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歌尔声学23.8亿再融资之惑 高管此前纷纷减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1 22:37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段海涛

  上市公司融资潮似乎正愈演愈烈。

  歌尔声学(002241)19日发布非公开增发预案,拟募资23.81亿元用于微型电声器件及模组扩产等项目建设。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若加上首发融资,歌尔声学上市4年来有3年有融资计划,且此次距离上次不足一年,且所投项目还未投产即公布融资计划,加之增发前夜公司高管纷纷减持,投资者难免心有疑虑。

  同时,面临汹涌而至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潮,尤其是次新股的圈钱热情,增发门槛是否应提高也引起市场热议。

  “狮子大开口”

  根据19日公布的增发预案,歌尔声学拟向10个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700万股股票,发行价不低于24.69元/股,募资总额不超23.8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23.11亿元将投资于微型电声器件及模组扩产项目、高保真立体声耳塞式音频产品扩产项目、智能电视配件扩产项目、家用电子游戏机配件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扩建项目。

  资料显示,上述5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分别为8.04亿元、8.53亿元、5.09亿元、5.58亿元和1.52亿元,拟通过募集资金投入的数额分别为6.29亿元、7.05亿元、4.37亿元、3.91亿元和1.49亿元。

  歌尔声学表示,2011年上半年消费电子相关行业景气度继续回升,公司原有产品及新产品订单大幅增加,急需进一步扩大产能。故通过非公开增发方式募集资金,新上项目。

  导报记者注意到,歌尔声学的此次募资相比前两次可谓“狮子大开口”。2008年5月,其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3000万股,募集资金5.63亿元;2010年9月,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1579.13万股,募集资金5.21亿元。而此次募资总额高达23.81亿元,远高出前两次募资之和,也高出公司净资产17.39亿元不少。

  诱人的募投项目

  距离上次募资还不足一年,在募投项目还未投产的情况下,歌尔声学便耗资28亿元新上5个项目,难免让人产生疑问:是上次募投项目不严谨,不得不新上项目;还是此次新上项目太冒进,不给原上项目表现的机会?

  按歌尔声学的预期,微型电声器件及模组扩产项目达产后可使公司年产扬声器模组1.2亿只,年产MEMS麦克风2亿颗,实现年销售收入14.73亿元,内部收益率(税后,下同)38.66%;高保真立体声耳塞式音频产品扩产项目实施后可年产9000万只高保真立体声音频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26.7亿元,内部收益率35.4%;智能电视配件扩产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新增主动式3D眼镜产能2600万副、智能数字机顶盒12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4.56亿元,内部收益率31.57%;家用电子游戏机配件扩产项目可年产2550万套家用电子游戏机配件产品,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82亿元,内部收益率33.11%。

  按照规划,如果募投顺利,大概两年多以后歌尔声学每年将新增74.81亿元的营业收入。这一数字是2010年全年主营收入26.45亿元的2.83倍,以内部收益率测算的毛利可达25亿元左右,相当诱人。

  不过,青岛一大型公司财务总监林先生告诉导报记者,内部收益率其实没什么意义,其中可调整的因素太多,“比如各种费用,水分很多,与最终的利润率差别很大。”

  而参考歌尔声学此前的募投项目情况,难免让人对此番新上项目心生谨慎。

  资料显示,歌尔声学2010年增发募集资金净额5.06亿元,投向了微型数字麦克风技改项目、手机用微型扬声器/受话器技改项目、数字音频产品技改项目和LED封装技改项目。以2010年底已达产的LED封装技改项目为例,歌尔声学增发时预测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内部收益率22.99%(为4个项目中最低)。可2011年上半年该项目累计产能利用率只有83.22%,实现利润232.92万元。以此推算全年利润也不过465万元左右,远低于承诺利润数760.02万元,更不用说按内部收益率测算的数值了。

  引人关注的还有,此番歌尔声学所投单个项目的投资额动辄8亿元、5亿元,比以前单次募资总额都多,一旦市场不如预期,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之前高管大幅减持

  除去一年之内两次募资、不待上次募投项目产生效益就新上项目的疑惑外,歌尔声学在此次增发之前的高管减持潮也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

  导报记者统计发现,6月8日,歌尔声学董事、副总经理宫见棠率先拉开减持序幕———当天其以22.47元的均价减持8.21万股,套现184万元;其后两天,宫见棠又分别减持4.32万股和9.45万股;6月13日则再次减持14万股。

  在宫见棠之后,歌尔声学副总经理孙红斌、孙伟华、肖明玉,监事姚荣国,也先后加入减持大军。截止到7月8日,上述5人在一个月时间内共计减持170多万股,套现金额4000多万元。

  而在歌尔声学高管减持潮出现后,其“股吧”中有投资者贴出《自家副总都不看好,大家快跑吧》的帖子。

  不过,歌尔声学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不俗。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66亿元,同比增长41.28%;实现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80.76%;每股收益0.24元。但尽管如此,高管的减持还是让投资者对此次增发心生疑虑。

  频繁定增已成潮流

  导报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频繁定增已成潮流。除歌尔声学外,2010年2月上市的滨化股份(601678)7月20日发布了再融资方案,计划以每股不低于18.27元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1亿股,募资18.27亿元。顺网科技(300113)、唐山港(600100)更是在上市半年后即宣布了增发计划,其他如兴民钢圈(002355)、巨力索具(002342)这样上市一年多宣布再融资的更多。

  对于这样频繁的增发募资计划,济南某券商分析师吕爱文认为,“中小板资本结构较小,有做大规模的需求。”他表示,如果募资投向明晰,市场前景较好,增发可以理解。“至于能不能发出去,可以让市场决定。”

  据悉,定向增发之所以受到上市公司青睐,是因为此种发行简单快捷,发行成本最低,而且还不受发行次数的限制。另外,定向增发在一年内不涉及二级市场流通股本的变化,因此对二级市场的震动也很小。再加上增发价格接近市价,客观上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二级市场投资者往往也乐观其成。

  不过无利不起早,机构等投资者之所以愿意高价参与定向增发,自然是看中了在一年限售期满后可以在二级市场抛售获利,有的在入股前还会得到上市公司某种承诺,比如送股摊低股价等。

  事实上,大多数定向增发公司都有程度不同的送股,比如丹化科技(600844)在亏损的情况下推出了10转增10的方案,歌尔声学今年6月也实施了10转增10的分配方案。如果市场景气还好,股价还能维持,如若不然,股价难逃下跌命运,最终还是要由二级市场来买单。

  吕爱文也表示,定向增发中确实有承诺送股的现象,也有募投项目达不到预期可能性。而从实际效果看,定向增发的最大赢家是上市公司,但由于钱来得太容易,资源过度配置,资金往往被滥用。

  导报记者注意到,频繁的定向增发也引起了市场的反感。在投资者不买账的情况下,巨力索具在8月初宣布取消增发计划;兴民钢圈也在7月底宣布下调增发价格,下调幅度达16.78%。至于这样的冷遇能否给上市公司以警醒,尚待观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