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航集团负债率高达75.75% 资金链紧张受质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1 04:12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宋文明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与平安竞购上海家化的硝烟尚未散尽,海航集团(微博)又宣布,已收购GE(通用电气)旗下的全球第五大集装箱租赁公司GE SEACO(通用海洋)。此项收购以10.5亿美元的耗资,成为海航集团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作为海南航空(600221)的控股股东,海航集团近年来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表现让人瞠目结舌。其参与并购的项目不仅在海内外遍地开花,涉及的领域也往往与其传统主业看似毫不相关。如近日又收购了位于北京丰台的国美商都。牵扯的并购资金,更是一家普通企业难以企及的数字。

  针对外界对其资金链及高负债的质疑,海航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外界在这方面误解偏多”,将择日作出公开回应。

  最大并购

  据悉,GE SEACO是全球第五大集装箱租赁公司,是由GE与SEACO公司按照5∶5的比例合资成立,拥有并管理着超过130万TEU(标准集装箱)。海航发给《中国经营报》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其总资产达19.08亿美元,总收入3.55亿美元。

  2011年年初,海航集团与合作伙伴香港投资公司Bravia Capital联合,参与竞购GE SEACO。经过三轮激烈竞标,在最后一轮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中标,并在2011年7月29日正式签署意向协议。

  GE表示,出售这一资产的原因,是由于公司正在剥离金融资产并将业务重心放在工业部门。

  其间市场曾有传言称,由于海航方面无法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支付收购资金,该收购计划已经流产。同时,由于大新华物流合同违约,前期支付的约5000万元定金已经无法收回。但在该消息传出后不久,12月15日,海航集团即宣布完成对GE SEACO的100%股权收购。

  这也是在全球海运业持续低迷情况下的近期全球最大并购项目。

  海航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完成对GE SEACO的股权收购后,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完善海航旗下物流和租赁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此外,借助GE SEACO这个平台,海航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其商业模式和专业运营管理经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海航在全球物流和租赁业务网络的战略布局。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认为,从海航历年的扩张趋势来看,由于其在国内的资本扩张已经基本趋于饱和,GE SEACO的全球竞争力能够为海航的未来资本扩张提供新的平台。另外,GE SEACO与海航的主营业务具有直接关联性,其有望成为海航全球物流产业链扩张的核心竞争力。

  而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则认为,在行业低迷期,海航才得以用较低成本收购GE SEACO。从资本运作角度来看,GE SEACO的全球竞争力非常靠前,这将为海航集团的下一步融资提供铺垫。

  逆市出手

  GE SEACO并购案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收购金额不菲,另一方面是由于外界对海航及其旗下子公司的资金链健康状况颇多怀疑。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GE SEACO有望被海航集团并入其旗下的大新华物流集团,以完成内部整合。

  但就在完成GE SEACO收购的同时,大新华物流正因拖欠数家公司的船舶租赁费而遭到全球范围内多家公司的追讨。据记者了解,这些船东包括希腊家族企业Vafias Group、在挪威奥斯陆上市的Golden Ocean以及总部位于挪威卑尔根的Spar Shipping等。

  不仅是租船费用纠纷,大新华物流2011年4月开通的中国至美西航线,也于2011年11月初匆匆宣告暂停。上述事件均被看作大新华物流遭遇资金危机的信号。

  大新华物流的前身,是海航集团2004年成立的扬子江物流,当时是为切入航空下游的物流配送市场。2007年,海航集团将扬子江物流更名为大新华物流控股有限公司。2008年,大新华物流入资天津海运,成为第一大股东,投资成立大新华轮船有限公司,开始进入海运业。2009年3月,大新华物流集团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经数年发展,大新华物流已成为海航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大新华物流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收购GE SEACO一事是由海航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海航资本(微博)进行运作的。GE SEACO资产未来是否确实注入大新华物流,目前集团内部尚无定论。此外,拖欠海外船东船租,是业内近年来较为普遍的问题,与市场恶化租金波动过大有关,该公司也正着手解决此方面问题。

  该人士亦承认,预计2012年甚至2013年国际海运市场仍将持续低迷,其旗下航运业务还将处于“战略性收缩”阶段。而在此时收购的GE SEACO,则将帮助海航集团在海运业务上延伸产业链,对经济周期的波动有更强的抵御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海航此项收购的风险在于,未来两年海运业务提振的可能性较低,一旦GE SEACO陷入持续亏损,那么将影响海航的进一步资本运作,从而导致企业负债率攀升,经营风险增加。

  高风险模式

  在收购GE SEACO的同时,海航集团还参与了西班牙最大酒店管理集团之一的NH Hoteles的增资案。

  在国内商业领域,海航参与的并购案更是不胜枚举,涉及的领域包括快销、零售、地产、金融服务等诸多产业。其绯闻对象的长长名单中,更是出现过上海家化、绿城等知名公司。

  但据熟悉海航的业内人士称,四处出击的海航资金链并不宽裕,甚至可以称得上紧张。而海航集团的战略就是先做大再做强,产融结合,资金越不宽裕,越需要通过频繁的交易来运转,海航已经形成了“高负债率”运转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年年走高,从2006年到2010年分别为56.79%、57.13%、67.59%、75.01%以及75.75%。“先扩张,再通过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进行融资同时腾挪上市公司资金,再进一步扩张。”上述人士称,这已成为海航集团的资本腾挪之路径。

  “这种模式谈不上对错,但终归伴有高风险。”该人士称,海航集团涉及的领域虽广,但除了航空业务其他盈利状况都不理想。在如今融资环境紧缩的大环境下,像海航集团这种以负债为财务杠杆的扩张方式,一旦遇到资金链断裂将会有一定风险。如果海航集团要在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还须在资产规模扩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行业规律和业务发展,让收购对象中有几家能尽快成为其“现金母牛”。

  针对外界对于公司资金链的质疑,海航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正在做内部沟通,酝酿以书面形式予以反驳。“届时将提供较为翔实的材料。”该负责人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