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证券日报2011年十大预言九个应验 唯股指失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7:25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熊 欣

  编者按:证券日报在每年初发表当年度《中国股市十大预言》,已是一个传统项目。“十大预言”涵盖影响股市运行的重大政策、市场改革建设措施等事项,也对年度行情进行展望。

  2011年是宏观形势和股市走势十分复杂的一年,预言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纷繁和充满矛盾,为此,预言研究组本着科学、务实、谨慎的原则,认真比对相关矛盾因素,广泛吸纳社会研究智慧,于1月4日推出了十大预言。时值年末,盘点总结一年来的股市历程,可以看到,“十大预言”中九个已经得到应验,但对于股指走势的判断失准,令人扼腕。

  

  上市公司直接退市制度正式颁布

  首家退市公司可能亮相

  ● 关注度:五星

  ● 准确度:100%

  “预言”说,作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完善的退市制度有利于优胜劣汰,有利于激励优质公司做大做强和鼓励价值投资理念,如果2011年上半年能够推出相关具体方案,将是切实可行的。

  “预言”还认为,虽然在退市制度颁布后,首家退市公司不一定从创业板市场产生。但鉴于创业板设立时间比较短,历史遗留问题和包袱较轻,在该市场“先试”直接退市制度,可以为退市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时值年终,这条预言获得应验。

  2011年11月28日收盘后,深交所发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就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征求意见。按照方案,创业板公司在净资产为负、股价低于面值、被连续谴责等多种情况下,都将触发直接退市。目前,征求意见阶段已于12月28日结束,相关信息已反馈至有关部门。

  据了解,目前市场的不同意见主要针对《方案》新增两个退市条件的“标准太低”、“约束力太弱”等方面。现行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了11项退市条件。其中,“净资产为负”、“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等是创业板较主板增加的退市条件。

  而《方案》在现有11项退市条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退市条件:即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其股票也将终止上市。

  对于在二级市场投资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来说,不允许借壳和不再“戴帽”这两个创业板股票的特点尤其值得关注。在创业板股票的恢复上市规则中,与主板、中小板明显不同的是,创业板要求明确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恢复上市的盈利判断标准。

  全国性场外市场建设

  预计将有突破

  

  ● 关注度:五星

  ● 准确度:100%

  “预言”说,证监会已经成立了服务于场外市场建设的专门机构,在创业板、股指期货等业务已经推出的基础上,从服务国内经济大局的角度看,场外市场建设更为迫切,预计在2011年将有较大突破。

  “预言”还认为,把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经验推广到全国56个高新技术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最终形成在统一法律和规则体系下、统一监管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将是比较理想的成果。

  这条预言已经获得应验。

  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2011年将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

  2011年1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还发布《创业板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业板中关村板块报告》,建议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管理机构落户中关村,以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为基础,加快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使创业板市场发展更有着力点,以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和支持的支持。

  另据媒体报道,2011年10月份,证监会的一支调研组在产权市场开展中国场外市场建设的调研,摸底各地场外市场的建设情况,征求产权市场人士的建议。据透露,证监会的基本想法是建立一个全国性、规范、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做到“车同轨,书同文”。在这个框架下具体思考一些制度性的安排问题。

  我国有12万家股份制企业,但上市的公司只有近2000家。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对资本市场服务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证监会正在规划建设场外交易市场,以满足大量无法上市企业的需求;同时规范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

  目前,新三板市场接受科技公司挂牌交易,是科技公司的场外交易市场。但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来自北京中关村。除了新三板外,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政策,我国很多地区也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以试点的名义,试图建立区域性的场外市场,也有一些地区希望扩张成为全国性的场外市场。

  银行保险等蓝筹股将引领股市恢复性上涨

  上证综指运行在4200点至2700点区间

  

  ● 关注度:五星

  ● 准确度:10%

  “预言”说,无论从估值角度还是从宏观政策影响来看,银行股都有可能在2011年有出色表现,由金融股上涨引领的恢复性上涨行情有望逐步展开,预计上证综指的高点区域在4300点一线;由于股市内在稳定机制不足,同时影响股市心态的政策因素仍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股指恢复性上涨也受到局限,行情走势甚至会发生反复,预计低点区域在2700点一线。

  “预言”还认为,在2011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被广大投资者所充分认知。宏观政策预期的稳定反而有利于市场心态的稳定,这将是支持股市运行的积极因素。

  “预言”对于市场走势特别是上证综指区间的判断,基本失败。2011年中国股市将在今天迎来收官之战。4月18日,上证综指上触3067.46点最高点;12月28日,上证综指下探2134.02点,或为2011年的最低点,也创下自2009年3月以来最低点位。

  编写组负责人认为,对于金融股上涨动力过于乐观是较大的失误,同时,对于宏观政策的波动如存款准备金率持续大幅度上调估计不足。

  今年以来,A股下跌连连,沪深股指屡创近三年来的新低。上证综指全年累计下跌接近23%,深证成指跌幅接近30%。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入市意愿极弱,两市成交十分低迷。尽管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9%以上的增速,领先全球,欧债危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但中国股市的表现却远远不及很多外围市场,在全球各主要股指中跌幅居前。

  就此,编写组负责人指出,中国证券市场缺失定价权是导致行情与基本面严重背离的核心原因,各方面应高度重视目前的下跌走势,把下跌理由都归结于国际金融动荡的做法值得警惕。

  国际板继续研讨和准备

  2011年仍然不定时间表

  

  ● 关注度:五星

  ● 准确度:100%

  “预言”说,2011年国际板讨论热仍会持续,相关准备工作也将延续,但难以确定推出的时间表。

  “预言”还认为,虽然舆论中有“国际板已接近呼之欲出”的说法,但是,国际板涉及的问题并非仅是会计规则和监管政策这么简单。历史上,创业板、股指期货都曾出现“舆论热、决策冷”的情形,从设计到正式推出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而港股直通车更是一段“未了情”。

  2011年行近终点,这个预言也获得应验。事实上,关于是否在当前推出国际板的各界争论,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几经交锋甚至反复,颇具戏剧化。

  在5月20日有关国际板将于年内推出的消息传出后,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国际板可以提升中国股市地位,特别是提升定价权,推出势在必行。另一种认为中外公司在中国股市都应该享受同样待遇,不应该专设板块;同时,在国内企业融资以及内部治理还远未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急乎乎地开辟国际板。

  7月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节目《财经论剑·国际板篇》公开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该专题节目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股份制专家刘纪鹏,天相投顾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林义相,摩根史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官、资本市场部总经理娄刚,以及证券日报副总编

  董少鹏等专家分别发表看法。该专题节目中,专家的主流意见是,现在不具备推出国际板的条件。董少鹏提出,“我旗帜鲜明,不需要,不急迫,不用催。现在有人催,要赶紧推国际板。我提出两个疑问跟大家探讨,一个是说国际板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或者完全可自由兑换,我认为,会有那么一丁点作用,作用非常小。人民币本身的国际化需要实体经济做一个支撑,我们的对外贸易还不能够支撑。”

  11月24日,国际板问题再次被提起,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首次公开对此表态,他说,“有利于A股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投资人的发展,是我们研究国际板的最基本的前提。”他的这个表态受到舆论肯定。

  12月1日,刚刚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大宴会厅出席了中小企业融资讨论会的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被问到有关国际板“将走流程”的传言时,明确表示“我没听说”。此前的11月30日,针对网络上广为传播的“国际板即将走流程”传言,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等媒体记者表示:“关于国际板的传闻不实。”

  预言编写组负责人指出,预言国际板不可能在2011年推出,是本着务实态度做出的。我们支持并且积极推动中国股市国际化,但国际化的本意恰恰应是国民待遇、一视同仁;如果为跨国公司专设上市标准、专设上市板块,是不可取的。

  年度实际信贷投放规模7.5万亿元

  全年加息三到四次

  

  ● 关注度:五星

  ● 准确度:100%

  “预言”说,根据2011年可能出现的形势,货币投放既要防止过度,又要防止不足,甚至更应当把防止投放不足作为重点。预计2011年实际新增信贷规模为75000亿元。

  “预言”还认为,加息是稳定物价和削减多余流动性的必要举措,但过于依赖加息措施也是偏颇的。基于目前的预测,从审慎的思维出发,2011年可以加息的空间为0.75%至1%,可以分三次至四次实施。根据需要,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上调至20%左右。

  2011年,央行还曾先后于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三次加息,每次上调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累积加息后,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56%、5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利率也从年初的6.40%涨到了7.05%。

  据央行已公布的数据,前11月我国新增信贷达到7.44万亿,已经逼近全年新增贷款7.5万亿的目标,“超标”或许已成定局。之前,知情人士透露金融主管部门在高层会议上表态,今年信贷规模至多增加3000亿元,即不能超过7.8万亿元。照此计算,12月新增信贷规模必须控制在3500亿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距离央行上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到半年时间,也是央行三年多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由升转降,预示着中国货币政策在稳健基调不变的基础上正在拉开预调微调的操作大幕。

  此前,央行年内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做出了密集调整,分别于1月20日、2月24日、3月25日、4月21日、5月18日,6月20日调高,每次调整幅度值均为0.5个百分点。至年内第七次调整存准率后,大型及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在19%和15.5%。

  经济学家预测,出于缓解流动性和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央行将在新年1月春节到来前再度下调存款准备率50基点。近期银行间流动性再开始度收紧,短期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也不断走高,从供应面来看,央行在12月的前三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1840亿元,在到期票据量数量非常小的基础上,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资金量很有限;从需求面来看,春节前货币需求量激增将再度推高货币市场利率,除非央行大规模投放资金。

  上市公司解禁股“累积效应”显现

  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 关注度:五星

  ● 准确度:100%

  “预言”说,从环比数据看,2011年解禁股数和解禁市值均下降六成,压力减小。但是,3年来解禁股累积释放效应可能会更加突出,形成现实压力。就是说,一些在2009年和2010年解禁后并未实质上上市交易的股份可能会逐步上市交易,与2011年当年解禁股的抛压形成共振,其效应不可低估。

  “预言”还认为,从法律规定上说,股东按照规则抛售解禁股,同时进行信息披露,是其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常规操作。从市场角度看,调整经济结构、调整财务结构,都可以通过抛售解禁股来进行。从税收规定来看,由于限售股和非限售股存在个人所得税征税与否的差异,只要不涉及对公司的控制权,根据获利原则,及时抛售限售股是合乎逻辑的。

  据统计,2011年全年涉及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808家,合计解禁股数为1705.09亿股,解禁总市值达2.07万亿元。禁总市值虽然较2009年4.91万亿元与2010年5.21亿元的大小非解禁金额相比显著降低,但在资金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其对股价的抑制作用仍较为明显。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2月28日,2011年重要股东增持金额为179.89亿元,减持金额为980.32亿元。换言之,2011年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800.44亿元。按照重要股东公告增减持日期来分月度统计,3月份、4月份、7月份与11月份是重要股东减持较为集中的月份,分别减持110.29亿元、100.72亿元、117.95亿元与122.9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个月份恰好是沪深两市处于反弹或接近阶段高位的月度。可见,对于包括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及其关联人员在内的大小非而言,基本保持了大涨大减、小涨小减的减持节奏。

  2011年GDP增速为9%左右

  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

  

  ● 关注度:五星

  ● 准确度:60%

  “预言”说,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后劲依然强劲,无须担忧动力衰减,GDP增幅保持在9%左右是可能的和可行的。这既是我国城市化、后工业化进程驱动的必然结果,也是改善民生、保障就业的现实需要。同时,经过努力,2011年CPI涨幅可以控制在4%以内,我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预言”还认为,从货币政策看,2011年会动用包括加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稳定通胀预期。但货币政策并非为紧而紧,而是要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2011年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人民币升值幅度预计为3%-5%,这也可以部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尽管12月份及四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年GDP增速保持9%左右应无悬念。不过,全年CPI涨幅将突破4%。

  中行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2011年全年中国GDP增长9.3%,CPI上涨5.4%。外资投行经济学家则预计,四季度GDP增长率将从三季度的9.1%降至8.7%,今年全年的GDP增长率或为9.2%。

  四季度,诸多经济增长指标的逐步放缓印证了业界对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预期。在2011年的前两个季度,GDP增速分别高达9.7%和9.5%。

  通胀压力则出现明显减缓,业界预计12月CPI同比增幅为4.2%,持平于11月。11月份CPI同比上涨4.2%,已是创下14个月以来的新低。伴随食品价格连续回落以及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短期内物价回落趋势明显。不过,专家认为,对于明年物价稳定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解决一二级市场价格分割

  存量发行可望启动

  

  ● 关注度:四星

  ● 准确度:50%

  “预言”说,2011年可望启动IPO存量发行。“预言”还认为,推出存量发行制度,可以解决一二级市场价格分割的问题。遏制新股上市被爆炒,促使发行价趋于合理。

  所谓存量发行是指上市公司原股东在公开发行程序中,出售自己所持股票。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将境外成熟的存量发行制度引进来,客观上刺激了高市盈率的形成。

  在2011年5月份前后国际板推出预期与争议最热的时候,有监管机构人士曾透露,国际板或许将引入存量发行机制,“可以保护上市公司原股东以及境内投资者的权益”。

  不过,业内认为,存量配售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按照《公司法》第142条的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有投行人士据此认为,存量配售制度的推出对整个资本市场和投行业影响重大,推出之前监管层应该会广泛征求意见并扫清所有的潜在法律障碍和操作障碍,因此在时间上,可能在三年内才会推出。

  B股市场解决方案

  可望成型

  

  ● 关注度:四星

  ● 准确度:50%

  “预言”说,搁置已久的B股市场解决方案可望在2011年成型。“预言”还认为,预计将采取“回购”或者“换股”(即将B股转换为A股)的可能性大,也有可能采取“回购”与“换股”结合的方式进行。

  自1999年以来,B股基本就停止了IPO和再融资,在规模上裹足不前。与日新月异的A股市场相比,B股日渐显得老化,并被无情地边缘化。

  B股市场究竟该如何发展?其出路何在?尽管有关方面对此保持沉默,但市场各界对此还是非常关注的,在管理层提出建设国际板的思路以后,不少人就寄希望于借助这个全新板块来解决B股难题。但是,到了今年8月,随着国际板与B股无涉的观点传出,B股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就此开始了猛烈下跌,最近一段时间跌势更进一步加大,呈现一种系统性风险弥漫的态势。

  有专家建议,对于“A +B”形式的85家B股公司,可以采取大股东回购形式,同时在A股市场同步进行定向增发,增发后将B股予以注销。对于20家纯B股公司,针对不同情况,或可以在A股直接IPO,或者通过重组登陆A股,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则退出资本市场。

  目前,虽然对于 B股市场出路尚有不同意见,但相关预案已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加快解决已是定局。

  “十二五”概念将成为投资核心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是主题

  ● 关注度:四星

  ● 准确度:100%

  “预言”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涉及行业、区域以及重大项目的相关规划将陆续亮相,而之前已经出台的细分政策正在进入实施阶段。“预言”还认为,围绕“十二五规划”的概念炒作将此起彼伏,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是核心主题。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将在未来几年逐渐形成和完善,对我国经济和新产业周期的形成产生积极效应。工信部有关人士曾表示,从新兴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和推进层次来看,预计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十二五”有关规划提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在2011年期间引爆了几次主题投资行情,如12月份的全国环保大会召开前,A股市场的环保板块曾一度集体逆势走强。

分享更多
字体: