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十年涨跌两茫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04:17 来源: 新京报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怎么说出口,也不过是割肉。

  公司前景既然看好,为何在解禁的时候,一边融资,一边抛售?

  十年之前,大盘两千点,我们没赚钱,我们曾经那样,被消息还有指数左右,默默承受融资的苦头。

  十年之后,股市涨又跌,回到了原点,只是这个时候,再也找不到炒股的理由,A股难道只是为了IPO?”

  股市版“十年”,唱不尽小散心中感慨。上周,沪指大幅下跌,飞流直下,一度跌破2200点关口。有媒体拿2002年的股市对比后得出一个结论:A股十年零涨幅。

  对此,金融学家﹑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宏皓表示,中国入世贸10年经济增5倍而A股零涨幅,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基本丧失。如果刨去类似于中石油、工行、中行等航母股上市对股指所作的贡献,大盘应该是负涨幅。

  无论是零涨幅还是负涨幅,对小散而言,意义都不大。毕竟在6000点的时候,大盘涨个股不涨也是大概率的事件。因为,A股是不是健康,并不是看点位,而要看发行、退市、分红等制度是不是完善。

  这个冬天,感到寒冷的不仅是股民,还有美的。上周,美的爆出裁员50%的消息,对此,美的电器董事长方洪波回应,目前没有进行“有组织”、“有量化目标”的裁员,不过,美的销售公司确实在紧缩过冬。

  美的只是家电行业的一个缩影。由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财政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家电行业面临消费市场的紧缩,随之而来的,公司的业务也将紧缩。美的过冬,一方面表明企业过度扩张存在风险,另一方面则表明刺激政策是有负作用的。

  刺激消费市场,花钱补贴容易带来负作用,那还不如干脆少收一些。上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亮点之一便是“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并非指单纯减税,而是有增有减。增在哪里?减在何处?都需要利益各方在未来进行博弈。

  相比结构性减税,大家更关心“制度性减税”,即税制改革。例如改间接税为直接税,如此一来,买一件商品,价格中包含了多少税,便可做到心知肚明,也少了“宏观税负”那些复杂计算,以及“税感痛不痛”之类的纠结。

  不仅是税负,计算一旦“国际化”,纠结也就多了起来。

  上周,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时表示,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1年中国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

  如果说物价水平中上等,估计大家不会觉得奇怪,但要说“中上等收入”,很多人不以为然。毕竟,按照我国新的贫困标准,贫困人口已达1.28亿。而该标准比2008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标准还有所不及,要是按“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贫困标准计算,我国贫困人口会更多。应该说,社科院报告中引用的数据是没错的,世界银行的标准也是没有问题的,为何大家觉得与事实有出入?归根结底,是因为贫富差距大,一言概括之,便是“平均下来中上等,多数还在发展中”。

  □灰常(北京媒体从业者)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