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借道上市公司数亿委托贷款 流向地方融资平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8 01:3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徐明徽

  曾经一哄而上的地方平台贷款,开始进入首轮偿债高峰。为控制风险,监管层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继“平台贷或有条件展期”的消息传出后,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也成为地方融资平台“以新还旧”的渠道之一。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5月,就有3笔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累计融资金额近5亿元。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涉及金额到底有多少,其中又有多少暗藏违约风险,现在仍是未知数。

  5月11日,鹿港科技(601599.SH)发布委托贷款公告。公司委托兴业银行张家港支行向张家港金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茂投资”)贷款2亿元。委托贷款期限为12个月,委托贷款利率为年息10%。公告披露,该笔委托贷款用于金茂投资流动资金周转,不做其他项目投资使用。

  金茂投资即是张家港市的地方融资平台,主营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以及对授权范围内公有资产经营、管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告显示,该公司为张家港市公资委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代表市公资委行使出资人职权。

  两周后,浙江富润(600070.SH)5月25日披露,拟通过兴业银行杭州萧山支行,向诸暨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最高额度为1.5亿元的委托贷款,贷款期限12个月,贷款年化收益率13.5%。诸暨城投亦是当地国有独资企业。

  梳理资料,可以看到还有洽洽食品(002557.SZ)、常山股份(000158.SZ)、华兰生物(002007.SZ)、新安股份(600596.SH)等多家上市公司在今年向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委托贷款,贷款金额大多在1亿~2亿元,年利率也在10%上下浮动。

  2009年开始,各类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风起云涌,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出资纷纷设立公司,从事项目开发和建设任务。然而,大多数的城投企业就是依附于政府的附属单位,本身并不具有独立自偿能力,依赖财政拨款偿还贷款。2010年,银监会把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列为银行业三大风险之首。据审计署报告,2011年、2012年,分别有约2.6万亿元和约1.8万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合计占2010年底债务余额的41.66%。

  2011年底,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在内部会议上警告称,未来三年内有35%的平台贷款到期,地方平台即将面临一个偿债高峰。而一些平台项目的贷款条件和偿债能力先天不足,已出现在建项目后续建设资金和还贷资金无着落的局面。

  事实上,地方融资平台早已出现将触觉伸进二级市场的迹象。2011年全年,A股市场上地方政府与地方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超过650家,其中近60家上市公司当年发布了减持公告,合计减持金额超过百亿元。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急需后续建设资金还是过往债务到期,地方融资平台确实“正缺钱”,未来由上市公司发放出去的此类委托贷款可能还将增加。

  业内人士提醒,虽然上述上市公司均表示此类贷款风险较小,一些地方政府旗下的直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为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但其中仍有不小的隐患。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上市公司均是为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城投企业贷款,很难说清贷款过程中是否有地方政府的强势态度参与,上市公司的自主经营权利或受到干扰。

  地方政府的介入也容易导致上市公司管理的混乱,给中小投资者带来风险,常山股份就是一例。4月25日,常山股份发布委托贷款公告,拟通过浦发银行石家庄分行向石家庄市国有资本经营有限公司提供1亿元的财务资助,贷款期限3个月,年利率12%。石家庄国资经营公司是石家庄市国资委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2011年底注册,该笔委托贷款将用于其流动资金周转。公告称,石家庄市国资经营公司与常山股份不存在关联关系,也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但事实上,常山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正是石家庄市国资委,与石家庄市国资经营公司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

  此外,城投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所得利润亦未必能够撑起高利率贷款。去年的“城投债”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年3月中旬,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新政——《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落地。4月24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再次把防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放于首位。业内人士表示,要谨防地方融资平台偿债风险向二级市场传递。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