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业板挤泡沫或终结PE暴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3 00:57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张建锋 秦玥

  11月28日,深交所公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创业板退市制度呼之欲出。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完善,将进一步挤压创业板“泡沫”,对创业板的估值体系带来较大压力,PE暴利或将终结。

  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创业板设立之后,企业在申请文件受理前短时间内增资或股权转让的情形较多,其中,突击入股问题较为普遍,而“PE腐败”则是一颗“定时炸弹”,不得不让人为之忧心。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中共有59家公司出现法人股减持公司股份情况,共计减持数量为1.63亿股。

  以2010年5月20日登陆创业板的海默科技(300084.SZ)为例,上市后不久,海默科技就交出了一份业绩下滑的成绩单。2010年,公司业绩同比下滑38.96%。

  由于业绩大幅下滑,让分列第二大和第三大股东的上海国民管理有限公司(PE)和上海天燕投资有限公司(PE)按捺不住减持的冲动。在12个月解禁期刚到,就开始减持,从2011年5月20日至7月8日,上海国民分三次减持套现金额高达1.8亿元。上海天燕从2011年5月20日至9月5日,共计套现金额为0.71亿元左右。海默科技两大股东的套现是创业板的一个典型投机行为。

  ChinaVenture分析师冯坡对此表示,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而言,此次《征求意见稿》对退市制度的完善将直接拉低其盈利水平。近年来投资机构创业板IPO退出,动辄十倍以上的账面回报率将难以重现。

  据ChinaVenture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共有71家投资机构通过50家企业IPO实现91笔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150.5亿元,环比减少72.6%;平均账面回报率为4.91倍,环比下降21.5%,为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

  也就是说,在PE投资者已经固化的投资成本下,创业板企业估值回归将直接导致投资回报率下滑。对于以创业板为主流退出渠道的PE机构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与此同时,冯坡强调,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的机构,则更有可能分散风险,整体业绩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据记者了解,早在今年6月,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下称“深创投”)董事长靳海涛曾建议,应允许创投机构管理投资二级市场的基金。他的理由是,二级市场属于创投的下游行业,对二级市场的把握能力将深刻影响到创投的发展,因而有必要提高创投企业在二级市场的运作能力,将其为企业服务的半径从一级延伸到二级市场。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表示,PE涉足二级市场,是为了与一级市场的投资结合起来,相互配合,提高PE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收益率。

  “从趋势上来说,大型PE将会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而一些专注于创业板Pre-IPO投资的PE机构,其经营业绩面临下滑风向,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向没落。”冯坡表示,比如单纯依靠Pre-IPO项目盈利的PE,因为此前它们投资的市盈率很高,而现在,新股发行市盈率逐步下降。届时,LP也会重新审视PE市场及所投资基金的盈利水平,“暴利”时代结束,“全民PE”现象也将走向终结。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