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吕哲权:中国证券业能做多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07:37 来源: 证券时报

  吕哲权

  行业第一:能维持多长、能增长多大

  讨论投资银行业增长空间时,有两个问题既有现实意义却又不好回答,一是行业第一能维持多长时间?二是行业第一未来还有多大增长空间?

  第一个问题与竞争激烈程度有关。美国投资银行业可查证的数据较晚,但二战结束以后美林长期占据第一把交椅。1995年,美林维持了约50年的利润行业第一位置让给了摩根;随后的高盛则将利润第一位置保持了7年(2004年~2010年)。在日本投资银行业方面,野村控股利润行业第一的位置保持了36年(1961年~1996年)。

  第二个问题与瓶颈有关,行业第一自然面临着还有多大增长空间问题。1973年美林的税前利润为1.43亿美元,占全行业的16.5%。该公司维持第一期间的利润峰值为30.9亿美元(1993年),较1973年增长了逾20倍,占全行业的23.7%。

  而高盛在维持行业第一期间的净利润峰值为133.9亿美元(2009年),比2004年增长约1.4倍。

  在日本,野村控股维持行业第一期间的净利润峰值为2334亿日元(1987年),比1961年增长80多倍。

  搜索二战后美国、日本证券业的数据(美国数据不连续)得知,美林、大摩、高盛在二战后初期较正常年份到21世纪的高峰年份,净利润增长为500倍~1000倍。野村从1951年到1987年,增长约2100倍。

  野村突破

  证券业瓶颈了吗

  1961年野村在日本证券业确立了第一的位置之后,截至1996年,该公司累计赢利占证券业整体盈利的34%(大和为18%、日兴为16%)。

  1961年~1996年,野村持续36年盈利,而同期日本全行业有7年出现亏损(1964年~1965年、1993年~1995年),大和与日兴则有4年出现亏损。

  1987年,野村净利润位居日本上市公司第一(丰田第二)。若以市值计算,野村1983年名列第8、1986年名列第4、1987年名列第9、1988年~1989年均为第10。在高峰期,野村开始超越全行业。

  野村高峰期

  只在日本“牛”吗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证券业净利润年平均为24亿美元,最高时达34亿美元。同期,日本证券业平均净利润为27亿美元(以当年汇率折算),最高时达87亿美元。显然,日本证券业的净利润水平高于美国同行。

  野村1987年实现净利润2334亿日元(按当时汇率计,为19亿美元)。美林、大摩、高盛实现净利润19亿美元的时期是1996年~1997年。即在实现净利润规模方面,野村领先华尔街三大投行约10年。

  业务上,野村高峰期时已在全球布局,全球债券主承销额排名1983年起连续10年左右进入全球前10。还获得英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瑞士、巴林、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的银行业务牌照。野村的国际化业务已接近华尔街三大投行。

  国际比较样板:

  美国还是日本

  可以和我国证券业进行比较的国际样板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投资银行业,10年前,较多与美林和大摩相比,当下是高盛。日本的证券公司,经历了20年左右的衰落后,现在基本被忽略。

  美国拥有全球第一的经济规模、独一无二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成就了投资银行业的成功,当然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但是,从可比性而言,日本对中国,更具有参照价值。因为目前中国情况和日本早期情况类似。在宏观经济方面,目前的中国,约相当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日本;相似处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在GDP达到世界第二的时间方面,日本是1969年、中国是2010年;其次在居民收入增长期方面,日本1961年实行收入倍增计划;而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十二五规划;在货币升值方面,日本从1971年开始,1985年加速升值;中国从2005年开始升值。在证券业方面,中国证券业2002年起连续4年亏损,类似于日本证券业1963年起连续3年亏损。

  目前的中国证券业,在绝对规模上接近或超过了日本证券业。但在业务广度和深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远未达到日本证券业曾经达到的水平。从业态演进角度,日本证券业或许能给出更多的启示。

  (作者系中信证券首席战略专家)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