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补贴成免死金牌 *ST昌九重演*ST南化保壳一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02:07 来源: 证券日报

  ST公司患上“补贴依赖症”,一旦离开补贴的“拐棍”将面临退市压力

  ■本报记者 陈雅琼

  政府补贴对于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来说是锦上添花,对于那些深陷亏损泥潭的ST公司则是雪中送炭,每年都有不少ST公司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度过年关,但是,也有部分ST公司患上“补贴依赖症”,年年靠补贴扮靓业绩,一旦离开补贴的“拐棍”便寸步难行。

  *ST公司

  靠政府补贴避免退市

  据统计,2010年纳入统计范围的67家ST公司,共获得政府补贴总金额为21.7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收到“红包”3249.5万元。今年政府补贴的新闻比起去年来有增无减,*ST昌九(600228.SH)不久前喜获1.6亿元的政府“红包”。公司11月4日宣布,江西省国资委同意给予公司化肥生产补贴、特别困难补贴等经营性财政补贴人民币1.6亿元,此次财政补贴记入2011年损益。考虑到今年前三季度,*ST昌九已亏损约8730万元,平均单季亏损2910万元,这笔经营性财政补贴计入2011年损益后,公司扭亏为盈的可能性相当大。

  而*ST昌九2010年亏损1.41亿元、2009年亏损8407万元,这笔政府补贴可谓“及时雨”,将公司从暂停上市的巨大风险中挽救出来。

  *ST南化(600301.SH)的遭遇与*ST昌九如出一辙。去年12月2日,*ST南化收到经营性财政补贴款3.3亿元,公司同样是2008年、2009年两连亏,而且2010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额高达2.09亿元,依靠财政补贴成功避免退市。类似的公司还有*ST金化、*ST德棉、*ST大水等。

  补贴扮靓上市公司业绩

  即使不是岌岌可危的*ST公司,一笔丰厚的政府补贴也可以使业绩改头换面,焕然一新,例如中国嘉陵(600877.SH)今年上半年就通过政府补贴成功实现业绩“多云转晴”。2011年1-6月,公司营业利润为-5983.76万元,但净利润为盈利249万元,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8642万元的非经常性损益,而为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大头”的则是来自于重庆璧山政府的5699万元的政府补助,这笔补助在当期计入了营业外收入,成为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奈好景不长,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嘉陵业绩急转直下,净利润为亏损8245.76万元,仅第三季度单季亏损就高达8495万元。中国嘉陵对亏损原因语焉不详,在中报中也未详细描述政府补助的具体情况。

  政府补贴同样惠及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例如*ST朝华(000688.SZ)最近收到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通知,为支持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和公司的正常运行,安排给公司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公司的资产重组工作。公司于11月17日收到了这1000万元。

  截止第三季度*,ST朝华亏损474万元,公司表示自 2008年1 月开始重组以来,一直未正常生产经营,日常的经营活动主要为开展重大资产重组工作,2008年至2011年 9月30日止,公司已累计支付重组费用5429万元,因此1000万元全部用于补偿已发生的重组费用。

  补贴依赖症何时休?

  有专家表示,虽然新会计准则要求公司把政府补贴列入报表,但许多上市公司对补贴收入的缘由、性质、数额都遮遮掩掩,投资者难以了解政府补贴对公司业绩的真实影响情况,有悖市场公平原则。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政府补贴也只能解一时之急,治标不治本,例如*ST偏转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亏损,2009年靠咸阳政府1亿元补贴扭亏为盈,成功保壳,但是2010年一没了政府补贴就再次陷入巨亏。财经评论人皮海洲曾表示,地方政府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而不是滥用财政补贴手段让*ST公司“起死回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