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析师独董是专业花瓶还是涉嫌利益瓜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3:28 来源: 证券日报

  编者按: “独董”二字关键在一个“独”字。之前,有的上市公司独董只拿薪水不尽责,被人们戏称为“花瓶独董”,甚至有的著名学者、退休政企高层也加入这一行列。近来,一些行业分析师纷纷出任上市公司独董,成为独董的另一道风景,然而,其独立性同样受到质疑。要让独董真正独立,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设置职业独董制度,改变目前的兼职独董制度,让独董成为职业选择,而不是利益选择。分析师任独董 是专业“花瓶” 还是涉嫌利益瓜葛?■ 本报见习记者 李文

  证券业从来不乏热点事件和焦点人物。近日,券商行业分析师担任上市公司的独董又开始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隆平高科发布公告称,提名邹定民、屈茂辉、毛长青为独立董事候选人。毛长青作为中信证券农业行业首席分析师,在业内颇有口碑。除毛长青外,还有不少券商分析师担任着上市公司的独董职务。比如,申银万国的医药业分析师罗鶄为片仔癀独立董事,国泰君安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谭晓雨为科力远的独立董事。继上市公司前任高管和著名学者担任独董后,券商行业分析师有成为上市公司聘请独董的头号人选。

  相比之前的“花瓶独董”话题,这次关注的焦点一改以往对独董专业性不强的批判,将质疑集中在独董的“独立性”上。然而,券商行业研究员担任上市公司独董到底有哪些利弊,这种方式是否大势所趋,专家又有哪些看法呢?

  著名公司治理专家、北京连城国际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中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券商分析师行业研究的专业性以及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保证分析师担任独董的独立性。从长久来说,券商分析师担任公司独董并不利于公司的管理。”

  担任独董的两大资格条件就是“专业性”和“独立性”,券商分析师担任独董,在专业上的表现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从这方面来讲,他们确实是担任独董职位的最佳人选之一。但是,不管是相关规定、政策上还是投资者从心理上对于上市公司独董职位独立性的严格要求,都使得券商分析师担任独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券商分析师不得担任上市公司独董,同样也没有规定其任职期间不能写在职公司的研报。另一方面,就目前来说,券商研报信用危机已经愈演愈烈,此时分析师为在职公司发布研报,自然容易遭到投资者的诟病和不信任。

  专业性强

  公司青睐分析师任独董

  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具体规定了担任独立董事应当符合的基本条件,其中两项就是,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对比各个行业中,券商分析师是与公司、市场走的最近的群体之一。从专业性的层面来讲,券商分析师担任上市公司独董,不管是对公司本身还是对独董对代表的中小投资者都是有利的。

  据了解,罗鶄现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曾获得“第六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医药生物行业的第一名,有着医药生物行业“金牌分析师”的桂冠。查阅片仔癀公布的高管任职情况可以看出,罗鶄在2008年的8月份至2009年的四月就已经担任了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并在2009年4月继续任职,目前显示的离职日期在2012年的4月。作为医药类上市公司,选择罗鶄来担任公司独董应该说是“专业对口”,这样专业性强的独董才能才能真正发挥独董制度的意义。

  另外,鲁泰A的独立董事李质仙,算得上是券商分析师中的独董专业户,也几乎是最早一批担任公司独董的券商分析师。当时受邀出任华升股份(当时称“益鑫泰”)独立董事。目前,李质仙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销售交易总部董事总经理,兼任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除了被鲁泰A聘为独董,同时还是申达股份、孚日股份独立董事;隆平高科独董研究员毛长青则连续四年蝉联行业最佳分析师。专业性强,在业内有良好口碑,对于上市公司来讲,也有利于公司形象,确实是一举两得。

  分析师避嫌难

  独董独立性何在

  毛长青于今年的7月29日开始任职隆平高科独立董事,但在毛长青此前发布的研报中,曾多次推荐隆平高科。去年7月份曾称如果布局下半年农业股,首选种子股,并且首推隆平高科,并多次表示隆平高科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内种子行业中的“航母级”公司。也由此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券商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质疑,尤其表现在对于券商研报的质疑。其实与毛长青一样,不少券商分析师在出任独董前,很多曾撰写过相关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

  同样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了独董的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起来,有四类情况不能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第一是薪酬关系,独立董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是公司的员工;第二是亲属关系,三代内的直系亲属都不能担任该公司独董;第三是股权利益关系;第四是合同利益关系。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券商分析师不得担任上市公司独董,同样也没有规定其任职期间不能写在职公司的研报。“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券商分析师在虽是在合法的情况下担任独董,却要面对市场对其独立性公正性的质疑。独董代表着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时,独董与公司之间的雇佣关系又约束了独董的“价值取向”。分析师独董发布的研报对于投资者的指导作用也在因为独立性的缺失而遭到怀疑。

  如此看来,在没有法律和制度的硬性保证下,只能依靠分析师的道德修养和勤勉尽责来维护独董的独立性。为了避嫌,担任上市公司独董的分析师纷纷撇清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声称不会发布在职公司的研报。尽管如此,可能缓解了市场对券商研报的质疑,但独董仍然不“独”。

  王中兴:

  分析师任独董弊大于利

  著名公司治理专家,北京连城国际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中杰先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券商分析师担任上市公司独董,弊大于利。”

  “鉴于券商分析师行业研究的专业性以及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保证分析师担任独董的独立性,而独董的独立性往往要比其专业素质还要重要。所以从长久来说,券商分析师担任公司独董并不利于公司的管理。”王中杰同时表示,券商分析师担任独董,不管是其职业本身还是出于本职工作公布的研报资料很难叫公众信服。并且,目前我国独董制度也出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后再去寻求解决办法,而独董制度作为“舶来品”在我国还是“中西融合”式的发展,亟待完善。

  此前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将不发表关于在职公司的任何研究报告,以此来打消市场的质疑。针对这个问题,王中杰认为,这中做法短期内可能会起到“安抚心灵”的作用,让投资者心理上得到些许安慰。但是长久看来这个方法是难以付诸实施的,作为券商分析师,发布公司研报是本质工作,而作为公司独董又要“避嫌”,分析师难免陷入尴尬的局面。

  王中杰透露说,就他所知的在上市公司担任独董的分析师大约有20位左右。其中也包括中信证券研究部质量总监杨治山,2008年5月任职粤电力独董。曾任南方证券研究所电力、煤炭行业分析师,行业研究部经理;国信证券研究部联席主管(研究总监)、电力行业首席分析师;中信证券研究部高级副总裁、电力行业首席分析师。他目前也是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一流券商分析师纷纷投身上市公司独董行列,在如今似乎是一种趋势。不过,王中杰认为,这种状态将不会长时间维持,应该是短期的热潮。因为,券商分析师担任独董,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好的兆头。毕竟券商与上市公司之间相关利益上的瓜葛太多,独董维持独立性的状况堪忧,同时也会给公司监管带来更多的困难。他还表示,如果券商分析师任独董的局面发展到一定程度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证监会也许会对公司和券商分析师监察方面有所行动。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