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点燃全民创业激情 创业板助力中国自主创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7:19 来源: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微博) 作者:张媛媛 胡学文 钟仰浩
创业板的设立,为创投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创投企业如何看待创业板这两年的发展历程?如何评价创业板在引导新兴行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些创投行业的领军人物,且听他们建言献策。
圆桌论坛嘉宾: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熊晓鸽(微博)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 张伟
●弘毅投资总裁 赵令欢
●达晨创投董事长 刘昼
创业板为创新企业
打开希望之门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开板两周年,从创投企业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和评价创业板这两年的成长、成绩与贡献?
熊晓鸽: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市场。这里不仅是创业者的天堂,也是投资者的天堂,因为创业板为业界提供了太多的机会。
张伟:创业板市场诞生于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它的设立,两年来,一大批中小企业得以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助推中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创业板开板至今,扶持了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股权投资机构,共同分享资本市场的新一轮盛宴。
赵令欢:创业板在中国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给众多极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打开了希望之门,也给逐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想落下了一个关键棋子。创业板带来的最大成果,应当还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发,企业家们愿意踏踏实实地去琢磨长期发展、价值实现,它给社会特别是创投行业带来的信心,是很难用数字去估量的。
刘昼:创业板两岁了,综合起来看,这个两岁孩子的成长实现了平稳起步。成长、业绩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带动鼓励了一批创业企业家自主创新。这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意义深远。二是将创新的火种撒遍大江南北。创业板推出之前的新兴产业、新经济普遍集中在京沪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但创业板推出以来,情况发生很大改变,创业板将创新的火种撒到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三是创业板推动了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已上市公司中大多属于国家鼓励支持“两高六新”及七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四是对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功不可没。创业板为大批闲散资金找到投资出口,有利于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日益完善。
时间会给笃定者最好回报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的推出进一步促进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激活与引导中国民间资本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导力量。创投企业如何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为社会资金支持创新发挥实质性的引导作用?
赵令欢:创业板的发展事实上可以折射出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思考。当然,现在来看,创业板市场上高新技术的公司少了些。但我相信,随着政策的完善,市场的成熟,特别是投资者的理性成长,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的表现会越来越稳健,创业投资机构(VC)也好,私募股权基金(PE)也好,大家还是要看得更远一些,跟着国家大的战略前行,时间会给信仰笃定者最好的回报。
张伟: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是江苏省为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助推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的专业化股权投资平台。集团从1992年开始就在国内从事创业投资工作,迄今已组建并管理了覆盖江苏、辐射全国的39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资本规模达200亿元,投资了近300家企业,培育出近3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目前还有相当一批企业符合或基本符合上市标准,这些企业都有望成长为行业内的排头兵,为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刘昼:达晨创投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创新、成长,强调增值服务,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坚持国家政策导向,重点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均有布局。其二,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系列增值服务,包括帮助企业改善治理结构、规范运作、提高管理能力;协助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开拓市场、引入团队;帮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引进中介机构、进行股改,指导上市,行业并购等。其三,与创新企业共成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支持中小企业成长。
创投行业已开始洗牌
证券时报记者:创投行业同大多数行业一样,有明显的周期性。A股市场如今进入调整期,创投行业目前也出现洗牌、整合迹象,您认为创投行业未来发展将会出现哪些特点?创投行业在火爆过后,应当如何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赵令欢:创投行业和很多其他行业一样,都需要大家在交出学费后回归本原。创业板“开门红”,毫无疑问是好事,至少说明市场需求极为旺盛,有众多的优秀公司急着进场。这两年创业板市场尤为火热,肯定会产生一些泡沫,但并不意味着这锅水开了就会全都蒸发,实际上,泡沫挤掉后水就清澈了。
看现在的情形,我并不担心市场的波动,反而最担心的是大家不够有耐心。具体到创业板来说,退市、转板政策需要及早明确,发审制度的变革,过高超募资金的合理使用,都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验证,不断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相信市场,也必须依赖市场。
刘昼:去年以来,有三个现象非常明显:一是创投机构对后期项目争夺激烈;二是创投行业出现“全民PE”现象;三是二级市场估值不断走低。这三个现象背后是经济形势的不甚明朗。在这个大背景下,A股很快可能出现创投机构投资的项目即使上市也亏钱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创投行业出现大洗牌现象。任何行业都会出现“二八原理”,创投行业也不例外;未来资金与项目必将向一小批品牌好、专业性强的机构集中;首次公开募股前(Pre-IPO)项目难以为继,项目前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行业非理性的发展过程中,创投机构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一是创投机构内部要加强内控管理,杜绝跟风,理性投资;二是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走专业化道路,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建立行业准入标准;四是坚持主业,不朝三暮四,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敢于坚持。
倪正东:A股市场进入调整期是市场规律,同样,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进入调整期也符合客观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板市场经历一些波动才能更好地发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创业板整体估值水平下降,对中小企业、对企业家、对创投机构而言也是有价值的,可以让这些市场主体更加回归理性,警示大家创业板也存在一定风险,市场自身的调整,对整个行业的风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创投行业洗牌是必然的,未来会有2/3机构被淘汰出局。一批不专业、风险控制不力的创投机构将会淘汰出局,而一些专业的创投机构将在行业整合中得到更快发展。创投市场将会从火爆逐渐回归理性,而其中重要的还是通过市场手段自发调节,亏钱就意味着出局。
重视发掘培育早期项目
证券时报记者:在“全民PE”时代,中后期项目的竞争尤为激烈,项目估值仍处高位,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已经出现下降趋势。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创投企业将如何发掘和培育后备资源?各界纷纷呼吁关注和支持早期项目,您对此怎么看?
张伟:一直以来,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都十分注重后备资源的发掘与培育工作,之所以采用产业链投资的方式,更多地也是为了能从创业投资的角度给予创业企业以大力扶持,这样可以尽早在产业链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就提供资源、做好增值服务,培养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具体到操作层面,江苏高投和科技部组建了江苏高投创投引导基金,在常州专门设立了初创期基金,主要投资早期企业。集团还建立了专门的体制机制,鼓励投资早期项目。在我们投资的企业中,早期和发展中期的项目占到78%。
赵令欢:Pre-IPO本身并没有贬义,但如果只是追求短期利益,甚至不惜于创造出一个虚高的市盈率,就会让市场发生很大的扭曲,最终让每一个投资者都为此付出代价。如果项目估值超出了理性范围,弘毅投资就不会参与。新的价值只能通过增值服务创造出来。所以,无论企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弘毅的看法都是不变的,我们看的是企业的基本面,看的是企业家的胸怀和志向。
刘昼:达晨近年来非常重视渠道建设,着重从专业化和区域化两个方面发掘和培育后备资源:一是坚持专业化,成立专业化基金,按行业规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目前,达晨管理着一期30亿元规模的湖南省文化旅游基金,同时,在综合基金内部进行专业分组,未来将继续走专业化的道路。二是根据现有的项目,拓展上下游机会,坚持产业链投资。三是加强区域化建设,增加对中西部投资机会的挖掘能力。四是投资项目前移,加强对早期项目的开发与培育。
达晨成立之初,一直比较有意识地培育和支持早期项目,达晨每期基金20%左右都投入到早期项目。公司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公司正筹划建立一期专用早期基金,加强对早期项目的投资力度;组建早期项目专业投资团队;重视孵化器、产业园区的孵化作用,着手对早期项目的培养、增值服务;发挥已投企业的作用,增强对早期项目的指导。
要多扶持
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诚如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所言:作为新生事物,创业板正如襁褓中的婴儿,希望各方对尚处婴儿期的创业板多一分理解和支持。由此,正视问题就是最大的理解,建言献策就是最大支持。您觉得创业板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又有哪些政策建议可以探讨和思索?
张伟:创业板开板至今,扶持了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其中,出现了一些投资机构急功近利、利用人脉等资源对拟上市企业突击入股的情况,给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损害了这些企业自身发展的环境,使国内创业投资从“蓝海”进入了“红海”。因此,有必要对创业投资行业进行规范,形成行业自律。
首先,建议借鉴金融行业体系的管理模式对创业投资进行规范管理,形成顺畅的投资监管和沟通机制。其次,建议充分利用股权投资机构对行业生态理解较深的专长,吸收具有公信力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或顾问。这将有助于为资本市场筛选出更多高品质、高价值的创业创新企业。
刘昼:创业板两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应该说,实现了平稳成长,但是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个别企业成长性不足,上市之后,业绩出现变脸;个别企业创新性不强,对创新产业的引导作用不够明显;此外,创业板与中小板定位区别不明显;一些新经济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项目大量外流。
我们认为,创业板未来的发展中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强调创新能力,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为导向,更加鲜明地培养创新型企业;二是逐步放开对一些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公司上市的限制,比如鼓励更多的互联网类公司在国内上市;三是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鼓励一批略有盈利但富有创新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四是加强对超募资金使用的监管;五是尽快推出退市制度。
倪正东:目前来看,创业板运行稳健,没有出现大问题,好于预期。但创业板创立至今两年来,还是有一些问题广为关注。在我看来,有两方面的制度性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一个是需要尽快推出退市制度,有进有出、能上能下才是健康的制度,有利于市场风险的释放;另外一个问题是发行制度改革完善,主要方向是朝有利于市场化方向发展去改进。
要全力以赴
实现“中国纳斯达克”梦想
证券时报记者:创业板自设立之初就被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今天评价这个板块是否成功可能为时尚早,但展望未来,中国创业板要想比肩美国纳斯达克,还需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熊晓鸽:目前,创业板门槛不是高低问题,而是宽度问题。对于新兴行业,建议可以参照纳斯达克的标准,相互平衡,制定相应准入门槛。否则,不利于扶植中国的新兴产业。当前,创业板上市的评估价值体系还是以稳妥为主,现有的以盈利为主要参考因素进行的评估属于比较传统的方式。现在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利润的角度来说,都可以到中小板上市。由于考虑到监管和投资者专业度等方面因素,国内上市门槛更高、更严,因此,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相对成熟,基本都具备十年以上的发展时间,而一些正处快速成长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只能寻求海外上市。因此,创业板对于以新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等行业和公司,应该在上市标准方面有新的考虑。
如果没有纳斯达克就没有中国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行业在创造财富的能力方面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目前,大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创业板对于下一代的互联网公司而言可以带来多大的影响。 因此,创业板应该关注互联网公司,否则就永远不能扶植起互联网公司。
张伟:风物长宜放眼量。创业板设立才两周年,尽管也存在些许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对推动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型企业所带来的巨大乘数效应。可以说,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和持续成长,使各种私募股权投资行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机互动,正越来越成为自主创新的机制保障。同时,创业投资正成为培育、发掘、发现、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组织方式。如果没有创业板的开设,这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加以制度完善,相信中国创业板市场一定可以诞生出一个个伟大的上市公司。
赵令欢:创业板是我们创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在初创的这两年当中,因为方方面面不理性的行为,出现了一些泡沫。泡沫好挤,只要有决心,关键是规范,能不能正本清源。只有规范,才能让创业的企业家们更有信心,也才能让创投产业的投资者们相信未来。
我希望创业板的明天会更好。具体来说,第一步,希望创业板能提升在国内的影响力,要争取把众多好公司的注意力从纳斯达克拉回到深圳;第二步,考虑放眼全球,有朝一日要能让硅谷的公司都争着来中国创业板——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是世界级的,也就更加需要世界级的金融产业体系。包括创业板在内的资本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激发资本活力、聚集优秀公司的作用。既然我们的立意高远,那就一定要为此全力以赴。
刘昼:中国创业板要想比肩美国纳斯达克,至少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创新,加快上市企业的上市进程。让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创新型企业登陆创业板,实现真正意义的百花齐放,让创业板成为创新型经济、创业家的乐园。二是强化制度创新,增强化解风险的能力。创业板市场跌宕起伏,业绩分化严重、高管套现等问题值得重视,但与此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管死,这样才能不断显现活力。三是尽快出台退市制度,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更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四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理性投资的观念。 (本版专题文章撰写:张媛媛 胡学文 钟仰浩)
·观 点·
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市场。这里不仅是创业者的天堂,也是投资者的天堂,因为创业板为业界提供了太多的机会。目前,创业板门槛不是高低问题,而是宽度问题。对于新兴行业,建议可以参照纳斯达克的标准。创业板对于以新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等行业和公司,应该在上市标准方面有新的考虑。
——熊晓鸽
创业板在中国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给众多极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打开了希望之门,也给逐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想落下了一个关键棋子。创业板带来的最大成果,应当还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发,企业家们愿意踏踏实实地去琢磨长期发展、价值实现,它给社会特别是创投行业带来的信心,是很难用数字去估量的。
——赵令欢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板市场经历一些波动才能更好地发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创业板整体估值水平下降,对中小企业、对企业家、对创投机构而言也是有价值的,可以让这些市场主体更加回归理性。
——倪正东
创业板市场诞生于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宏观市场调整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它的设立,两年来,一大批中小企业得以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助推中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创业板开板至今,扶持了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股权投资机构,共同分享资本市场的新一轮盛宴。可以说,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和持续成长,使各种私募股权投资行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张伟
创业板带动鼓励了一批创业企业家自主创新,将创新的火种撒遍大江南北,推动了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功不可没,也为大批闲散资金找到投资出口。创业板两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创业板未来的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强调创新能力,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为导向,更加明确地培养创新型企业;二是逐步放开对一些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公司上市的限制,比如鼓励更多的互联网类公司在国内上市;三是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鼓励一批略有盈利但富有创新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四是加强对超募资金使用的监管;五是尽快推出退市制度。
——刘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