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家公司打响分红第一枪 股市酝酿制度性变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0 10:15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新金融记者 智梦寻
内地的股票市场正在酝酿一场制度性变革。变革到来之前,微观变化已无处不在。截至上周五,已有57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监管层频频吹来的政策风,率先扛起了分红送转的大旗。
在这个集体中,九成股票2月表现跑赢沪指,其中已披露年报的33家公司中,五成企业上年度业绩增幅超50%,业绩与股价齐飞的现实又使得分红军团成为A股站上2350点的“定心丸”。
与此同时,监管层也是动作频频。上一周,代表投资方权益的投资者保护局和代表融资方诉求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告成立,甚至连监管人士在这两个部门新近活动中的表态都趋近一致,这不得不引发市场的遐想。
回顾证监会过去一周密集的“表态”和“行动”,几大关键词浮出水面——公司分红、长线资金入市、内地股市显投资价值。郭树清布下的这盘平衡局,第一步要动就是“分红”这颗棋子。如此关键时刻,怎能错过2012年分红送转的“开场秀”?
1个月催生57份预案
从1月17日年内第一则分红预案亮相,到上周五7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分红消息,短短一个月内,沪深两市已诞生了57份基于2011年度经营情况的分红预案。其中,刚泰控股每10股派发现金0.1元(含税)的方案已正式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
在国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学军看来,如此分红热情和政策层面频频“吹风”不无关系。“其实上市公司也会像投资者一样,对政策层面的引导极其敏感,它们也会主动靠拢政策,并在合适的时机做出一定表示。”
不难发现,自郭树清履任证监会主席后,“强制分红”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去年年末,证监会甚至明确要求IPO招股说明书中必须细化回报规则、分红政策和相关分红计划,作为重大事项加以提示。
消息一出,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健波迅速通过研报积极表态:“投资者获得持续的现金分红才体现了股票投资的真正价值。改革新政以强化现金分红、研究完善分红税收制度为突破口,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与核心,有助于建立真正的价值投资文化。”
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A股分红送转的制度建设已经历三大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是分红制度的真空期,证监会并未对分红送转作出具体要求。进入新千年后,制度建设明显提速,证监会在2000年至2001年先后3次发布分红条例,甚至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情况视为公司再融资的重要资质,这也掀起了A股历史上第一波现金分红的热潮。
2005年之后,尚福林时代的证监会开始对分红制度作出量化要求,特别是伴随2008年《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的发布,大量公司开始派发现金股利,这也带动了2008年以来的第二波现金分红热潮。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1年,现金分红的家数分别为673 家、769 家、832 家、924 家和1244 家。
但不可回避的是,在现金分红公司覆盖面越来越广的同时,股息率却连续走低。A股自1996年以来的整体股息支付率约为1.42%,年度最小值仅为0.8%,A股的现金分红回报率实际上长期低于银行一年期定存的利率,这也是制约A股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
新金融记者注意到,在已披露的57份分红预案中,超过九成的公司都选择了现金分红的方式,其中每股派息规模最高的是紫光华宇,每10股税前派现15元。每股派息数额最低的则是前述刚泰控股,每10股税前仅派现0.1元,现金红利微乎其微。
采访中,多位机构分析师表示,证监会敦促上市公司分红、强化分红机制建设,一定程度上是在为长线资金日后入市做必要的制度铺垫。
“可以说,监管层是在下一盘大棋。”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告诉新金融记者,“监管层在扩大分红公司
监管层在扩大分红公司占比的同时,还应当提高分红在净利润中的占比,提高股息率,才能对养老金之类的长线资金形成吸引力。
占比的同时,还应当提高分红在净利润中的占比,提高股息率,才能对养老金之类的长线资金形成吸引力,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群体的结构构成。”
业绩与股价齐飞
当然,无论是派现还是送股、转增,2012年的分红行情都别具意义。不仅因为分红已成为监管层大战略中的关键一步,直接关系着未来更多制度建设和资金引入,同样重要的是,它给A股阴霾的业绩天空平添了一抹亮色。黄学军告诉记者:“响应号召也是要有资本的,分红首先取决于现金和利润,有家底才能分。”
根据新金融记者的统计,在已披露年报并公布分红预案的33家上市公司中,有29家公司去年营业利润同比上升,五成企业业绩增幅超过50%。重庆路桥、超华科技、汤臣倍健和康得新2011年的营业利润均实现了同比翻番的增长,而刚泰控股的年利润甚至同比提升2069%。可以说,率先扛起分红大旗的这57家公司,也是业绩优质股的集中地。
尚未披露年报的24家公司中,75%年报预告喜讯频传。其中,民和股份2011年度净利润有望达到1.9亿元,实现超过300%的增长。而去年刚刚上市就加入分红阵列的佰利联,也有可能实现100%以上的业绩增长。
优质的业绩给这些公司积极派现、高比例送转以底气。除九成公司选择现金分红之外,4家公司有送股安排,六成以上公司有转增计划,而且高送转的比例非常之高。
新金融记者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包括紫光华宇、汤臣倍健、民和股份和佰利联在内的19家公司安排了10股转增10股的分红计划,华业地产的转增安排甚至达10股转12股之高,另有鸿博股份、七星电子等10家公司转增比例超过0.5。
终于,慷慨的利润分配计划与激动人心的业绩指标相互碰撞,共同激荡起2012年分红送转的“开场秀”,“高分红送转”、“高业绩表现”与“超高股价增幅”三线齐飞。
根据新金融记者的统计,已披露预案的57只分红送转个股中,截至上周收盘,54只股票在2月份获得绝对投资收益,九成以上走势跑赢沪指,五成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
其中,川润股份和荣之联在2月内的股价涨幅已分别逼近47%和42%。上周四正式披露分红预案后,川润股份更是连续拿下两个涨停板,一举成为这波分红行情中最抢眼的个股。
当然,这57份预案只是2012年分红送转的冰山一角。根据沈正阳的介绍,高送转预案的公告日通常集中在每年的3月,4月次之,而预案公告前2周的超额收益会更为明显,因此他建议在2月后期,投资者可以逐步介入高送转个股。
“新生代”的力量
在年初分红送转的开场秀中,潜伏着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新股和次新股。根据新金融记者的统计,57份分红预案中,有20份出自2010年11月以后新上市的公司,提出每10股派现6元的海思科甚至是在今年1月9日才刚刚首发。
这20家公司大多登陆于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之初的首发摊薄市盈率全部高于30倍,7家公司甚至高过50倍,更有汤臣倍健以115倍的超高溢价进入创业板。
不得不说,这个集体曾饱受买方诟病,正汇聚了资本市场万千目光,即将成为制度改革的众矢之的。此时此刻,这支“新生代”力量在分红送转中的高调亮相,也为旨在平衡投融资关系的制度建设留下了更多思考。
新金融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汤臣倍健。这是一家在2010年12月才新近入市的企业,也是少数入围百倍首发PE军团的上市公司,当年的超高溢价曾为企业赢得超过15亿元的募集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不足一年半的时间,这家年轻的公司就两度举牌分红,继去年5月24日实施了每10股转增10股并派现金10元的分配方案后,今年2月1日,公司再度宣布了 10转10并派10元的计划。
“公司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是为了规范发展、树立品牌。公司处于行业快速发展中,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同时作为一个消费品上市公司,我们也希望和投资者、资本市场坦诚相见。”对于连续两年大手笔分红送转的策略,汤臣倍健管理层坦言。
新金融记者也注意到,汤臣倍健是百倍PE军团中唯一一家在2011年度业绩中仍保持超百倍利润增幅的公司。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营业利润超过2.17亿元,净利润接近1.9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102%。
汤臣倍健管理层也向新金融记者表示:“分配方案都是在考虑了公司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利润分配原则、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实施的,并不会影响公司现金流。公司制定合理的分红送转方案,可以更好地兼顾股东的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可以说,汤臣倍健为资本市场平衡投融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样本,对于当年买方高溢价申购的慷慨之举,这家公司不仅回馈以持续高增长的业绩增幅,而且连年高送转、大比例分红,甚至公司同期股价走势也始终跑赢大盘,2011年实现了4.8%的年度涨幅后,今年2月份内股价增幅也达到5.1%。
根据采访了解到的信息,汤臣倍健短期内尚无再融资计划,公司既定战略目标是继续保持并扩大在行业非直销领域中的优势,占据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非直销领域的领先地位。业绩预告显示,汤臣倍健今年一季度仍有望保持60%左右的利润增幅。
对此,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蔡钧毅认为,次新股往往具有较高超募资金,业绩较为稳定,因此高送转的可能性更大。
“慷慨派”的忧患
在新生代力量之外,还有一个分红群体值得市场关注——它们的业绩并不出众,年度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公司现金流可能还存在着缺口。即便如此,公司仍在慷慨分红,大比例送股转增,如此“响应政策号召”是否明智呢?
这样的企业在2012年分红送转开场秀中也并不少见。新金融记者注意到,华东数控、武汉控股、沧州大化和法因数控4家公司年度业绩同比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滑,华东数控盈利能力同比下降76%。
尚未披露年报的企业中,还有春兴精工、安利股份、福安药业、润邦股份和宝利沥青5份业绩预告纷纷报忧,创兴资源的预告甚至显示公司上一年度极有可能出现了亏损。
但创兴资源的管理层已提出每10股送5股红股、派发0.6元现金红利(含税)的计划。根据证券事务代表的介绍,他们将在本月27日召开董事会,对该分配计划作出表决。但目前,已有过半的董事表示会在董事会上投赞成票,因此“这份分配方案通过与否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至于创兴资源管理层置亏损不顾而执意分红的原因,该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并不知情。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亏损的阴霾下,这家仍在强势分红的公司今年以来的股价增幅已经超过了34%,绝对领跑大盘。
此外,在已发布的57份分红预案中,还有7家公司现金流并不宽裕,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基本为负,但仍是派现频频。
对于超盈利能力和现金能力的分红送转之举,中金公司已在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中金认为,这种急功近利式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以后年度派现能力的下降,而且其所带来的现金压力势必造成上市公司发展的瓶颈,甚至可能错失投资良机,致使未来收益下降,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最终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不过,另一位不愿具名的某深圳资深策略分析师则表示:“公司超能力派现可能是有其他需求,董事会也许是将目光放长远,当下先分红,为日后的融资铺路。”
在分红送转大军中,无论是老旦还是小生,无论是量力而行还是超能力派现,分红本身已经在中国股票市场凝聚了势不可挡的人气。此刻,证监会是否能及时匹配必要的制度安排,分红本身又会否推动中国股市后续的制度建设,各路资本都在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