为51%。目前,3家公司均处于筹备期,利润表中均出现大额亏损。

  招股书中对这3家子公司均有较为细致的表述,其中信博汽车与信戈制冷分别成立于2009年11月20日和2010年9月16日,注册资本均为2000万元。大行科技同样成立于2010年9月16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上述3家公司在2010年至2011年1月-6月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招股书中对此解释称:信博汽车正处于雷米电机、芜湖杰诺瑞、依斯克拉等客户第二方认证过程中,至今没有形成实际销售;信戈制冷正处于引进生产设备过程中,尚未形成任何生产能力;大行科技的亏损为筹建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所致,但目前已经和吉利(微博)汽车和上汽荣威等达成供货协议。

  由此看出,上述3家子公司目前均处于创业阶段。因此,本身就债务高悬的信质电机势必要对其继续注资。从另一角度考虑,信质电机80.97%的股权集中于尹兴满家族,加上各子公司均在母公司拟上市前夕突击成立。在此情况下,上市所得募集资金能否完全用于募投项目?

  信质电机本次募投最大项目是年产2500万只电机定子、转子扩产项目,而对如何消化项目产能,招股书的表述为:募集资金项目达产后,将加强与现有大客户沟通力度,掌握客户变动需求情况,尽可能提高对现有大客户的销售规模。但实际上,信质电机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50%,与大多数拟上市公司一直努力降低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不同,信质电机将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全部寄希望于现有的大客户身上,这是否也说明信质电机在新客户的开拓上“余力不足”呢?一旦某一大客户出现“状况”,这些扩大的产能将如何释放?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