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上市公司疯狂造假变脸 处罚措施不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5 23:19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赖智慧

  用“丑闻不断”来形容2011年中国资本市场,并不为过。

  这一年,上市公司业绩造假频繁上演。从因虚增业务被撤销上市资格的胜景山河,到客户名单造假的紫鑫药业,再到上市四年曝出惊天骗局的绿大地,投资者见识了上市公司造假的疯狂。中国概念股造假丑闻更是震惊美国股市,并遭到美国浑水公司集体围猎。

  这一年,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乱象丛生。从离谱的券商报告到直投腐败,从过度包装到抬高发行价,从会计造假到律师失职,资本市场毒瘤滋生。受此影响,许多新上市公司挂牌不久即业绩下滑,变脸之快令人咋舌。

  上市造假成风

  今年资本市场上最大的造假丑闻莫过于一度冲击上市的胜景山河和已上市四年的绿大地。

  去年底,胜景山河因被媒体曝光其虚增收入,上市前夜被紧急叫停。之后公司重启上市,但因业绩造假最终于今年4月6日被撤销上市资格。

  无独有偶,今年3月17日,绿大地原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由云南省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之后公司前财务总监李鹏被云南省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此事引发绿大地上市前后的大骗局。9月6日,绿大地欺诈发行案开庭审理,公司及五名被告人接受公开审理。

  绿大地在该案中涉嫌欺诈发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和有关单据、凭证,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等多项违法犯罪行为。事实上,绿大地上市前通过伪造银行票证、采取阴阳合同等方式虚增资产7011万元,虚增收入2.96亿元。上市后继续造假,自2007年至2009年通过编造虚假会计资料等手段虚增收入2.5亿元。这些虚假数字都写入了公司历年报告,投资者就这样被公司欺骗了整整四年。

  有着“股市人参”称号的紫鑫药业今年也曝出造假丑闻。公司前五大营业客户均是其 “影子公司”,有密切的关联交易,这直接影响到紫鑫药业的业绩含量。而此前,公司因经营人参名声鹊起,股价自去年10月初的近6元,一度攀升到今年最高的24.45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今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也遭到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原因是这些公司业绩遭到投资者质疑,并因此遭受以美国“浑水公司”为代表的空方机构集体围猎。

  在去年中国以34家公司在美上市创下纪录后,涉嫌夸大业绩的中国高速频道、伪造合同的绿诺科技,以及管理层造假的中国生物等被做空机构曝光,这些公司今年已引起美国监管层关注。

  今年 6 月,美国券商将132 家中国公司列入“黑名单”。据不完全统计,受此影响,今年前11个月有约28家中国公司从美国主板市场退市,几乎占中国公司总数的10%。

  据了解,多数公司被发现其国内工商资料和纳税记录上的利税、资产、收入数据,与他们递交给交易所的财报数据相差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比如名叫中国清洁能源的陕西索昂生物公司,当地税务机关后来开具的记录表明,该公司自2008年至2010年根本没有纳税记录。

  香橼研究的莱福特甚至直言,“今年以来,美股市场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对中国概念股的态度日渐怀疑”。

  业绩变脸频繁

  2011年资本市场另一个丑闻是不少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飞快。由于上市前被紧急催肥,上市后即原形毕露。

  创业板公司金城医药上市不到一月即业绩变脸。这家6月22日才上市的公司发行前三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近40%,但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同比下滑12%。

  另一家上市公司金运激光上市才两月就给投资者交出一份下滑的成绩单。

  而一些去年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也在今年接连变脸,比如上市一年的佳隆股份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仅2%,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第三季度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33%,与上市前业绩大幅增长形成明显反差。

  据《投资者报》统计,截至今年12月7日,A股市场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有266只,从三季报数据看,有65家公司营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占比24%。其中,比亚迪、迪威视讯、天喻信息、方正证券、华锐风电、吉鑫科技和旗滨集团等公司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下滑超过50%。

  约束机制何在

  上市公司造假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是其造假成本很低,处罚过轻。

  绿大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尽管其造假时间跨越7年,上市前后一直在造假,而且手段低劣,但处罚结果却难以服众。最近公司收到的一审判决书显示,公司仅被罚款400万元,包括原董事长何学葵在内的5名被告均被判有期徒刑,最高3年,且全部获缓刑。

  如此轻判被认为是对股市惩戒机制的嘲笑,这无异于纵容资本市场上的犯罪行为,鼓励铤而走险,客观上为资本市场上的造假犯罪保驾护航。

  造假和业绩变脸的始作俑者,除了上市公司本身外,也与各大中介机构受利益驱使对公司过度包装和蓄意造假有关。根据Wind资讯,仅在IPO一项上,今年投行们拿到的保荐承销收入就多达123亿元,占今年上市新股全年募集资金额的5%。但证监会对保荐机构的处罚一直缺乏力度。

  自2004年以来,证监会共对保荐人(包括保荐机构和保代)开出过56张罚单,但是其处罚措施却明显偏轻。大多数是“谈话提醒”、“ 出具警示函”等,这类不痛不痒的处罚措施占比达到73%。

  相比之下,在美国股市,让好公司与坏公司昭然天下的,正是无处不在的上市公司对头——做空者,最终,做空者不但成为一支重要的市场力量,也成为上市公司天然的“监督者”。但由于制度的缺陷,中国资本市场上缺少这样一支力量,只有靠监管层不断完善机制,肃清不法行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