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9公司停止实施股权激励 金手铐尴尬变成装饰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10:02 来源: 大众证券报

  市场低迷搅黄了不少高管的好事。曾经被视为“金手铐”的股权激励眼下面临着终止实施的尴尬。自去年12月以来已经有9家公司宣布停止实施股权激励。尽管如此,仍然有大量公司蜂拥而上。

  多因素致“馅饼”落空

  股价低迷成为高管们心中的痛。金亚科技就表示,国内资本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价值持续低迷,并且公司由于实施了重大资产购买,因此无法同时实现股权激励计划。

  兆驰股份则坦言,一方面此前激励计划不能较好地满足公司未来高速发展对人才激励的需求。其次,公司股价二级市场波动较大,且随着人行多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致使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对象行权的成本大幅上升,为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世联地产(微博)、新大新材、凯撒股份也遭遇相同的尴尬。

  除了股价低迷导致期权潜水,业绩不佳也成为股权激励泡汤的重要原因。这其中,英威腾在宣布业绩修正公告的同时表示将终止股权激励计划。根据公告,2011年英威腾净利润同比下降28%-38%。而根据公司1月27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草案中所显示的行权条件来看,对于业绩部分要求英威腾以2010年净利润为基数,2011年-201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20%、40%、65%且分别不低于1.1亿、1.2亿、1.4亿和1.65亿,同比业绩增速的下滑使得公司很难行权。

  新和成也曾表示,公司披露201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后,公司与二级市场流通股东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市场普遍对激励期间的业绩预期较高,但进一步提高业绩指标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完成的困难较大。经审慎研究,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该激励计划。

  后来者仍蜂拥而至

  记者发现,这9家终止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仅有兆驰股份和凯撒股份是于2010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而其余7家都是2011年刚刚推出股权激励就终止实施的。这其中,新和成的股权激励之旅最短,从去年9月27首次提出到12月27日终止,此次股权激励之旅就只有3个月的时间。

  为何会出现股权激励短命现象?“现在不少股权激励都是以高管获得股权了事,这里面对行权条件的规定是有讲究的。如果行权条件太宽松势必有利益输送之嫌,流通股股东当然不会答应。”昨日东吴证券策略分析师周恺锴对记者表示,另外目前来看股权激励还应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体系,不仅要设立前置条件,还要设置激励对象获得股票后的约束条件,防止激励对象集中抛售,甚至套现离职。

  有意思的是,尽管有不少股权激励短命,不过还是有大量公司蜂拥而上。仅去年12月就有3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权激励预案,占到去年全年披露数量近一半。“弱市推股权激励也很正常,这样更容易行权。”周恺锴进一步指出。

  不过以昨日收盘价(后复权)计算,去年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65家公司中,已有12家公司的股价低于行权价,这其中包括嘉寓股份、潜能恒信、大北农、鸿路钢构、上海新阳、和顺电气、海伦哲、佳讯飞鸿、坚瑞消防、联信永益、合众思壮和中国海诚。

  这还仅仅是股价因素,如果再算上业绩因素,瓶颈收缩的将更加厉害。有业内人士表示,不排除部分公司因业绩增长不达标出现行权困难的现象;而一旦出现终止现象,上市公司股价就会因业绩下滑的刺激而出现大幅波动。记者  刘扬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