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5家上市房企利息支出近40亿 三成增长超100%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3 02:21 来源: 证券日报

  分析人士认为,房企的利息支出飙升已暴露出一些行业潜在问题,开发商的资金成本在走高,经营压力也随之增加

  ■本报见习记者 王丽新

  “房地产行业现在已经得了‘三高症’,高利息支出、高负债、高库存,这‘三高’从侧面映射了房地产行业暴露出的潜在问题。”一位资深开发商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表示。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3月22日午间,沪深两市共有32家房地产企业公布了2011年年报。扣除年报上未披露相关利息支出数据的7家公司,其余25家上市房企中,18家利息支出同比增长,平均增幅为80.31%;其中,7家利息支出增幅超过100%。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上述数据来看,2011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成本在飙升,这些钱从地产基金、信托、民间借贷等金融机构中来,来的越来越贵,风险也越来越高。

  利息支出飙升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上述沪深两市年报中披露利息支出相关数据的25家房地产企业,利息支出总额为38.01亿元,较去年同期调整后数据增加5.69亿元,其利息支出总额增幅达到18%。

  除此之外,上述数据还显示,14家房企利息支出增长幅度超过20%,利息支出增长率最高的是华丽家族,增长率达到772.67%;1家利息支出幅度与去年持平,仅有6家利息支出增长率呈现负值。

  其中,利息支出额度最高的是万科,达到12.52亿元,同比增幅为11.26%,其利息支出额占这25家利息支出总额的33%。

  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上市公司年报尚未全部公布,但是上述25家上市房企的利息支出额飙升已经暴露出一些行业潜在问题,比如开发商的资金成本在走高,经营压力也随之增加。

  “这是符合预期的”,中投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李少明向本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行业的负债在攀升,负债规模在加大,资金成本也随之增加。

  高策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也表达了与李少明相一致的观点,李国平认为,2011年信贷规模收紧,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新增贷款发放数额减少,导致开发商四处找钱,通过各种渠道高息融资。

  中小房企资金成本压力尤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统计显示,中小房企荣盛发展的利息支出为1.74亿元,上年同期为0.6亿元,利息支出增长率为184.21%。

  对此,本报记者多次致电荣盛发展相关人士,截止到记者截稿时间,均未有人接听。

  不过,有消息人士向笔者透露,中小房企高息借贷的情况相当严重。一位宁波当地龙头房企董事长曾对记者表示,宁波当地的很多房企有项目却无法动工,因为缺钱,即使能够通过信托或者民间资本渠道借到钱,这些钱的高息也让企业负担不起。

  据统计,2009年万科融资利率是6%左右,中小房企则是12%-14%。2011年上半年,大型房企的融资利率都超过14%,部分中小房企达到30%以上,甚至更高。

  李少明表示,中小房企融资能力弱已经是历史累积问题,这与中小房企的影响力和开发规模等各种因素有关。

  李国平也向记者表示,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有实力的企业和有好项目的开发商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相对来说,利息也会比较低。而资质相对较低的中小房企即使能够融到钱也是高息,利息支出自然飙升,资金成本压力尤甚。

  信托融资利率整体走高

  李国平还向记者透露,这些房企高息借贷而来的钱多来自信托渠道。李少明也表示,房地产信托规模正在增加。

  华泰联合的研报显示,2月份有45家信托公司共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35只,环比增加近六成。

  实际上,近日,微博(http://weibo.com)传出消息,一款1.5亿规模的保障房信托产品发售不到一分钟便被抢购一空。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款“被秒杀”信托产品收益率达到13%以上。

  上述业内人士还向记者表示,13%的年化收益率并不高,市场上甚至有达到30%年化收益率的信托产品,而这些产品正在被部分资金饥渴的开发商吸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首开申请信托贷款共25亿元,利率为不超过年息13%。而据记者了解,首开曾申请多笔短期信托贷款,早期一些信托贷款利率年息在6%-10%不等。显然,首开今年申请的信托贷款利率年息更高。

  不过,李少明认为,虽然首开上述信托贷款利率年息比万科高,但也低于市场上的整体信托融资利率。

  李国平也表示,目前,市场上房地产信托融资整体的利息水平在走高,市场需求也非常大。

  据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信托融资已经出现了问题。拿昔日有天津地王之称的天津星耀五洲项目为例,该项目大部分运转资金来自于信托融资,星耀集团不断用一笔更比一笔高的高息新信托债还旧信托债,最终不堪高息债务重压而出现问题。据媒体近日报道,该项目在“第二大洲”建设中遇到问题,目前已全部停工。

  上述人士认为,市场销售的持续疲软,资金回流不到位,以信托融资为主的项目不断地用高息债偿还旧债,拆东墙补西墙,债务黑洞不断扩大,项目要不成为烂尾楼,要不就拖垮了企业。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