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年A股市场IPO舆情研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2:25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刘宇琪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研究了2011年内拟上市公司在新股发行(IPO)期间新闻报道量、网络转载量、报道感情色彩等舆情数据,以发现IPO过程中的舆情规律及其对公司IPO进程的潜在影响。

  我们发现,对拟上市公司来说,舆情在IPO期间会呈爆发式增长。舆情可能会在多方面影响IPO的进程,比如公司过会的概率,拿到上市批文的时间长短,甚至发行市盈率的高低等。这也反映出,预披露制度较好地起到了汇集各方力量共同对IPO公司监督的作用,而监管部门将预披露时间提前的最新安排,亦将产生新的重要影响。对于IPO公司来说,在发行期间确应高度重视外界舆论,积极应对舆情,树立良好形象。

  2011年IPO市场概况

  76.81%的企业通过发审委审核

  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截至12月31日,发审委共审核了345家公司(同一公司多次上会分别计算),其中265家公司通过审核,72家公司未通过审核,8家公司被取消审核,过会率为76.81%。其中审核主板上市公司47家,过会率85.11%,中小板公司159家,过会率70.44%,创业板公司139家,过会率81.29%。

  11月、12月过会率低

  图1可见,11月有37家公司上会,其中24家过会,通过率为64.86%,仅高于2月份春节50%,远低于全年76.81%的水平。12月过会率略有提升,但仍低于全年均值。

  市场舆论亦有猜测,过会率降低或与郭树清主席履新后监管层把关趋严相关。此外,证监会在年底下发通知,要求从2012年2月1日起,IPO企业招股材料预披露时间提前至发审会召开一个月前。舆论认为,此举有助于提高发行审核透明度,增强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的力量,亦是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充实完善。

  IPO期间舆情特点

  公司IPO期间受关注程度大大提高

  公司从预披露到正式发行这段时间,受到的关注远远大于过往。

  对样本内的每家公司,我们计算它从预披露日到上市日的天数,再从预披露日往前倒推同样的时间段,分别统计出这两个时间段公司被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的数量之和,并对得到的所有公司的数值求平均数。在剔除个别大众品牌的拟上市公司后(公司日常与IPO无关的曝光度很高),统计结果显示,公司从预披露日到股票发行日被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加总数量的平均值为500多条,而在预披露日往前同样的时间段内的媒体关注度平均值约为6条。一旦即将成为公众公司,企业将迎来媒体的高频度报道,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将面临更为频密的舆论监督。

  75%被否公司上会前

  遭遇负面舆情

  虽然公司能否上市取决于公司本身是否符合相应条件,体现为发审委会议的决定,但舆论监督也发挥了相当影响。我们统计了2011年以来所有被否决的公司在IPO期间的媒体报道,统计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大众媒体以及全国主流财经媒体共计1600多家。统计发现,75%的被否决公司在上会之前都出现过负面舆情。我们定义的“负面舆情”主要指媒体对拟上市公司的批评和质疑性报道。而顺利过会的公司,其在预披露到上会这一阶段,出现负面舆情的公司比例则只有39%。两者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当然,出现负面舆情的公司并非一定就有问题,未遭媒体质疑的公司,也并非毫无瑕疵。但总体而言,在300余个样本的范畴来说,我们大体可以判断,未能通过审核的公司,公司存在实质性问题的概率要大一些,而这类公司遭遇负面舆情的概率也更高。除胜景山河等极端个案外,负面舆情与IPO未能过会之间并未发现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存有直接因果关系,但负面舆情与IPO未能过会,都与拟上市公司本身的质地之间存有相关关系。

  过会后负面舆情比例上升

  IPO公司从预披露到上市,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公司预披露招股说明书到上会之前,二是从公司过会之后到正式发行。

  我们统计了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沪深两市顺利发行的公司在上述两个时段的新闻报道,发现尽管预披露日之后媒体报道就开始增多,但是上会日之后报道数量的增加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上会日至发行日之间,负面报道占报道总量的比例明显上升,由上会日前的不足40%上升到60%。(见图2)这应该是因为后一时间段更长,为媒体深入挖掘公司提供了更充分的时间。随着新的预披露时间安排实施,2012年的情况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涉及负面舆情的公司

  上市耗时更长

  我们还研究了负面舆情与过会到发行时间段的关系,样本结果显示,IPO阶段没有明显负面舆情的公司从过会到发行平均需要67天,而有负面舆情出现的公司从过会到发行平均需要75天。这可能是因为在负面舆情出现后,其中部分公司会需要补充新的说明材料,从而延长了拿到上市批文的时间。当然,这一时间的差异,也可能与特定的市场环境有关。

  媒体最关注持续盈利能力问题

  我们统计了2011年1月到12月之间所有成功发行和未能过会的公司,对媒体最为关心的舆情点进行了人工聚类。按频次高低,可以列出以下事项。(见表1)

  负面舆情扩大后可能

  直接影响IPO进程

  一些公司在披露了招股说明书之后,只有个别媒体对其进行追踪报道。一般此类报道网络转载次数为30-40次左右,属于中性较弱的舆论压力。

  一些问题较严重或者话题性较强的公司会被多家媒体同时发稿追问,此时舆论压力明显增大。如胜景山河,在上市前夕一篇质疑公司涉嫌造假的实地调研报道横空出世,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一时间负面舆情铺天盖地,更有多位意见领袖撰写评论发表意见。后来该公司未能成功上市。又如八菱科技,在二次上会后,发行市盈率远低于第一次询价区间,这一方面与市场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亦可能与当时公司遭遇的密集负面舆情有关。

  微博(http://weibo.com)影响力不容小觑

  随着微博的广泛使用,其影响力不断攀升。在泛财经乃至社会化领域,微博可评论、可转发的特点甚至能掀起大波澜,影响公司上市进程。如国内规模最大的熊胆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之一归真堂,2011年2月网友发微博称归真堂存在活熊取胆等问题,呼吁抵制归真堂。薛蛮子、李承鹏等粉丝众多的微博意见领袖参与,转发达十万余次,一批独立组织也纷纷加入,社会反响强烈。这一轮舆论压力被认为是归真堂一直未能上市的重要原因。

  公司回应态度很重要

  在出现负面舆情的IPO公司中,大部分公司以“静默期”为由不发表言论,只有少数公司做出回应。

  有些公司回应态度较为诚恳,某公司在发行之前被舆论质疑存在大股东违规占款,对此董事长接受了媒体专访,称“当时不知道,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局面了”,并承诺将在公司上市且分红款到手后,予以补缴。公司对于问题正面承认、态度坦诚,也拿出解决办法,之后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减少很多。

  有些公司回应不当,引发更大的争议,不恰当的言论被碎片化传播,造成恶劣负面影响。例如,一公司过会后,记者质疑公司高新技术资质,发邮件要求采访,公司回复,“请与财经公司商量认真对待此事,别节外生枝,辛苦了。”结果第二天媒体刊发了质疑公司的文章,而在网络转载的时候,一些媒体将标题更改为该公司涉嫌虚假上市。而公司劝记者“别节外生枝”之类的不当回应,无疑加深了媒体和公众对公司的负面印象。

  至少四成公司存在网络删帖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40%以上的IPO公司有过网络删帖现象,与IPO公司相关的新闻链接能够被搜索到,但内容已经无法访问。这其中可能有部分是原发稿媒体因各种原因向转载网站发出了撤稿函从而稿件被撤下,还有可能是所谓的“网络公关”的灰色行为。由中间人按照公司要求,与相关网站的个别人员暗箱操作完成。多数的删帖行为,是在新闻链接出现的几天之后。从控制传播角度而言,也无实际意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所谓“服务项目”或是发行人的某种自我心理安慰。

  较高的删帖率,说明了IPO公司对舆情的重视。但是,以灰色手段抵挡舆论监督的做法,起不到实际效果,反倒可能激起舆论的更大反感。这种做法实非上策。

  IPO期间舆情应对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舆情,设立合理的舆情管理目标。要成为公众公司,必然要面对外界的问询和质疑。期望完全没有负面舆情是不现实的,IPO公司应当设置合理的舆情管理目标,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来尽量化解外界可能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质疑,避免负面舆情扩大化。

  第二,要建立起信息搜集机制,密切关注公司舆情动态。第一时间了解外界对公司的看法,了解与公司相关的各类舆情信息和意见诉求,对于公司及时恰当应对至关重要。

  第三,建立舆情应对机制,建立媒体沟通渠道,借助第三方服务机构力量。公司一旦准备启动IPO进程,就要对可能到来的密集关注做好心理准备。应建立内部的信息发布机制和突发舆情的应对机制。为了及时传递公司的准确信息,有必要与至少一家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建立较通畅的沟通机制,并考虑聘请外部的第三方机构来提供协助。

  第四,在发行阶段,公司一方面可相对保持低调,但如遇到质疑,也不应沉默回避。特别是对于有一定传播范围的外界质疑,公司应以诚恳的态度,在信息披露规则的框架内,进行积极的回应和说明。

  第五,在回应质疑时,要多借助权威部门和第三方的声音。作为利益攸关方的当事人,自己为自己辩护,说服力往往有较大的局限,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其他第三方机构和意见领袖的观点,则更容易得到采信。

  媒体最关注的十类公司负面新闻

  1持续盈利能力

  2历史沿革

  3券商“保荐+直投”

  4虚假陈述

  5财务规范

  6募投项目

  7产品质量

  8规范运作

  9独立性问题

  10 股权瑕疵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