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董少鹏:股市涨跌并非监管目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03:05 来源: 证券日报

  ■ 董少鹏

  近日,有关A股指数十年来零涨幅的说法甚嚣尘上,严格来讲,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一是,把10年前上证指数的阶段性高位2245点当成起点进行比较,把当年7月数据与2011年12月数据对比,不是同期比较概念;二是,上证指数由2001年12月16日1673.24点开盘,至今年12月16日,虽然经过连续下挫,点位仍在2224.84点,十年间上涨32.79%;深证成指则收盘9081.94点,十年间上涨5689.15点,涨幅达167.68%,实际涨幅不是零。

  不过,尽管零涨幅说法不准确,但却可以反映投资者对于市场现状的不满,也说明我国股市20多年来难消大起大落的痼疾。近十年来,中国股市曾经有过6000多点的疯狂,也有过998点的低迷,重新回到2000点一带,的确值得深思。

  笔者认为,首先,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自己坚定的定价权。要建立和赢得自己的定价权,一是不要简单地把市盈率标准与国际发达市场对比;二是要真正呵护普通投资者;三是当外围市场发生变化时,管理层应当对本国市场提出判断,及时表态,不能任由机构一味跟随外围舆论转。

  我们必须要明确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文化建设的框架,防止简单跟随外界潮流,防止自己的市场别人说了算。要改变股评市场和财经舆论市场的一些混乱情况。

  第二,针对目前的情况,是否需要推出新政?笔者认为,的确需要新政。而新政的关键是要针对性地打击价格操纵,包括一级市场的价格操纵。那么,退市制度和发行制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其实也是发行制度完善的保障。

  市场化运作就是要遵循价值规律,使供求关系相互协调、相互匹配、相互平衡、相互制约。不顾市场承受能力不断发新股,就不能叫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需要,根据市场承受能力,基于价格公平原则发行,才是市场化。但是现在新股发行很大程度上被询价机构左右,脱离基本面定价的情况比较严重。

  同时,要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和热情。普通投资者入市,希望获得回报,这一点尤其要给予保护。比如,在发行中国石油这类大盘股时,要让他们方便地中签。

  第三,要辩证看待监管者的责任。市场低迷,既不能全怪监管者,也不能说监管者没有一点责任。要避免两个极端。

  笔者认为,市场发生困难,部分原因是监管职责没有尽到位,部分地导致了市场信息传导混乱,事实上增加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本,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利。监管者传递信息不充分,这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把下跌原因统统说成是大洋那边的经济危机,不科学和不严肃。

  最近两周市场暴跌是很不正常的,应当进一步采取措施稳定市场。此外,夸大监管风暴不妥,监管应当是持续不断的,不是今天集中打一下,明天就可以松懈。监管也不是把水弄成蒸馏水,而是维护正常秩序。如果正常秩序没有了,就不是好的监管。

  笔者还要强调,证监会强调完善诚信机制,加强信用监管,是十分正确的。就是说,监管者最重要的管好信息公平,而不是深入到具体的市场操作环节;要尽量远离市场,但要紧盯信息。

  第四,股市是经济晴雨表和改革晴雨表的复合,而非单一的经济晴雨表。

  我国的上市公司多数还是好的,市场当中的多数问题与发行定价过高相关,同时,事后惩罚机制不健全。就是说,资本市场的管理环节大于上市公司自身问题。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只说对了一半。股市还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中国股市是两个晴雨表的重合。我们判断市场,既要看经济走势,也要看监管改革等因素。

  许多专家提股市新政,笔者认为是很有道理的。但不赞成推倒重来。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