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滨江集团净利连降四季 浙房企互保风险凸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06: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谢静

  房产调控下,滨江集团的业绩前景一片黯淡。

  4月24日,滨江集团(002244.SZ)公布一季报。公告显示,其1-3月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下降35.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降幅达47.88%。

  与此同时,滨江集团还对上半年业绩做出预告,预计1-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下降30%-60%。

  这意味着,滨江集团业绩已连续四个季度下滑。而在浙江地区,这并非个案。包括绿城中国(03900.HK)、新湖中宝(600208.SH)在内的浙江地产商们,都面临着业绩大幅下滑以及资金危机加重的情形。

  “浙江是重灾区,”易居中国杨红旭表示,“浙江是限购城市最多的省份之一,同时包括温州等地区金融风险也传导至房地产行业,当地房企面对的市场环境最为恶劣。”

  与此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和银行借贷尚未对开发商放开,浙江房企采取互保、同业拆借等形式抱团取暖。然而风险也将集中凸显。

  未来三个月仅盈利5000万

  “浙江是全国房价下跌的重灾区。”易居中国杨红旭表示。易居中国研报显示,3月份环比下滑幅度最大的前五名城市中,位于浙江省的就有4个,分别是:温州、杭州、金华以及宁波。

  调控下,重点布局浙江的滨江集团2011年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84亿元,同比下降18.86%。

  A股市场上,按总资产规模排名,滨江集团位列第8名。而从存货、负债指标来看,滨江集团显然要远逊于其余十家上市房企(分别是万科、保利、金地、招商、首开、金融街、新湖中宝、世茂股份以及中粮地产,由于金科借壳上市不久,数据不具备可比性,剔除)。

  其中,2011年滨江集团存货高达266.51亿元,增幅几近翻倍,达到99.77%,位居十家房企之首。与此同时,滨江集团资产负债率也是十家房企中最高,为80.60%。

  今年以来,滨江集团的经营情况并未好转。一季报显示,滨江集团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减少47.8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仅万家星城一期尾盘交付、结转所致。”滨江集团解释。

  而糟糕的业绩还将继续,滨江集团预测,1—6月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下降50%以上。

  这意味着,未来三个月里,滨江集团所实现净利不过5000万元。

  对此,有分析师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项目结转的时机所致。不过,易居中国杨红旭指出,自去年以来浙江整体金融环境恶化,尤其是浙江南部金融问题频频爆发,是影响当地楼市的重要原因,并最终传导至公司层面。

  靠资金“输血”度日

  而在惨淡的业绩面前,滨江集团还将面对紧绷的资金链。

  数据显示,滨江集团201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12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则为1.99亿元。而其年末手中所持的资金同比减少七成,为11.08亿元。

  而即便这11.08亿元,也有近半数是临时拆借而来。年报显示,滨江集团向杭州普特滨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下称“普特滨江”)拆借现金达5.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普特滨江作为滨江控股参股设立公司,在2011年12月初,才刚刚募得6亿元的首期资金。时隔不过1个月,普特滨江就拆借给滨江集团5亿余元的现金,占比首期募集资金逾90%。

  2012年一季度,滨江集团归还股东单位借款后,所持货币资金不过4.97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9.52亿元,同比降幅达到74.54%。

  同时,滨江集团自身的筹资能力却在削弱。一季报显示,公司筹资活动流入现金10.12亿元,去年同期则是11.53亿元。同时,滨江集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6.39亿元,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0.7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以来,滨江集团大股东频频质押所持股份,以向信托公司融得资金。3月2日-3月21日期间,滨江集团控股方杭州滨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滨江控股”)就总计质押了29599万股、占比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21.89%给信托公司。

  抱团取暖风险凸显

  不过就在滨江集团资金紧张之余,董事会在一季末却审议通过了子公司为其股东提供财务资助的公告。公告显示,滨江集团子公司将可以向包括绿城、杭州盛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三花置业有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

  但事实上浙江三花置业2011年尚欠付滨江集团18.29亿元。

  而绿城已苦苦挣扎一年余,公司2012年尚有34亿的信托融资待支付。

  事实上,不仅滨江集团与绿城存在互保、合作开发等关系;绿城与新湖中宝也存在合作开发以及互保行为。

  而新湖中宝2011年报显示其信托负债高达38亿元,而公司用于担保的资产也达到百亿左右,但其净资产也不过113亿元。同时,新湖中宝大股东质押上市公司股份总计36.74亿股,占比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9.16%;二股东质押上市公司股份4.53亿股,占比上市公司总股本的7.30%。也就是说,新湖中宝总股本的66.46%已经被质押出去。

  如此的“抱团取暖”,不仅让人惊诧风险之大。

  成全机构董事长全忠表示,浙江房企“抱团做生意”的现象一直就存在,“一荣俱荣”。同时,浙江的房企或多或少都受绿城发展模式的影响,“定位中高端、布局集中是这些‘小绿城’的共性”。然而,一旦市场环境转为恶劣,风险就会凸显,此时浙江房企面临“一损俱损”的现状。

  “大幅降价、绕道信托融资以及股权转让是浙江房企得以求生的三个路径。”全忠表示。而降价无疑是开发商们最为直接的选择,“以华润上海的一个项目为例,降价20%之后便一夜售罄”。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