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八菱科技负面新闻不断 技术领先存疑遭销售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0 21:51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张东红

  “聘”,一个蓝色的大字在一张白纸上格外显眼。随后映入《投资者报》记者眼帘的是,“聘”字下面写着的钳工、铣工等各种职位的招聘信息。这张纸被放在一张老式课堂的长方形课桌上,课桌后面的椅子上坐着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年轻人,即“招聘官”。

  这是9月份时,记者驱车经过位于广西南宁的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八菱科技”,002592.SZ)工厂门口时的场景。尽管由于询价机构不足而曾中止发行,但八菱科技却仍然继续大量招收工人。“现在还在招聘,为以后扩产作准备。”11月11日,八菱科技董事长顾瑜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57岁女老总平静回答的背后,却是八菱科技在一周之内经历被立案、逮捕、撤案的“过山车”。

  11月16日,在沪市大跌2.48%而再度跌穿2500点时,八菱科技却以4.45%的涨幅位列深市涨幅榜第十位。这已经是其上市后连续第5天的阳线。

  负面新闻不断

  八菱科技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侦查门”似乎丝毫没有影响顾瑜的心情。

  11月11日下午四点半,八菱科技上市首日收盘后,身着红色上衣的顾瑜偕同董秘兼财务总监黄生田以及保荐机构民生证券两位高管准时出现在深圳喜来登大酒店的新闻发布会上。

  面对记者们的凌厉攻势,顾瑜却显得不慌不忙,用南宁特有的语调对公司的负面新闻一一进行澄清。虽然顾瑜句句掷地有声,但媒体的追问、专家的质疑席卷而来,一家未上市便丑闻连连的上市公司让部分机构投资者不敢轻易出手。“负面新闻过多,我们不会投八菱科技”,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很坚定地告诉《投资者报》。

  八菱科技上市之路颇为坎坷,该公司今年6月曾由于询价机构不足20家,成为A股首家中止发行的公司。之后,二次上会成功闯关即将上市前,又曝出董事长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消息。

  公司本次发行价为17.11元/股,比4个月前保荐机构给出的价格36.92元减少了19.81元,折价率高达54%。民生证券投行业务总监王学春的解释是,这主要与汽车市场增速下滑、证券市场走势低迷以及公司负面消息有关。

  在出现各种负面新闻后,八菱科技就不断澄清。对于“侦查门”事件,顾瑜的回答是,当时知道自己被立案的时候感到很诧异,公安局给出的理由是为确保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到不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采取秘密的方式开展侦查工作。

  同时,顾瑜也表示,八菱汽配和八菱科技的股权是合规合法的。而媒体质疑顾瑜“哭过会”一事,她表示,没有在发审委哭。“回答问题才45分钟,那个神经紧张的,哪有时间哭呢?”

  紧接着,上市才6天的八菱科技在11月17日又发布澄清公告,就外界对公司隐瞒与长安汽车重大关联交易以及涉嫌利益输送的种种传言予以驳斥。

  技术领先存疑

  围绕着公司拳头产品散热器的技术含量问题,市场上的争议不绝于耳。

  八菱科技认为,公司散热器产品最大的市场是微车配套市场。通过新建汽车散热器、汽车暖风机生产线项目,将缓解公司目前产能不足的矛盾,保证公司经营的持续增长能力。

  “随着农村公路不断修建,很需要货乘两用汽车,同时售价也便宜,所以公司增长很稳定。”黄生田对《投资者报》说。

  八菱科技称,公司生产的铜质硬钎焊技术的钎焊熔点高达620℃以上,是全球第六家、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了该技术并应用于批量生产散热器产品的企业。

  不过,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却不看好这项技术。他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散热器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现有的主营业务主要依赖于上汽通用五菱,很大程度上靠地缘因素。”

  数据印证了曹鹤的说法: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公司对前5名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1.73%、83.30%、81.22%和80.49%,其中对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7.06%、64.44%、59.76%和59.44%。

  遭遇销售难题

  “产能限制是单一客户依赖过大的原因之一”, 八菱科技认为,这一情况在新项目投产后将会缓解。

  据黄生田介绍,募集资金投入项目达产后,将新增乘用车铝质散热器年产能140万台、商用车铝质散热器20万台、汽车暖风机90万台的生产能力,总产能将分别比2010年提升133%、400%和180%。

  只是,新产品是否能顺利销售出去呢?八菱科技竞争对手之一的山东厚丰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销售部一位人士告诉《投资者报》,每家的产品应该差不多,主要看行业的情况。“厚丰汽车散热器今年的情况比较差,预计销售量只有100万台左右,销量下降明显。”

  华林证券分析师胡宇也担心:“目前汽车散热器行业竞争激烈,300多家企业争抢这个市场,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将淘汰。尽管八菱科技毛利率较高,但营业利润率一直维持在15%左右,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而且,最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大幅上升,占总资产的30%以上,未来业绩存在不确定性。考虑微小型汽车行业发展降速的影响,未来估值水平有望继续下降。”

  “扩产后,八菱科技继续维持现有客户关系没有问题,但要继续向外拓展新客户则并不容易。因为大型汽车厂家都有自己的散热器生产,不需要外来的供货商。” 曹鹤分析,“对其而言,如果是小型汽车厂,并不能完全满足扩产要求,只有去寻找中型的汽车厂家,但营销成本也会增加,也增加了八菱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